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滁州歐陽永叔

《寄滁州歐陽永叔》是北宋詩人梅堯臣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這首詩先把歐公與唐代詩人韋應物相提並論。且盛讚歐公:“下筆猶高帆,十幅美滿吹。一舉一千里,只在頃刻時。”然後就此生髮,勉勵歐公盡其才力寫作詩文,以達到懲時救世的目的,從而光照千古。詩人還著重勸勉歐公安於滁州生活“慎勿思北來”,言外之意也就是望其堅持剛正的政治立場,而不要有絲毫妥協,用意十分深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寄滁州歐陽永叔
  • 作者:梅堯臣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出處:《宛陵先生集》
  •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評價,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寄滁州歐陽永叔
昔讀韋公集,固多滁州詞。
爛熳寫風土,下上窮幽奇。
君今得此郡,名與前人馳。
君才比江海,浩浩觀無涯。
下筆猶高帆,十幅美滿吹。
一舉一千里,只在頃刻時。
尋常行舟艫,傍岸撐牽疲。
有才苟如此,但恨不勇為。
仲尼著春秋,貶骨常苦笞。
後世各有史,善惡亦不遺。
君能切體類,鏡照嫫與施。
直辭鬼膽懼,微文奸魄悲。
不書兒女書,不作風月詩。
唯存先王法,好醜無使疑。
安求一時譽,當期千載知。
此外有甘脆,可以奉親慈。
山蔬采筍蕨,野膳獵麏麋。
鱸膾古來美,梟炙今且推。
夏果亦瑣細,一一舊頗窺。
圓尖剝水實,青紅摘林枝。
又足供宴樂,聊與子所宜。
慎勿思北來,我言非狂痴。
洗慮當以淨,洗垢當以脂。
此語同飲食,遠寄入君脾。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韋公:指中唐詩人韋應物(737-789),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曾任三衛郎,吏部員外郎,滁州、江州刺史,左司郎中,官終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有《韋蘇州集》十卷。以田園山水詩著稱。
  2. “固多”句:謂韋應物滁州刺史任上所作之詩,多有流傳名篇,如《滁州西澗》《寄李儋元錫》《寄全椒山中道士》等。
  3. 爛熳:煥發,此指文采煥發。風土:風俗習慣和地理環境。
  4. 窮幽奇:謂寫盡幽深奇妙的自然景物。
  5. “名與”句:謂歐陽修與韋應物一樣馳名海內。
  6. 比:猶言“如”、“似”。
  7. 尋常:指尋常人,一般人。行舟艫(lú):即行舟。艫,船。
  8. 恨:遺憾。不勇為:謂歐公寫作尚不夠多。
  9. 仲尼:孔子(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春秋:編年體史書,相傳孔子據魯史修訂而成,所記起魯隱公元年,至魯哀公十四年西狩獲麟,凡十二公,二百四十二年。
  10. “貶骨”句:謂孔子所修《春秋》微言大義,一字寓褒貶,用意深刻。貶之則如入骨髓,如鞭痛打。笞(chī),用鞭、杖、竹板抽打。
  11. 切(qiè)體類:深入事物的體式、類別。
  12. “鏡照”句:謂歐公所作詩文如鏡照人,妍媸畢現。嫫(mó):嫫母,古代傳說中的醜女,黃帝時人。施:西施,春秋時越國美女。後常用作絕色美女的代稱。
  13. 直辭:剛直的言辭。
  14. 微文:意含褒貶的文字。奸魄:指奸佞之人。
  15. 先王法:猶言上古的禮法、法則。
  16. 甘脆:美味的食物。
  17. 親慈:指母親。
  18. 蕨(jué):菜名,嫩葉可食。《·召南·草蟲》:“陟彼南山,言采其蕨。”又名拳菜、紫蕨。
  19. 野膳(shàn):猶言“野味”。膳,所食之物。麏(jūn):獸名,指獐子。麋(mí):獸名,麋鹿,鹿類。
  20. “鱸膾”句:用晉張翰事。張翰因見秋風起,思吳中蒪羹、鱸魚膾······因而棄官回鄉。膾(kuài),細切為膾。
  21. 梟炙(xiāozhì):泛指野禽肉。梟,猛禽,晝潛夜出,俗稱貓頭鷹。通“鴞”。炙,燒烤的肉。推:推賞。
  22. 細:謂種類繁多。
  23. 水實:指菱藕之類。
  24. 青紅:指桃、杏、梨等水果。
  25. 慎勿:切勿。北來:指返回京都。
  26. 淨:指佛教所用淨水,能洗去塵俗之慮。
  27. 垢(gòu):污穢。脂:油脂。
  28. 同飲食:意謂和飲食一樣重要、不可缺少。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從前閱讀韋應物先生的集子,有許多在滁州寫的詩句。他以煥發的才力描繪當地風土,上下求索,窮盡了自然界的幽深奇異。你如今來主管這個州郡,詩名正好跟韋先生並駕齊驅。你的才情像江海一樣浩淼,廣闊得望不到邊極。落筆宛如高升的航帆,十幅帆又被順風吹得滿滿漲起。一開船就走一千里,只不過是頃刻須臾。哪兒像普通人行舟,傍著河岸撐篙、牽纜費盡力氣。你的才情是那樣高華絕世,只遺憾寫作還不十分努力。仲尼寫成《春秋》一書,一字寓褒貶,宛若鞭打痛到骨髓里。後世每個朝代都有史書,善和惡毫無遺漏,一一載入典籍你能洞察事物,分辨體式類別,就像明鏡照出醜婦和美女。剛直的言辭讓鬼魅嚇破了膽,深寓褒貶的詩句使奸人悲傷戰慄。不去描寫兒女的相思戀情,不去創作風花雪月的詩句。只須保存上古的禮法、準則,好壞是非不容混同一體。哪兒會求取一時的聲譽,應該期望千載以下的知己。當地還有美味的食物,可以奉養老母和親戚。山中採摘來竹筍、蕨菜,想吃野味就把麋鹿獵取。切細的鱸魚自古就認為非常鮮美,如今且把燒熟的山禽肉當成美味。夏天的果實又是那樣繁多,每一種以前就很誘人食慾。水中的菱藕之類有尖有圓,枝頭果子有青有紅在那樹林裡。這些東西足以提供宴飲的歡樂,使你能夠安心居住在此地。切莫一心想北歸返回京都,我這番話並不是狂言痴語。洗去塵俗的煩惱要用佛家的淨水,膏脂才能夠洗盡污穢油膩。我說的話就如飲食一樣重要,遠遠地寄上望你深深記在胸臆。

