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寄夫
雁飛曾不到衡陽,錦字何由寄永昌。
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詔風煙君斷腸。
曰歸曰歸愁歲暮,其雨其雨怨朝陽。
相憐空有刀環約,何日金雞下夜郎?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曾:竟。衡陽,今湖南衡陽。衡山回雁峰在衡陽城南一里,相傳大雁至此不再南飛。
錦字:妻子致丈夫之書信。典出《
晉書》,
竇滔妻蘇氏思夫,織錦為回文旋圖詩以贈滔。永昌:楊慎謫戍於雲南永昌衛。
三春:春天有三個月,孟春、仲春、季春,三春即指春天。妾薄命:樂府古題,內容多寫婦女哀怨。
六詔風煙:指楊慎戍地的風景。六詔,唐初分布在洱海地區的眾多少數民族部落經過相互兼併,最後形成蒙巂詔、越析詔、浪穹詔、邆賧詔、施浪詔、蒙舍詔六個大的部落,統稱“六詔”。“詔”為其首領的稱呼。其中蒙舍詔因其地居其他五詔之南,又名南詔,至唐開元中統一六詔。
曰歸曰歸:說要歸來。出自《詩經·小雅·採薇》:“採薇採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
其雨其雨:下雨。出自《詩經·衛風·伯兮》:“其雨其雨,杲杲出日。願言思伯,甘心首疾。”其,語助詞,無義。
相憐:又作“相聞”。刀環:刀頭的環,因環、還同音,喻征人思歸。
金雞:古代下詔書大赦時,在竿上設雞,口銜紅旗,以示吉辰。因其雞頭裝飾黃金,故稱為“金雞”。後比喻為赦罪。夜郎:漢代西南地區一地方政權,此泛指西南邊陲。
白話譯文
傳書的鴻雁飛到衡陽就再也不能向南飛,我的信怎么才能到達你的戍所永昌。
我的命薄好似春天即將凋謝的花,雲南蠻荒之地的風景想必也令人斷腸。
聽說要回來啊,可是一年將盡還沒有回來;說要下雨了,可是天上卻艷陽高照。
我們曾經相約歸期,可是赦書什麼時候才能到達你的謫戍之地呢?
創作背景
作者黃峨於明正德十四年(1519)與狀元、翰林院修撰楊慎結為伉儷。婚後居四川新都桂湖之濱的榴閣。次年,隨楊慎回京。嘉靖三年(1524),楊氏父子在“
議大禮”的政爭中,忤觸嘉靖帝,楊慎兩受“廷杖”,謫戍雲南永昌衛。黃峨回到四川新都居處,其間以詩詞寄情。嘉靖五年(1526),楊慎回家探父病,黃峨獲允同赴雲南戍所。嘉靖八年(1529)楊慎夫婦由戍所奔父喪,後楊慎返戍所,她獨居榴閣。在這段時間裡,為了表達對丈夫的思念、關心和盼歸願望,作者創作了此詩。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詩題《寄夫》,既然是寄書,開篇卻寫“雁飛曾不到衡陽,錦字何由寄永昌。”相傳北雁南來,不過衡陽,而雲南永昌又在衡陽之南,音書更難到達。本欲寄信卻說信無法到達,這是情感的一重壓抑。思念丈夫之心日熾,詩人想到在這美好的春天,夫妻倆天各一方,縱使眼前風景如畫,只是徒增感傷,離情別恨,讓人愁腸寸斷。
“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詔風煙君斷腸”,“花柳”本是春天的象徵,同時也因其美好易逝而常常與女性之命運聯繫在一起。常說花紅易衰,紅顏易老,都是薄命之嘆。“花柳”“風煙”,都有美好易逝的特徵,正是這種特徵,讓詩人格外感到時光的促迫,離別的久遠,思念的銘心刻骨。這兩句對仗十分工整,一句寫詩人自己之感,一句構想丈夫思己之詞,有
杜甫《
月夜》“心也神馳到彼,詩從對面飛來”(清
浦起龍《
讀杜心解》)的筆法,更增一倍思念。
“曰歸曰歸愁歲暮,其雨其雨怨朝陽”,思念之深,盼歸之切。這兩句化用《詩經》,將盼歸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詩句不單純寫天氣,而是用這種彆扭的天氣比喻聽說丈夫要歸來,但每次都失望的情緒。這種情緒與黃峨要表達的情緒一致,將盼歸表達得深沉、含蓄。這兩句對仗非常工整,自然而富有韻致,如同天造。
“相聞空有刀環約,何日金雞下夜郎”,漫長的等待和無盡的思念,只為守候丈夫的歸來。一個“空”字,包含了詩人無限失望的情緒,而“何日”用反問的形式,表明沒有期限,反問之中蘊含詩人深深的絕望;黃峨的猜想是對的,直到楊慎病逝,她才萬里奔喪,迎得丈夫靈柩回鄉歸葬。
這首詩寫得哀婉動人,讀來似有哽咽克制之聲,用典貼切自然,顯得典雅含蓄。對於“其雨其雨怨朝陽”句,前人認為她有剽竊嫌疑,其實套用前人詩句在詩歌史上並不少見,宋人黃庭堅就有“點鐵成金”“奪胎換骨”之說,關鍵是看用得是否貼切、自然,黃峨稱得上襲舊彌新。
名家點評
明代·
王世貞:“黃峨的《寄外》詩和《黃鶯兒》,字字佳絕,楊狀元連和三首,也總是不如!”(《
藝苑卮言》)
作者簡介
黃峨(1498~1569),字秀眉,四川遂寧(今安居區玉豐鎮)人,南京工部尚書
黃珂之女,新都狀元楊慎之妻,封“安人”。自幼聰敏好學,博通經史,善書札,能詩詞,尤擅散曲。楊慎因“大禮議”事件貶謫雲南後,夫婦長久分離,然感情濃烈,常詩詞唱和。有《楊升庵夫人詞曲》《楊夫人樂府》《楊狀元妻詩集》等。黃峨與
卓文君、
薛濤、花蕊夫人並稱“蜀中四大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