富源縣(富源)

富源縣

富源一般指本詞條

富源縣,隸屬於曲靖市,位於雲南省東部,曲靖市東部,地處東經103°58′~104°49′,北緯25°~25°58′之間,東鄰貴州盤州、西接麒麟區霑益區,南抵羅平縣、貴州興義市,北連宣威市,國土面積為3251平方公里,屬高原多山地區。

富源縣地處雲南高原東部,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形為山地、峽谷,烏蒙山支脈自北向南縱貫全境,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境內降水豐富,四季溫和,年平均氣溫14℃左右,境內河流屬珠江流域

2017年末,富源縣戶籍總人口為83.38萬人,少數民族人口8.34萬人,轄9鎮1鄉2街道。2017年,富源縣實現生產總值150.7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42萬元。2019年4月,雲南省人民政府決定富源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富源縣
  • 外文名稱:Fu Yuen Kounty
  • 別名:魔芋之鄉
  • 行政區類別:縣
  • 所屬地區:雲南 曲靖
  • 下轄地區:10個鎮、1個民族鄉
  • 政府駐地:中安街道
  • 電話區號:0874
  • 郵政區碼:655500
  • 地理位置:雲南省東部,曲靖市東部
  • 面積:3251平方公里
  • 人口:83.38萬人(2017年)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魁星閣、勝境關等
  • 火車站富源火車站
  • 車牌代碼:雲D
  • 行政區劃代碼:530325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氣候,水文,自然資源,礦產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人口民族,經濟概況,綜合,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教育,文化,體育,醫療,社會保障,交通,風景名勝,地方特產,獲得榮譽,著名人物,

建制沿革

周秦時,屬滇國、夜郎。
兩漢時,屬益州宛溫縣。
兩晉南北朝時,屬寧州
隋朝,屬益州開邊縣。
唐朝,屬盤州
南詔和大理國時,為摩彌部。
元朝時,在境內北部設羅山縣,屬曲靖宣撫司;南部設亦佐縣,屬羅雄州,境內置官設治。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廢羅山縣,新置平彝縣衛,南部仍為亦佐縣
初,平彝縣衛屬雲南都司、亦佐縣屬曲靖軍民府。清順治十四年(1657),廢亦佐縣為平夷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以平彝廢衛、亦佐廢縣,建平彝縣,屬曲靖軍民府。
1954年,改稱富源縣至今。
富源縣富源縣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2001年7月18日,省政府批准同意後所鄉、竹園鄉撤鄉設鎮;8月25日,省政府批准批准同意雨汪鄉更名為十八連山鄉。
2002年4月29日,省政府批准同意大河鄉撤鄉設鎮;9月8日,省政府批准同意墨紅鄉、富村鄉撤鄉設鎮。
2013年10月20日,省政府批准同意撤銷中安鎮。富源縣撤銷中安鎮,設立中安街道、勝境街道。
2014年3月3日,省政府批准同意將後所鎮洗洋塘村調整歸勝境街道管轄。

區劃詳情

2017年,富源縣轄中安街道、勝境街道、後所鎮、墨紅鎮、大河鎮、營上鎮、竹園鎮、富村鎮、十八連山鎮、老廠鎮、黃泥河鎮和古敢水族鄉9鎮1鄉2街道,161個村、居(社區)民委員會(其中18個社區,143個村委會),1782個自然村,政府駐中安街道。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富源縣位於雲南省東部,曲靖市東部,地處東經103°58′~104°49′,北緯25°~25°58′之間。東鄰貴州盤州、西接麒麟區、霑益區,南抵羅平縣、貴州興義市,北連宣威市。國土面積為3251平方公里。
富源縣

地形

富源縣地處雲南高原東部,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形為山地、峽谷,烏蒙山支脈自北向南縱貫全境。主要山峰有老黑山、東山樑子、十八連山、黑牛山。最高峰營盤山位於墨紅鎮,海拔2748.9米,最低點特土木浪河大海溝位於古敢水族鄉,海拔1100米。