創作背景

歐陽修於仁宗慶曆五年(1045)貶為滁州(治所在今安徽滁縣)知州,至慶曆八年改任揚州知州。這首詩為詩人勸勉歐陽修而作,寫於慶曆六年,其時詩人在許昌任簽書忠武軍節度判官。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詩開篇借讀韋應物詩集談及對滁州的印象,實則借韋贊歐。接著“君才比江海”以下六句讚美歐陽修在文學上的貢獻。然而這樣有才能的人士,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就像傍岸撐船一樣,滁州畢竟地小,先生的才能是不能得到很好施展的。一個“恨”字包蘊了詩人對政壇變遷、朋友遭貶的憤懣之情,同時也是詩人對自身遭際的不平之鳴。接著詩人以孔子著《春秋》為例:“雖然孔子曾經遭受‘貶骨’、‘苦笞’之厄運,但歷史是公平的,所以我們要堅持‘直辭鬼膽懼,微文奸魄悲,不書兒女書,不作風月詩’的氣節。”這實際上是朋友之間的相互勉勵,商定二人要繼續以文學作為鬥爭的武器,用詩歌的美刺傳統,來干預現實,改造社會“人事極諛諂”的不良士風。由此可以見出梅堯臣的文學主張,他提倡不著空文,不談風月,實際是儒家秉筆直言的直史精神,包含著詩人身在山林心在朝野的濟世情懷。最後詩人鄭重囑咐朋友“慎勿思北來”,實際是對當時政治形勢的一種迴避。當前政治形勢變化莫測,兩人雖然不忘他們的政治理想,但如今還是暫避為好。滿腔政治熱情卻迫於形勢不得釋放,兼濟天下之志只得暫以明哲保身代之,詩人內心的無奈與感慨是可想而知的。
歐陽修《朋黨論》所說:“君子以同道為朋”、“所守者道義,所行者忠義,所惜者名節。以之修身,則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國,則同心而其濟。”這首詩正可證明此理。全詩侃侃而談,毫無顧忌與保留,於義理則為高論,從藝術方面推求則嫌其拙直,略欠情韻。

名家評價

近代·陳衍宋詩精華錄》:“勸其勿望內行,但安棄外,命意迥不猶人。觀其止說兩句,含蓄不盡。”

作者簡介

梅堯臣(1002—1060),字聖俞,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名宛陵,世稱梅宛陵。少時應進士不第。歷任州縣官屬。皇祐(1049—1054)初期賜進士出身,授國子監直講,官至尚書都官員外郎。曾預修《唐書》。詩風古淡,對宋代詩風的轉變影響很大,與歐陽修同為北宋前期詩文革新運動領袖。有《宛陵先生文集》,又曾注釋《孫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