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大嶺圖》是元代畫家黃公望創作的紙本水墨畫,現藏於南京博物院。
圖中畫富春山重巒疊嶂,山巔曉霧迷遮,若隱若現。《富春大嶺圖》筆墨簡括,布勢雄奇,具有明顯的荊浩、關仝的筆墨遺意,顯然參入了荊浩、關仝的筆法,並有意識與董、巨的筆墨意境加以融合,用筆方圓兼備,山石稍作皴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富春大嶺圖
- 規格:縱74厘米,橫36厘米
- 創作年代:元代
- 作者:黃公望
- 材質:紙本
- 畫作類型:水墨畫
- 現收藏地:南京博物院
畫作內容,創作背景,藝術鑑賞,情境,技法,構圖,名家點評,歷史傳承,重要展覽,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此圖描繪嚴江一段的實景。畫面遠處為山巒疊嶂,山峰林立,危峰連綿,大嶺的主峰高聳入雲。嶺上有危崖石壁、巨形卵石,峰勢轉折,山腰瀰漫著嵐氣,不見其底,山頂光禿,山坳處長有雜木。最奇者,畫幅右側復畫半片高峰,壁立千仞,與主峰相隔,如天生裂縫,畫一閣道相連線。畫面的近處是山腳下的樹木和坡石,層層遠去。右邊是一大山的側角,過此又是林木,鬱鬱蔥蔥,往遠處可以望見整齊的屋宇、房舍,由於巒頭迭起,使其屋宇林木半現半隱,隱約可見。四周圍繞著山林,幽清深靜。畫幅底部,畫有長橋於人江溪口上,隔溪之林壑村落,均可得見,意境含蓄。過橋為沿江石路,隨岩石盤旋而上,婉艇曲折,逾轉愈高,達畫幅之半,其間有子陵祠堂。懸橋棧道,沿山而置。石路邊皆有欄桿,沒有鳥兒飛還,不見人影出沒,樹無風響,寂然無聲。
右上角有黃公望題跋“富春大嶺圖”,左上角則題“大痴為復孺畫”,並鈐“黃”、“大痴”長方印及“一峰道人”方印。
王蒙題跋:千百高風挹富春,倦遊何日見嶙峋。先生百世稱同調,墨氣淋漓貌得真。
倪瓚題跋:大痴老師畫《富春大嶺圖》,筆墨奇絕,今人見之,長水高山之風,宛然在目,信可寶也。至正廿二年(1362)壬寅倪瓚記。
畫幅兩側及下方則有翁方綱、宋葆淳、王拯、李佐賢四人題跋以及宋葆淳、何昆玉、何瑗玉、馮敏昌、李宗翰等明清收藏、鑑賞家印等三十餘枚:“葉夢龍鑑藏”、“頤齋珍藏”、“蘇齋墨緣”、“覃溪審定”、“溫陵相國洪氏族家藏”、“龐萊臣珍藏宋元真跡”、“虛齋審定鑑藏印”等。
創作背景
《富春大嶺圖》因繪黃公望晚年隱居之地浙江富陽城外東北主山赤亭山前大嶺的勝境而得名。
該圖左上角自題“大痴為復孺畫”,“復孺”為黃公望好友華亭曹知白外孫邵亨貞的字,故知此件作品是黃公望往來松江時應邵亨貞的邀請而創作的作品。畫家將晚年隱居之地富春江一帶的景色描繪下來贈予對方,以慰松江小友。
按照圖中呈現出的荊、關筆墨遺意推斷,此幅作品當為黃公望至正七年(1347)前後的作品,當時黃公望已經快80歲了,正處於畫風高度成熟時期。
藝術鑑賞
情境