氣候

富源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冬無嚴寒,夏無酷熱,春秋氣候乾燥溫和,夏季降水豐沛,年日照充足。多年平均氣溫14.3℃。1月平均氣溫6.3℃,極端最低氣溫-11.0℃(1983年12月29日);7月平均氣溫19.4℃,極端最高氣溫34.9℃(1963年5月31日)。最低月均氣溫1.5℃(1968年1月);最高月均氣溫21.8℃(1963年5月);平均氣溫年較差13.5℃。生長期年平均170天,無霜期年平均264天,最長329天,最短189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491.8小時,年平均降水量1064.6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數142.4天,最多191天(1964年),最少124天(2009年),極端年最大雨量1565.2毫米(1964年),極端年最少雨量634.5毫米(2011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月至10月,7月最多。

水文

富源縣境內河流屬珠江流域,流域面積3251平方千米。主要河道有二級河塊澤河、黃泥河、嘉河、丕德河、水城河、篆長河、木浪河等6條,總長342.1千米;三級河流有洞上、東門、西門、恩樂、白馬、迤佐、補木、民家、海章、托田、補掌、古木、紅岩腳、扎外、舍馬、順場、岔河、朝陽箐、社安、魯木克、田沖、舍打溝、普沖等44條,總長427.3千米,年徑流量22.1億立方米。
富源縣境內最大的河流為塊澤河,發源於中安鎮支鍋石村,從西北向東南流經中安、大河、營上、竹園、富村、老廠、十八連山等鎮,長163.7千米,流域面積1338平方千米,年均流量26.29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洞上、東門、西門、恩樂、白馬、迤佐、補木、民家、海章、托田、補掌、古木、紅岩腳、扎外等31條。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富源縣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煤、煤層氣、硫鐵礦、鉛鋅、金礦、銅礦、石灰岩礦等21個礦種,其中煤地質儲量160億噸,已探明儲量78億噸,已開發的有143礦井,主要分布在老廠、十八連山、竹園、營上、大河、墨紅、後所等鎮,礦區面積1360平方千米,年產量2000萬噸;石灰岩礦364億噸,銅、鉛、鋅、銀礦62.33萬噸,金礦38萬噸,鐵礦684.76萬噸。

水資源

富源縣水能資源8.89萬千瓦時,可開發5.22萬千瓦時;地下水資源總量約4.82億立方米。

生物資源

富源縣有植物45科106種,藥材300餘種;野生動物有狐狸、野狗、麂子、岩羊、穿山甲、白臉獐、山兔、野雞、青猴、斑鳩等20餘種。

人口民族

據公安部門統計,2017年末,全縣戶籍總人口為83.3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0.01萬人,鄉村人口63.37萬人,男性43.77萬人,女性39.61萬人,少數民族人口8.34萬人,少數民族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10%。

經濟概況

綜合

2017年,富源縣實現生產總值150.7億元、同比增長1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7億元,增長5.8%;第二產業增加值49.2億元,增長18.3%;第三產業增加值64.5億元,增長9%),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0.51億元、同比增長14.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萬元、增長9.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42元、增長8.8%。

第一產業

2017年,富源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9.48億元,按照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5.9%。其中農業產值24.85億元,增長6.6%;林業產值1.08億元,增長5.1%;牧業產值30.62億元,增長5.2%;漁業產值2.04億元,增長6.8%;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8977萬元,增長10%。
2017年,富源縣糧食產量40.26萬噸,比上年增長2.4%。其中稻穀2.27萬噸,比上年增長9.3%;玉米18.32萬噸,比上年增長3.3%;薯類(折糧)11.86萬噸,比上年增長3.8%;油料1.81萬噸,比上年增長2.4%;烤菸1.30萬噸,與上年相比下降5.8%。
2017年,富源縣肉類總產量21.80萬噸,與上年相比增長8.8%(其中豬肉產量18.23萬噸,與上年相比增長10%)。年末生豬存欄136.52萬頭,與上年相比下降3.3%;年末羊存欄42.91萬隻,與上年相比下降1.7%;全年出欄豬226.77萬頭,與上年相比增長10.9%;出欄牛12.80萬頭,與上年相比增長5.6%;出欄羊34.24萬隻,與上年相比增長8.1%。
2017年,富源縣累計培育農業龍頭企業82家。糧食產量達40.46萬噸,烤菸實現產值3.54億元。全年實現農林牧漁總產值59.7億元。

