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王才臣南山隱居六首

《寄題王才臣南山隱居六首》是一首南宋五言古詩,作者是詩人魏了翁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簡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寄題王才臣南山隱居六首
【格齋】
水非石之鑽,索非木之鋸。
一日復一日,會有豁時處。
【南谷】
我行半天下,夢不到南谷。
健讀諸老詩,劃見真面目。
【松庵】
受命獨也正,巋然十八公。
人獨匪正命,胡然不如松。
【腴亭】
膏雨炯晨沐,和風照春睡。
誰與驗其機,蔡軒一腴字。
【竹亭】
西山抱孤潔⑴,淇水凝寒綠⑵。
古來長安道⑶,多少閒草木⑷。
【莊敬日強齋】
天以行故健,火以宿故莊。
卓哉主一翁,挈我洙泗上。

作品注釋

⑴西山:指首陽山,在今山西省永濟縣南。相傳周武王滅商後,伯夷、叔齊以歸順西周為恥。他們不再吃西周的糧食,隱居首陽山,以野菜為食,拒絕出山仕周,餓死在首陽山腳下。
⑵淇水凝寒綠:衛國的上苑在淇水彎曲的地方,以產竹聞名。又,衛武公相平王,有文章,又能聽其規諫,以禮自防,時人作詩頌其德,詩中有“瞻彼淇奧,綠竹猗猗(yīyī)”等句,故舊時以“淇奧”稱頌輔佐國政之人,以“淇綠”頌人之德。
⑶長安道:暗指仕途、官運。
⑷閒草木:比喻不被重用之士。

作品簡析

古代許多有識之士,或因潔身自好,或因仕途不順,或因喜愛山水,常常隱居在山水之間。詩中可以看出王才臣是一個高潔隱居之士,竹亭篇用了西山和淇奧兩個典故,寫出了王才臣的境界,表現出對賢士不被重用的憤慨之情,同時也暗含魏了翁自身的遭遇。

作者簡介

魏了翁(1178—1237) ,字華父,號鶴山,邛州蒲江(今屬四川)人。南宋理學家、文學家。慶元五年(1199)進士。官至資政殿學士、奉大夫。因父亡,辭職回家守孝,築室白鶴山下,開門授徒,士爭從之,學者稱鶴山先生。守孝期滿後,又復人朝為禮部尚書等職。死後,朝廷賜諡號“文靖”,追贈秦國公。詔賜第宅於蘇州南宮坊(現書院巷)。元至順元年(1330年)虞集奉敕題“鶴山書院”額於其第宅。其詩詞語意高曠,風格或清麗,或悲壯。著有《鶴山集》《九經要義》《古今考》《經史雜鈔》《師友雅言》等,詞有《鶴山長短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