寋 :位於四川省旺蒼縣東凡區的白龍鄉與蒼溪縣的石馬鄉交界的一帶擁有大量的該種姓氏存在。現在該寋姓族人多數身份證上已經改為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寋姓
- 淵源1:源於姬姓
- 淵源2:源於地名
- 位於:四川省旺蒼縣東凡區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歷史名人,寋 碩,寋周輔,寋 緩,
基本介紹
寋[寋、謇、蹇,讀音作jiàn(ㄐㄧㄢˋ)]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西周時期宮廷樂師寋師,屬於以職業稱謂為氏。在典籍《爾雅·釋樂》中解釋:“徒鼓磬謂之寋。”磬,在遠古時期的禮儀中是十分重要的司禮樂器之一。磬有各種形態和多種組織。單獨一枚的叫“特磬”,由不同音高的多枚石磬組成的叫“編磬”。1976年,考古工作者在山西省夏縣東下馮遺址出土了一枚“夏磬”,是距今四千年左右的夏朝(公元前2205~前1766年)的樂器,用原石打制而成,未經細緻的加工,上端有一孔,供穿繩懸掛用。此磬的製作非常原始,屬於早期磬的形態。
1950年在河北省安陽縣武官村出土了一枚“虎紋磬”,是商朝(公元前1766~前1122年)時期遺留的樂器。該磬底邊長84厘米,高42厘米,厚2.4厘米,用大理石製成。磬的正面雕刻一隻似老虎的動物,線條剛勁古樸。只要輕輕敲擊,就能發出明亮悅耳的聲音,頻率為280.7赫茲(升C調)。編磬是能夠演奏旋律的樂器,可以單獨演奏,也可以與編鐘、鼓等其他司禮樂器合奏。商朝時期的編磬多為三枚一組,如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三枚編磬。到了西周時期,編磬的音域越來約寬,音色也更加純淨。到了戰國初期,整套的編磬已經十分了得,1978年在湖北省隨州市西郊的擂鼓墩(距隨州市一公里),出土了周考王姬嵬八年(公元前433年)或稍晚的曾侯乙的墓葬,其中就有一套編磬,由三十二片磬組成。除了石制的磬之外,後來也有用玉或金屬做成的磬。磬在幾千年來得到延續和發展,直到今天它在中國的民族樂隊中還保有一席之地,其音古樸幽雅,一套古樂演奏下來,餘音繞耳,三年不絕。在古代禮儀中,單獨演奏磬,就稱為“寋”,專職演奏磬的樂師,也被稱為寋師。據說周宣王姬靜就特別喜歡欣賞編磬的獨奏,“寋師常予賜”。
在寋師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或職業稱謂為姓氏者,稱寋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二個淵源
源於地名,出自古代蜀國地名寋城,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典籍《阮韻》記載:“寋,姓,蜀人有之。”戰國時期,巴蜀地區分為秦、晉、楚所占,後秦始皇統一六國,在蜀地分設軍鎮,其寋城就是其中之一,為原楚國所設,後為秦國所占。漢高祖劉邦滅秦、楚後,寋城一直歸屬右扶風郡管轄。到漢靈帝劉宏中平六年(公元189年)由右扶風郡析置漢安郡,到東漢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改為漢興郡。在史籍《魏書·志略》中記載:“曹公分關中置漢興郡,用游楚為太守。”在史籍《獻帝起居》註:“中平六年,省扶風都尉置漢安郡,鎮雍、渝麋、杜陽、陳倉、汧五縣也。”在東漢末期,寋城隸屬於漢興郡,當時的寋城在今四川省劍閣縣東北一帶。史籍《三國志·吳書》中記載:“東漢建安十六年,岱督郎將尹異等,以兵二千人西誘漢中賊帥張魯到漢興寋城。”司馬光在《資治通鑑·卷八十四·晉紀六·惠帝太安元年》中記載:“李特以其將寋碩守德陽。”
在寋城的原住民中,自古就有以居邑名稱為姓氏者,稱寋氏,世代相傳至今。
遷徙分布
寋氏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多源流姓氏,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一千四百二十位,以蜀郡、利州為郡望。
今四川省的廣元市旺蒼縣東凡區白龍鄉與蒼溪縣石馬鄉的交界地區,有不少寋氏族人生息繁衍。
郡望堂號
郡望
蜀 郡:戰國時期秦國置郡,治所在成都(今四川成都),其時轄地在四川舊成都龍安潼川雅州四府、邛州及保寧府之劍閣以西皆其地,即古蜀國,治今之成都縣,自漢朝至隋朝皆因之,唐朝時期升為成都府,後治置蜀郡屬國都尉。三國時期蜀郡改為漢嘉郡,故治在今四川雅安縣。
利 州:古稱胤國、苴國、葭萌縣、黎州,即今四川省廣元市,是一座具有四千多年悠久歷史的古老城市。廣元在夏王朝時期為古胤國治地。周王朝時期為古苴國治地,當時的苴國與巴國、蜀國成“三足鼎立”之勢而聞名於世。周慎靚王五年(秦惠文王后元九年,乙巳,公元前316年),秦國吞苴、伐蜀、滅巴,在苴國治地設葭萌縣。西魏時期將葭萌縣改設為黎州,再後改黎州為利州。元朝時期,統治者為顯示其“德威廣播,疆土廣大”,改利州為廣元,並將“川陝行中書省”由鹹陽遷至廣元。至明朝時期,廣元一直為歷代州、府、郡、路首府,此名沿用至今。廣元也是一座具有深厚革命傳統的城市。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公元1933~1935年,全市境內曾建立一千三百六十三個村級蘇維埃、二百九十五個鄉級蘇維埃、十個縣級蘇維埃政權;民國二十三年(甲戌,公元1934年)12月以後,整個川陝蘇區的首府也於巴中遷入廣元旺蒼,使廣元成為當年川陝革命根據地的政治中心;當時從廣元地區參加工農紅軍的青壯年,有名可查者即達四萬七千餘人,其中蒼溪、旺蒼兩縣參加紅軍人數占當時兩縣人口總數的10%。廣元地區先後有數萬人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壯烈犧牲。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人民政府於1950年3月在廣元設劍閣專署,1953年1月更名為廣元專署,同年3月併入綿陽專署。1985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廣元撤縣建市至今。
堂號
蜀郡堂:以望立堂,亦稱成都堂。
利州堂:以望立堂,亦稱古胤堂、古苴堂、葭萌堂、黎州堂、廣元堂。
歷史名人
寋 碩
(公元?~303年),漢興寋城人(今四川劍閣)。著名晉朝時期農民起義軍將領。
寋周輔
(生卒年待考),宋朝蜀人。
寋 緩
(生卒年待考),宋朝蜀人。登進士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