第二產業

2017年,富源縣完成全部工業總產值179.49億元,同比增長22.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71.43億元,同比增長25.8%;規模以下工業產值8.06億元,同比下降19.9%。
2017年,富源縣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實現產值81.82億元,同比增長27.1%;煉焦業實現產值3.93億元,同比增長13.4%;電力生產實現產值2.0億元,同比增長21%;電力供應業實現產值4.37億元,同比下降1.9%;有色金屬冶煉(電解鋁)實現產值40.23億元,同比增長18.4%;其它工業產值完成29.15億元。
2017年,富源縣104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73.07億元,同比增長32.5%;利稅總額14.17億元,實現由負轉正,其中利潤總額4.11億元,實現由負轉正。全年鋁產業實現產值50.5億元,占工業經濟的比重達28.1%。縣域生產原煤1180萬噸,實現煤炭開採和洗選產值82.5億元、增長28%。
2017年,富源縣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原煤998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9.1%(其中縣屬850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2%);焦炭210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0.1%;發電量402093萬千瓦時,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7%(其中滇東電廠321360萬千瓦時,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1%);原鋁(電解鋁)32.28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9%;水泥120.02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5%;飼料12523噸,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3.5%。

第三產業

2017年,富源縣商貿流通企業總戶數達1.66萬戶,“好買賣”鄉村購物中心效應放大,建成農村跨境電子商務服務站66個。建成特色旅遊村社3個、精品民俗客棧11家。
2017年,富源縣共接待國內外遊客87.8萬人次,增長51.16%,實現綜合旅遊收入達172053.34萬元,增長85.65%。

社會事業

教育

2017年,富源縣有學校491所,其中高級中學4所,完全中學3所,初級中學16所,國小320所(含教學點92個),幼稚園145所(含民辦112所),職業技術學校1所,教師進修學校1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15.64萬人,其中普高學生1.73萬人,職高學生505人,國中學生3.73萬人,國小學生7.38萬人,在園幼兒2.75萬人,特殊教育學生60人。全縣共有教職工9307人(其中教育部門在職教職工8160人,民辦學校教師943人,兼任教師204人)。
2017年,全縣共6393人參加高考,600分以上24人,一本上線660人,比2016年增加40人;本科合計上線3685人,本科上線率為57.64%,比全省本科上線率高出10.19個百分點;專科以上上線6312人,上線率為98.73%,比全省平均上線率高出7.95個百分點。9892人參加中考,500分以上1150人,平均總分404.86分,比預期目標高出4.86分。
完全中學:富源縣第一中學富源縣第六中學、富源縣第八中學、富源縣勝境中學、富源縣創新中學

文化

2017年,富源縣有村(社區)業餘表演團隊161個,文化館1個,綜合文化站12個,文物管理所1個,公共圖書館1個。廣播電視入戶覆蓋率99%,全年播出新聞1817條,制播《美麗富源》欄目48期;廣播電視投資300萬元,完成中央節目無線數位化覆蓋工程。

體育

2017年,富源縣建成村級籃球場地9個,發放健身路經8套,培訓國家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130多名,富源縣獲曲靖市2017全國廣場舞規定套路比賽一等獎、曲靖市2017歡樂珠江源“文體旅投杯”羽毛球俱樂部聯賽第六名、“七彩雲南”第二屆大眾籃球爭霸賽曲靖市選拔賽女子組一等獎,榮雲南省足球大聯賽2017年雲南省“後備力量”少年足球比賽 U9組第六名、U10組第四名,4月參加曲靖五一青少年足球邀請賽,獲得 U9組第四名、U11組冠軍,5月參加曲靖青少春季周末聯賽,獲得U9組和U11組雙料冠軍。

