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縣誌》是1817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謝增、景綸。
《密縣誌》是1817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謝增、景綸。
密縣誌 《密縣誌》是1817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謝增、景綸。責任者 謝增 景綸 出版者 出版時間 清嘉慶22年[1817]版本 刻本 分類號 文種 chi 總冊數 6冊 描述 索取號 地150.2735
密縣瓷窯遺址的燒造年代始於晚唐,終於北宋。據“密縣誌”記載,密縣瓷窯瓷器曾一度為貢瓷,屬北方磁州窯系,在歷次考古發掘中出土有碗、盤、壺、盒、燈、罐、杯、注子、枕、俑及圍棋子、象棋子等,在現場還發現剛被大水衝出的...
他編審出版有清嘉慶二十二年《密縣誌》(舊志整理),1995年獲河南省史志優秀成果一等獎,《新密市土地誌》;主編出版有新編《密縣誌》、《新密市志》。《密縣誌》於1993年進京在國家歷史博物館展出,獲全國新編地方志優秀成果二等獎,...
密縣名宦 據不完全統計,從漢代卓茂任密縣令起,到民國初年(民國八年),密縣曾有縣令、達魯花赤伊、知縣等178人,載入《密縣誌·循政傳》者38人,而進入密縣名宦祠的僅有10人。他們為政清廉守法,作到了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並...
力牧台位於新密市境,以黃帝臣力牧得名。清,雍正九年《河南通志·古蹟下》:“在密縣城東四十里,土人呼黃台崗,地近雲岩、大隗鎮,台址頗廣,又曰拜將台。”清,嘉慶二十二年《密縣誌》:“力牧台一曰拜將台,一曰熊台。《...
七聖廟是造於清朝嘉慶22年的一座古廟,記載於《密縣誌》。歷史 清,嘉慶二十二年《密縣誌》:“七聖廟,在古窯溝,即共迷襄野之七聖也。《中州雜俎》:‘在大隗鎮南三里許,古窯溝中,數椽已圯,嘗往尋故址,惟阪礫鳴春流...
《密縣誌》記載,新密上古時期為祝融氏之墟,都於鄶。《唐書·天文志》:“新鄭為軒轅、祝融之墟,其東鄙則入壽星。《元和郡縣誌》:"新鄭縣,本有熊之墟,又為祝融之墟,於周為鄭武公之國都,韓哀侯滅鄭,自平陽徙都之。"《...
密銀花,色澤純淨,清香味濃,含苞待放,藥效高居於全國銀花之首。泡茶常飲,滋肺養脾,延年益壽,譽滿中州,揚名國外。據《密縣誌》記載:民國四年,密銀花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展出,聲譽鵲起。形態特徵 那是如金銀針般的金銀花散發出...
張問明智力絕人,饒有方略。當明季土寇蜂起,鄉里謀所以御難,推問明主其事。捐貲築寨於超化,鄉勇守之,邑中士民及鄰封紳衿,聞而歸者萬家。土寇李際遇百計攻寨,問明不動聲色,卻之。密縣誌載,崇禎十四年春,闖寇圍密,...
清代編修的《密縣誌》云:“超化寺在王村保,隋開皇元年(公元581年)建,地有竹、木、魚、稻,頗具江南風致,為宋元游賞名區。(明代)天啟二年(公元1622年)掘地得唐碑一,今嵌寺壁上。西崗舊有塔二,今存一,世傳在阿育...
到牛店工作以來財政收入每年上一個新台階,連續5年被評為新密市財政局先進單位,個人多次被市政府評為先進工作者。1997年以來,被鄭州市命名為文明財政所,並把其事跡載入《密縣誌》、《新密市解放50年群英譜》。
李芝蘭十分注重文化重建,保持了密縣文化薪火相傳。如重修《密縣誌》。李芝蘭在密任職時,和邑舉人韓繼文,徵文考獻,進行續修。為發展教育,他創立社學,建房九間,聘請社師授課。又在縣西南置田50畝,牛二頭,招佃收租,補貼社師...
