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陽佳山水”一向被人稱道。這裡介紹的春江八景,只不過是擷取了絢麗多姿的富春江畫冊中的幾個典雅優柔的畫面而已。
基本介紹
簡介,龜川秋月,鶴嶺晴雲,樟岩朝霧,花塢夕陽,恩波夜雨,吉祥曉鐘,中沙落雁,莧浦歸帆,
簡介
明《(成化)杭州府志》載:"富春八景有中沙落雁,即其地也。"元代,中沙是牲口的放牧之地。明天啟年間(1621~1627),始有外來 鄉民,到此墾荒種植,辟林為地漸見擴大。為朝廷賦稅和官辦東門義渡之需,清初將中沙劃為東門義渡管業。《(光緒)富陽縣誌》載:"中沙前代為官荒遊牧之 地,順治間(系康熙初之誤),縣令牛奐(康熙九年任)始堪丈地畝,設立義渡,立碑垂禁,後有坍漲,概歸渡中,不準民間分佃"。自此,島上沙地,皆歸義渡, 部分鄉民以地為業,兼撐渡船,其餘則租典義渡公產,辛勤耕耘。至康熙中期,島上已綠樹成蔭,麥地成片。清康熙年間編修的《富陽縣誌》載:"沙民多栽桕樹, 秋葉紺紅,映江瑟瑟,道旁麥壟,竹外桃花,豌豆點染,頗稱佳景"。 。
龜川秋月
鶴嶺晴雲
鶴嶺前臨富春江,從鶴山南沿江直下2.5公里處即是。每當旭日初升,山光雲影,氤氳浮漾,若隱若現,神秘而富有詩意。暮靄沉沉之際,山色空濛,輕紗縈饒楓渺恍惚,整座山嶺猶如化為一幅蒼屏。相傳早晚有仙鶴出沒其間。元代大畫家黃公望的《富春大嶺圖》即取材於此。
樟岩朝霧
在城北2.5公里處,因山多樟樹而得名。這裡山巒疊翠,山上遍布巨樟,在晨曦初露、曉雲未收之時,水氣瀰漫成霧,浮游于山野林間,看上去青雲如睡,團團白絮披掛一身。待到旭日冉冉東升,霧靄消散,一脈脈黛色的山巒俊秀清逸,列伍有序,頓時令人心胸開朗,精神愉悅。由於歷經滄桑,原來的古剎已毀,古木稀疏。幸國家林科院亞熱帶林研所在這裡經營多年,遍植異木奇花。
花塢夕陽
在縣城之北約1公里,南面臨近富春江,北端與樟岩接近。《富陽縣誌》稱其景色特點是“山多杜鵑,一抹斜陽遲遲而下,紅艷更可愛也。”其實花塢不只多杜鵑花,也多桃花,花塢白桃為當地名產。每當農曆二三月間,油菜吐黃,桃花泛紅,杜鵑似錦,宛如朝霞駐足。夕陽西照,更是艷麗奪目。如今進得塢去,油菜、杜鵑與桃花滿坡錯落,茶蓬新翠,竹林掩映,濃綠與疏紅交相成趣,令人嘆為觀止。
恩波夜雨
在縣城西側,莧浦入江處。恩波橋始建於北宋,改建於明朝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全長54米,是浙江著名的保存完好的古橋樑之一,橋上的獅子和蓮花浮雕十分逼真美觀。《富陽縣誌》記載,恩波橋跨莧浦,新雨初霽,船過橋下,雨滴蓬窗不住,入夜則淅瀝更爽耳也。”據此,不難想像,在萬簌俱寂的夜色中,在船中聽著橋上滴水敲打著蓬窗,是一種多么安謐的景象!
吉祥曉鐘
吉祥寺古基在鶴山頂。相傳該寺於唐朝大中年間為鳥窠禪師初建。年久坍毀,到南宋嘉定年間知縣方舟重建時,從永安山妙智寺移來一口大鐘。晨鐘乍起聲聞幾十里,人們從曉夢中被催醒過來。夜半靜寂時,聽到這宏亮而悠揚的鐘聲,令人心清神遠。明代萬曆年間吉祥寺遷往鸛山東館驛里,該景僅存遺蹟。
中沙落雁
莧浦歸帆
縣城西面的一條小河,向東經過縣城的西南角流入富春江,這就叫莧浦。由於富春江在這一段江面較寬,每逢洪水潮汛,風急浪高。因此莧浦恩波橋內的一段河內,便成為理想的帆船停泊處。每近傍晚,片片風帆迎著落日餘暉,從富春江緩緩地駛向莧浦,至恩波橋落帆入港。真可謂一幅極為生動、令人神往的落日歸帆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