醫療

2017年,富源縣有醫療衛生計生機構235個,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有職工總數3511人,其中公立醫療機構在職在編992人,占28.3%;公立醫療機構編外聘用人員1177人,占33.5%;社會辦醫機構人員677人,占19.3%;鄉村醫生665人,占比18.9%。有衛生技術人員2624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740人,註冊護士1537人,藥師(藥士)68人,技師109人,無職稱人員170人。

社會保障

2017年,富源縣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2.19萬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3.52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70.57萬人,失業保險參保2.1萬人,工傷保險參保4.92萬人,生育保險參保1.74萬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42.67萬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居民1.27萬人,享受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居民4.24萬人。

交通

2017年,富源縣公路通車裡程達4067公里,列養里程2622公里,其中二級以上(含二級)公路263.4公里。年末全縣機動車總量達91926輛,其中汽車57599輛,摩托34271輛。
富源北站富源北站

風景名勝

文廟建築
文廟建築
富源文廟位於縣人民政府大門正前方,由大成殿、魁星閣、文昌閣、欞星門、庠池和太和元氣坊等6個項目的建築設施組合而成。
十八連山的龍化石
十八連山的龍化石
十八連山的龍化石距離現在大約6500萬年至2.3億年的時期,主宰著世界的是爬行動物,有體型巨大的地上爬行動物恐龍;有自由飛翔在天空中的翼龍;有游弋在水裡的體型微小的小生龍。
大河茨托古文化遺址
大河茨托古文化遺址
遺址位於雲南東部富源縣大河鄉東南部約3公里處,1986年當地民眾開山炸石時發現洞穴及大量哺乳動物化石。

地方特產


富源黃梨
富源黃梨
富源黃梨是雲南省曲靖市富源縣的特產。富源黃梨核小皮黃,肉質細嫩,甜美爽口;果實特大,最大的可達1公斤;含糖量達11%。為全省水果名產之一。黃梨原產本縣營上鎮速助村,原名速助黃皮梨,後經省定名為“富源黃梨”,是雲南省良種梨之一。

富源酸菜豬腳
富源酸菜豬腳
富源酸菜豬腳是雲南省曲靖市富源縣的特色美食。富源酸菜豬腳是一道美味的佳肴,營養豐富,適合廣大人群,具有很多的食療作用,酸菜酸爽,加上豬腳,也不會覺得膩。酸菜味道鹹酸,口感脆嫩,色澤鮮亮,香味撲鼻,開胃提神,醒酒去膩,不但能增進食慾、幫助消化,還可以促進人體對鐵元素的吸收。

富源水族服飾
富源水族服飾
富源水族的服飾受周圍漢族的影響,逐漸演變。歷史上“短衣長裙”,民國後已逐步易裙為褲。早年用“火麻”自織自染麻布衣物,現在已普遍改用機制布料。衣著喜歡青、藍、黑、白色,相互配搭,顯得淡雅素潔,很有特點。婦女服飾較有特色。普遍是上衣右開襟,襟沿鑲花邊,頭包長布帕,腳穿繡花鞋。已婚女子胸佩繡花長圍腰,發售打成螺旋形,外套馬尾毛編織成的發套。

富源全羊湯鍋
富源全羊湯鍋
富源全羊湯鍋香飄兩省,重在一個“全”字。羊肉集百草精華,全羊湯鍋薈萃羊身之寶。
富源酸菜
富源酸菜
富源酸菜之所以成其為一種地方特產的代表,在於它獨特的口味和與眾不同的製作方法。尋常意義上的酸菜,是將青菜洗淨晾曬切碎後和上鹽、辣椒、花椒等諸多佐料揉搓,然後置於缸內密封,待微生物自然發酵形成一種爽口的酸味。這樣的酸菜屬鹹菜系列,通常用來開胃或做其他菜的配料,像曲靖人愛吃的酸菜剁肉、酸菜洋芋之類,這種酸菜就必不可少。而從製作到食用的過程,一般也在十天半月左右,並且是經久愈酸,風味愈好。

