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曉燕(中共二十大代表,阿拉爾市錦繡家園果蔬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寇曉燕(中共二十大代表,阿拉爾市錦繡家園果蔬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寇曉燕,女,漢族,1972年生,高中文化程度,中共黨員。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10團昌安鎮13連職工、阿拉爾市錦繡家園果蔬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寇曉燕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72年
  •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人物經歷,擔任職務,主要成就,公益活動,所獲榮譽,人物事跡,

人物經歷

寇曉燕是上海支邊青年子女,是兵二代,自小就受到兵團精神的教育,紮根兵團,建設兵團成為寇曉燕的初衷。
1990年起,寇曉燕與丈夫徐雲義就開始努力實現創業夢。
2001年,團場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夫妻倆承包了12畝的香梨園。
2013年,寇曉燕帶頭承包了36座溫室大棚,與32名職工創辦阿拉爾市錦繡家園果蔬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
2015年,寇曉燕帶領38名能人農戶入股投資,成立了錦繡家園農民專業合作社。
2020年,寇曉燕引進的黃沙基質栽培技術獲得成功,她立刻召集連隊有意向靠設施農業致富的職工民眾,現場傳授他們種植技術。

擔任職務

主要成就

截至2022年5月,寇曉燕夫婦通過承包溫室大棚,探索特色養殖,發展旅遊業,創辦“阿拉爾市錦繡家園果蔬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 幫助帶動身邊300餘人共同致富,主動與14名貧困婦女結成幫扶對子,帶動68名貧困婦女成為了種植能手,走上致富路。

公益活動

2013年,寇曉燕開始參與師市“春蕾計畫”和“金秋助學”活動。
2016年起,寇曉燕為十團昌安鎮二十一連各族民眾及周邊縣鄉各族貧困兒童捐贈衣服、生活用品及蔬菜等物資。
2020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寇曉燕主動承擔起團鎮工作人員的供餐任務,確保幾百名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志願者能吃上可口的飯菜。

所獲榮譽

寇曉燕先後榮獲2014年度獲師多元增收示範戶、2015年師市“五一巾幗標兵”、2015年度獲師市“三學三比”女能手、2019年“全國巾幗建功標兵”,2019年被授予 “兵團巾幗建功標兵”稱號,被評為師市“民族團結道德模範”、2019年“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2019年師市“民族團結道德模範”、2020年寇曉燕家庭被評為“全國五好家庭”、“全國巾幗脫貧示範帶頭人”等榮譽稱號。
2017年,寇曉燕獲“全國農業勞動模範”榮譽稱號。榮獲一師阿拉爾市第三屆“民族團結道德模範”稱號。
2022年4月,被中華全國總工會公示為2022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擬表彰人選。
2023年6月,入選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好人榜”

