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蘇里危機

密蘇里危機(The Missouri Crisis),是美國歷史上一次因奴隸制問題而爆發的危機。

1820年,美國南北兩大陣營就新發現的密蘇里州的歸屬問題展開爭吵,最終以密蘇里被列為奴隸州(歸屬南方)而告終。

該事件惡化了美國南北方的矛盾,分裂了當時的美國執政黨民主共和黨,且有挑起內戰的風險,故被稱為”危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密蘇里危機
  • 外文名:The Missouri Crisis
  • 發生時間:1820年
  • 發生地點:美國
事件背景,事件經過,事件結果,

事件背景

1812年6月4日,密蘇里領地創建,時值美國南北矛盾惡化。南方各州主張保留奴隸制,但北方各州認為奴隸制應當廢除。

事件經過

1819年起,南北兩大陣營就密蘇里領地的歸屬問題展開了爭吵。南方各州認為密蘇里應為奴隸州,但北方各州認為密蘇里應歸屬自由州。此事件之所以被稱為危機,是因為不論密蘇里歸屬任何一方,曾經南北平衡對峙的局面都將被破壞,容易引發內戰,破壞美國統一。

事件結果

1820年,美國國會簽訂《密蘇里協定》,規定了以下三條:
一、國會承認密蘇里為奴隸州。
二、國會承認緬因麻薩諸塞州中獨立(使得北方陣營多了一個席位,保持南北平衡)。
三、路易斯安那購地案中剩下的州以北緯36°30‘為界,該線以北為自由州,以南為奴隸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