富源烤菸
富源烤菸
富源縣是全國烤菸生產基地縣之一。烤菸是本縣的主要經濟作物,也是縣財政收入的一大支柱,年創烤菸產品稅1500萬元左右,占縣財政收人的50%上下。縣內種植烤菸歷史悠久。早在1947年就有部分鄉村開始零星種植。
富源魔芋
富源魔芋
魔芋又稱蒟蒻,是天南星科魔芋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全世界大約有170種,主要分布在亞洲和非洲。中國魔芋資源豐富,有20多種。雲南以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及氣候條件,具有“植物王國”的美稱,共有魔芋品種17個,占全國魔芋屬種質資源的63%。而富源以花魔芋品種為主,品質好、色澤佳,被魔芋牌視為精品,曾創下畝產高達11噸的紀錄。
富源大河烏豬
富源大河烏豬
大河烏豬是在大河豬選優提純的基礎上,適度導入外部育成的瘦肉型豬種。具有肉質好、肌肉脂肪含量高、生產快、繁殖強、耐粗飼、抗病等優良特性。開展雜交生產瘦肉以來,大河烏豬為少有的優良母本,純種與英系大約克夏的0是醃製“雲腿”的優良原料豬種。因原產地位於曲靖市富源縣營上鎮與大河鄉一帶,故稱“大河烏豬”。
富源火腿
富源火腿
大河烏豬開發的富源火腿,克服了傳統火腿髒、大、肥、黑、鹹、硬等缺點,以其鹽度低,色、香、味俱佳的優勢在1999年武漢第五屆中國國際食品博覽會上榮獲“中國名優食品”獎牌。

墨紅白芸豆
墨紅白芸豆
墨紅白芸豆產于海拔2200---2700米的冷涼彝族地區--法土梁子,由於種植在山高林密的山地,種植中不施用農藥而大量施用有機肥,屬純天然綠色食品。且由於氣候冷涼,白芸豆生長期長,豆粒蛋白質含量高達20%以上,脂肪為1.5%,碳水化合物占63%,還富含鐵、鈣和維生素B1B2等。乾鮮均可煮食,是加工糕點中豆餡和豆沙的理想原料,具有較好的健胃、壯腎功能,是肝、脾虛弱之人的理想滋補保健食品。

則黑酒
則黑酒
則黑酒產自雲南省富源縣營上鎮,歷史悠久,屬地方一名特產品,素稱“迤東一絕”。“則黑酒”以優質玉米為原料,採用山泉水及傳統工藝釀造而成,該酒屬米香型,酒液清澈,透明淨爽,入口甘醇,回味綿長。1997年被評為全國消費者信得過產品。“則黑酒”分38度則黑醇和50度則黑酒,經縣工商局註冊登記,經有關部門檢疫其衛生符合國家標準。

水蜜梨
水蜜梨
水蜜梨曾是富源歷史上的地方“貢品”,原產中安鎮清水溝村,又名“清水蜜梨”或清水梨,主要分布在縣城西面的海坪、廈格、石崗、寨子口等地。清水蜜梨屬晚熟品種,果實9月下旬成熟,果點大,皮薄,肉質細嫩、香脆,汁多,味蜜甜、純正。平均果重396克,最大的有1394克。果型近似短葫蘆,縱橫7.1×7.4厘米,果皮淺黃呈綠色。果肉含可溶性固形物10.5%至13%,品質中上等。

獲得榮譽

2018年9月25日,富源縣獲得商務部“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榮譽稱號。

著名人物

周春暉,科學家、教育家,中國化工自動化學科創始人之一、生產過程控制專家,中國生產過程控制和化工自動化教育開拓者之一。
王甲綱,中國電子學會第二屆理事會常務理事,第三屆學術工作委員會名譽委員,諮詢工作委員會委員。
王甲本國民革命軍第19軍中將軍長,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謝顯琳,教育家,曲靖一中創始人、校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