人物事跡

寇曉燕,女,1972年8月生,中共黨員,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十團十三連職工。20多年來,寇曉燕敢為人先,開創團場新型經營主體,大力發展設施農業、旅遊業,不斷摸索學習,帶領周圍職工民眾共同致富。寇曉燕曾獲全國農業勞動模範、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全國三八紅旗手、“兵團好人”等榮譽。
刻苦鑽研 日子越過越好
寇曉燕1990年參加工作,與丈夫積極回響當時倡導的承包到戶的政策,承包了連隊40畝棉花地。寇曉燕和她的丈夫勤奮實幹,加之師、團的好政策,她家的日子過得還算不錯。寇曉燕一直有一個創業致富的夢想。2001年,恰逢第一師阿拉爾市十團實施農業產業經濟結構調整政策,寇曉燕抓住時機,看準方向,主動承包了十團十三連的香梨園和溫室大棚。
首次接觸溫室大棚,不知道該如何下手。寇曉燕和丈夫商量後,決定到內地取經學習。2001年,她懷揣著種地攢下的錢,只身前往山東,學習溫室大棚蔬菜種植技術。起初,種植戶們不願意將寶貴的種植經驗外傳,寇曉燕沒少遭白眼,也吃過不少閉門羹,但她沒有放棄。她整天跟在種植戶身後忙前忙後,虛心求教。時間一長,種植戶們漸漸被她虛心好學、吃苦耐勞的精神打動,便將多年積累的種植經驗傳授給她。經過半年多的學習,寇曉燕的大棚效益有了明顯改觀,又經過2年的實踐探索和科學管理,寇曉燕每年的淨收入達到了10萬元以上。
自主創業 帶領民眾致富
2013年,寇曉燕成立了“阿拉爾市錦繡家園果蔬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只顧自己富,民眾不擁護。”這是寇曉燕最樸素的想法。2016年,她開始依託連隊農業產業特色,組建共同幫扶體。剛開始,一些職工對寇曉燕並不信賴,擔心自己的投入“打水漂”,保持觀望態度。寇曉燕每天抽空和連隊黨員一起到職工家中耐心溝通,配合連隊黨支部針對職工每戶情況進行分類,在原有合作社模式上創新實行“合作社+黨員包乾制”,即連隊每名黨員利用專業合作社負責幫扶2名職工,先後吸納就業困難人員60多人,通過宣讀涉農政策、傳遞市場訊息、傳授農業技術、實施產業轉型,幫助這些職工人均增收4萬餘元。
合作社發展至今,已建成占地面積199畝的集設施種植、特色生態養殖、休閒採摘、自助燒烤、戶外垂釣為一體的休閒觀光農業園,其中溫室大棚種植和特色生態養殖吸納從業人員90人,131畝冷棚櫻桃種植基地吸納種植戶38人,為200餘名職工民眾提供了穩定的就業崗位。合作社綜合體每年前來遊玩的遊客絡繹不絕,塔河兩岸的日子變得紅紅火火。
2023年新春伊始,在寇曉燕的合作社裡,她和連隊的職工、合作社的社員圍坐在一起,暢談新年計畫。聽完大家的想法,寇曉燕結合現有的惠農政策,說出了自己的打算。“我想帶領一些能幹事、想幹事的人,到現代農業發達的城市去參觀學習,看看他們的先進技術,了解他們是如何發展產業的、推動鄉村振興的,再把那邊的專家請進來,讓社員們學到更加先進的農業種植技術,發展好現代設施農業。”寇曉燕說。寇曉燕這一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認可。這兩年在她的示範帶動下,連隊職工發展產業信心十足,人均收入逐年提高。陳登奎是十三連的一名職工,他說自阿拉爾市錦繡家園果蔬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後,給大家樹立了發展樣板,不僅開拓了思路,還可以就近務工,一年也增收不少。
不斷學習 最佳化產業結構
寇曉燕的合作社成立之初以發展常規設施農業為主。後來,寇曉燕意識到要想發展,就要革新。於是,她從2016年開始嘗試種植草莓,當年就見到了好的效益,現在草莓大棚已發展到16座。2020年,引進了黃沙基質栽培水肥一體化技術,投資近20萬元建設了3個大棚。“這項技術可以在未利用的土地上快速建起大棚,當年就能見到成效,而且用黃沙種植出來的草莓口感特別好,硬度、甜度也高。”寇曉燕說。3年間,寇曉燕還不斷摸索,從最初的一層種植,到2022年實現了三層立體式種植,不僅節省了人力,還降低了成本。定時、定點、定量、定肥的管理技術,也讓草莓品質上了一個台階。
除了草莓,櫻桃、火龍果、無花果、油桃等特色水果也紛紛在合作社落戶。年初,合作社2022年11月種植的新品種小西紅柿陸續成熟。走進棚里,串串果實煞是喜人。寇曉燕高興地說:“這就是我們的收穫,希望就在綠色的田野上,職工民眾增收就在這豐收的場景里。”通過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合作社已從單一的設施農業,發展成為集旅遊觀光、休閒垂釣、果蔬採摘、餐飲服務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社員人數也在不斷增加。
來自基層的寇曉燕,身上有著“新農人”的魄力,她積極扶持一些有想法、想發展的職工,帶富了一批又一批的“小頭雁”,在鄉村振興的路上勇毅前行。如今,在阿拉爾,有越來越多像寇曉燕一樣的人,在廣袤田野上奮力書寫著鄉村振興的新畫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