據當地民眾介紹,侯一位生祠後來被視為侯氏的家祠,由於離侯氏居住地(大侯莊)較遠,又另建有新家祠,侯一位生祠清代中期而被廢。清嘉慶《密縣誌》載:“侯公生祠,在縣東洪山廟,祀知縣侯一位。
1817年(清嘉慶22年)《密縣誌載》"金銀花品香味俱佳,山中種植者,頗多受利"。2009年,新密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批准發布了新密市農業地方標準《密二花產地環境要求》、《密二花生產技術規範》。生產情況 2012年新密市密二花栽植面積10050...
新密市東部與新鄭市毗鄰處有個曲梁鄉,曲梁鄉有個五虎廟行政村。據《密縣誌》記載:“五虎廟遺址,位於曲梁鄉五虎廟村。採集到的陶器有鼎、深腹罐、盆、缽、圓足盤、碗、瓮等,系龍山文化晚期文化遺存。”歷史 “五虎廟”是當地...
位於新密市境,以黃帝臣力牧得名。清,雍正九年《河南通志·古蹟下》:“在密縣城東四十里,土人呼黃台崗,地近雲岩、大隗鎮,台址頗廣,又曰拜將台。”清,嘉慶二十二年《密縣誌》:“力牧台一曰拜將台,一曰熊台。《通志》...
據《密縣誌》載清道光二年(1822)始創建清真寺。據說初時在鎮北村回民溝上溝一民宅院內,有窯洞兩孔,草房一間,是為第一座清真寺。因無文字記載,曾有幾位阿訇也在此坐過位,但姓什名誰,歷經年限均無從考證。
助泉寺是河南省新密市保存較為完好的古代寺院,據《密縣誌》可查,助泉寺始建於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占地面積1800平方米,明、清時期多次重修。助泉寺碑石很多,部分已毀,現有碑石7餘通,均為明歷戊午年至清康熙年間“重修...
因此,在《蓬萊縣誌》中保留有他的《禁開煤窯告示碑》、《禁開鉛礦告示碑》和《陳貞女箴》三篇文章。特別是從《陳貞女箴》一文中,可以看到魏士俊學風、文風和從政的大概。參考資料 1、《密縣誌》2、《新密魏氏家譜》
負責編輯《吳敬梓評傳》、《何大復集》、《中國古代治國思想百家》、《治國明鑑》《政書集成》等書,約3000多字,其中《吳敬梓評傳》、《密縣誌》、《何大復集》等7、8部獲得國家系統或地方優秀圖書獎。個人著作約300多萬字,出版的...
”清,雍正九年《河南通志·山川下》:“大鴻山寨,在州(禹州)東北四十里,即具茨山別峰,與密縣、新鄭縣相錯。黃帝臣屯兵於此。”(卷八)清,嘉慶二十二年《密縣誌·山水志》:“《通志》:‘作大鴻山寨’。黃帝之臣大...
密縣名宦小記 據不完全統計,從漢代卓茂任密縣令起,到民國初年(民國八年),密縣曾有縣令、達魯花赤伊、知縣等178人,載入《密縣誌·循政傳》者38人,而進入密縣名宦祠的僅有10人。他們為政清廉守法,作到了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並在...
火神廟——位於老城南門外,又稱炎帝廟。《密縣誌》記載:在南門外,明末戰亂,毀。清順治七年(公元1650年)知縣李芝蘭重建。簡介 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知縣衷鯤化重修,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續修。現存山門一座,與鐘...
據嘉慶二十二年《密縣誌》縣境圖圖二記載:李堂在藥王廟北。坊保篇載:天仙保轄李堂、盧村保轄藥王廟集,藥王廟集在藥王廟南,李堂與藥王廟集屬兩個不同轄屬接壤同在村落。鹹豐三年(公元1853年)六月十三日,太平天國義軍犯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