從《富春大嶺圖》上可以充分領略到大嶺一帶景色的秀美、幽深、崇峻、雄奇。中幅作一高峰隨勢而上,幾重山勢逐層向遠方延伸,增添了畫面高遠峻拔的氣象。作者將整幅繪畫的空間壓縮得非常逼仄,雄峻幽深的畫面空間由此被確立出來。山峰轉折處樹林則隨山勢生長,林木茂密,無聲地傳遞出幽深的氣息。作者雖沒有用色彩描繪林木的碧郁,墨分五彩,已然呈現出山間林木蓊蓊鬱郁的氛圍。由於是深秋季節,木葉開始凋落,江水遼闊,更瀰漫著幽靜、淒清的氛圍。畫中一橋飛架于山澗,臨嶺小路在山腳臨江處不斷地向深處延伸,出沒無際,交代出大嶺所處的位置,映襯出無人行走時大嶺的幽深和清遠。遠處澗水則飛流而下,不斷直瀉谷底,亦使人如聞水聲潺湲,與畫面下幅無聲涌動的江水互相呼應,動中有靜,進一步營造出寂靜、清涼、碧幽、深邃的畫面情境,深獲“鳥鳴山更幽”之效。
技法
《富春大嶺圖》在用筆上更加自覺突出自由抒寫的主觀抒情味道,筆墨不過多受制於客觀景物的影響,表現出脫離造型因素而有意識注重主觀情志的揮發的創作傾向,這亦是《富春大嶺圖》的主要特色之一。全幅筆墨簡淡,但沉實雄渾,不僅將山嶺的雄偉峻拔之勢表現得一覽無餘,給人以簡拔、峻快、淋漓之感;亦於筆墨中流露出自我的主觀感受,從筆墨的角度上確立出了雄峻簡括而有平淡天然的繪畫基調,清遠閒靜、渾淪奇峭,使人從筆墨本身領略到黃公望繪畫的無窮韻味。
構圖
《富春大嶺圖》在構圖上,黃公望表現出具備了形式構成的意味,比較注重繪畫對象美感因素的取捨。
作者在構圖上非常重視對客觀對象的形式化處理,山水布局安排,極有章法。從《富春大嶺圖》下半部分山石的處理上,觀者亦充分領略到他在構圖上的嚴謹。
名家點評
清代畫家張庚《圖畫精意識》:“純用濕筆連皴帶染而成,是以得深沉渾厚之致,浮嵐靄靄欲滴,杜詩元氣淋漓障猶濕,可移美也”。
歷史傳承
據張庚《圖畫精意識》記載,黃公望去世不久,王蒙、倪瓚首先觀賞到了這件作品。
倪、王二人的題跋在後來重新裝裱時沒有被保存下來。而在現存畫幅上則有明人祝允明、清人吳錫麒的詩跋。
在晚清時期,此圖曾由翁方綱收藏。近代以來,此畫又輾轉遞藏到收藏家龐萊臣手中,上有龐萊臣收藏印兩枚。20世紀50年代以後,龐萊臣後人將其捐給南京博物院,庋藏至今。
重要展覽
2016年9月23日,山水畫展“公望富春——名畫回故鄉特展”在杭州市富陽區公望美術館開展,《富春大嶺圖》在其中展出。
作者簡介
黃公望(1269—1354年),元代畫家。本姓陸,名堅,漢族,江浙行省常熟縣人。後過繼永嘉府(今浙江溫州市)平陽縣(今劃歸蒼南縣)黃氏為子,居虞山(今宜山)小山,因改姓黃,名公望,字子久,號一峰、大痴道人。中年當過中台察院椽吏,後皈依“全真教”,在江浙一帶賣卜。擅畫山水,師法董源、巨然,兼修李成法,得趙孟頫指授。所作水墨畫筆力老到,簡淡深厚。又於水墨之上略施淡赭,世稱“淺絳山水”。晚年以草籀筆意入畫,氣韻雄秀蒼茫,與吳鎮、倪瓚、王蒙合稱“元四家”。擅書能詩,撰有《寫山水訣》,為山水畫創作經驗之談。存世作品有《富春山居圖》、《九峰雪霽圖》、《丹崖玉樹圖》、《天池石壁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