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鳳

宿鳳

宿鳳村位於峰峰礦區西南側,太行山腳下,滏陽河源頭。它西臨半頭山,與磁縣交界;東臨張飛橋,是舊通古都彭城的必經之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宿鳳
  • 位於峰峰礦區西南側
  • 類型:村落
  • 地理:是舊通古都彭城的必經之路
  • 交通:公交
  • 史料:《磁州志》
  • 交通:公交15路 3路
乘車路線,歷史傳說,文化古蹟,鳳凰的啄水坑,小河子橋,二圪台,高家寨堡,

乘車路線

從邯鄲市峰峰礦區到宿鳳村有兩條公交線路,其中3路車從村北經過,15路車西北至東南方向穿過宿鳳村
乘車路線:
3路:十號井車站下車南行300米即到
15路:宿鳳村下車即到

歷史傳說

宿鳳村歷史悠久,舊傳隨末年間,農名起義領袖“夏王”竇建德在此與竇宗交戰時,他的夫人曹氏,就在此村中宿住,“宿鳳”由此而得名。清康熙《磁州志》有記載。
宿鳳村的另一個傳說是神話:相傳在遠古的時候,有一天傍晚,天空突然出現五色祥雲,隨著霞光萬道,一隻金色而美麗的鳳凰便從天而降,直落在這個號稱北國江南村的小河南岸上,它頭東尾西,倚息而眠,人們得知後,欣喜若狂,為吉祥的降臨而載歌載舞,然而就在此時,不知是何原因激怒了鳳凰,天還沒亮,它便一口將小河裡的水喝乾,再一爪將西山抓去半壁,長鳴一聲,騰空而起,用巨石把小河的泉眼砸入地下,然後展翅騰飛而去。從此小河裡的水幹了,這裡的金玉良田變成了累死龍王地,天災人禍,豪強劣奪,兵荒馬亂,連年不斷,這當然是舊社會的傳說,不可盡信,但有兩點至今仍可作為見證:一是嵩立在村西邊的半頭山,二是鳳凰喝水時留下的啄水坑。
半頭山緊靠著宿鳳村,它一半在地上,另一半在地下,這可能是地殼運動形成的,但老人們卻說這就是鳳凰抓山的見證,老人們還說:小河的泉眼共有兩個:一個被砸入地下,另一個被掩埋起來,而且被掩埋的泉眼就在半頭山。所以千百年來,人們挖遍了半頭山的每一個角落,只到本世紀七十年代,這個“泉眼”才被找到,其位置就在半頭山頂。它的溢出為半頭山增添了無限的風光:波濤洶湧的浪花從山頂上傾瀉直下,形成了十分壯觀的巨大瀑布,就象一條沉睡初醒的巨龍,翻波逐浪的穿過抗洪大橋,一氣瀉入滏陽河內。
宿風村受益了,乾涸的土地又變成了旱澇保豐收,沿河上下興辦起了數座小型發電站,人們喜笑顏開的說:掩埋了幾千年的半頭山水泉終於被找到了,但找到水泉的不單是宿鳳村人,而是整個興修“躍峰渠”的廣大民眾。
地下的“泉眼”也被發現:1957年,王鳳煤礦興起,礦井就在宿鳳村口,據測量,這裡蘊藏著豐富的煤田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地下水,這是國家的資源和人民的財富,它將為祖國建設作出巨大貢獻,它不分晝夜地被開採了五十年,但上層的煤田至今還有部分存在。
下層煤田更為豐富。但由於地下水過大,幾次試圖開採都宣告失敗!到九十年代末期,國家調用了數十台大型水泵,以次安裝在井下,同時向上抽水,結果抽了幾個月,未見任何成效,不得不宣告停止,在撤離機械的同時,有半數以上的水泵來不及拆卸,全都淹沒在水裡。
王鳳煤礦的下層煤田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已無法開採,它只能“留給子孫耕”;但王鳳煤礦的地下水卻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它不僅造福於礦區人民,還通過兩條巨型的地下管道,將這純正而無污染的地下水輸送到邯鄲,供廣大市民生活飲用。今天,峰峰礦區的陶瓷、煤礦、焦化、水泥、電力等支柱產業正在迅猛的發展者,它將為國家創造著巨大的財富,但環境污染和水源污染也成為現實。因此生活在今天的人們,也許才真正的認識到:昔日鳳凰抓山砸泉的重要意義和留給後人的思考。

文化古蹟

鳳凰的啄水坑

鳳凰的啄水坑,位於宿鳳村小河子橋東約一百米處,河底微偏北側,北岩根的下邊。1963年發大水時,河床被沖刷的一乾二淨,於是此坑便顯露出來:坑深約四米,直徑有兩米多,十分光滑,咋看都不象是人工鑿挖的,老人們說這就是鳳凰的啄水坑。一位九十歲高齡的老人說:鳳凰落地時的位置是橋南岸的沙石台,所以此台的原名叫“宿鳳台”,後來人口逐漸增加,建築面積逐漸擴大,小河子橋自然就成了橋南、橋北的分界線,人們也就順其自然的把“宿鳳台”叫成了“橋南台”。橋南台上原有一塊石碑,歷史相當久遠,碑上刻著宿鳳村有史以來的大事記,只可惜此碑到六十年代後不知去向;橋南台下有一口水井,叫台連井,也叫南台井。這是宿鳳村最古老的一口水井。這口水井的水質是遠近聞名的,它可與當今的優質礦泉水相媲美,在整個宿鳳村的幾十口水井中,沒有哪一口井的水質能比得上它,此水不僅口味純正甘甜,而且秉性特殊:冷飲不傷人。因此多少年來,人們總是想法設法地試圖從周圍找到同樣的甘泉,結果全都失敗!難怪老人們諷趣的說:此井水原是鳳凰起飛時從口中滴下的金津玉液,不是誰想找到就找到的。

小河子橋

小河子橋,為明代建築,全長16.6米,橋寬3.3米,高約12米,為雙孔石橋。橋券上東西兩側各有大石獸頭一個(俗稱蛟頭)橋基坐落在沙石岩上,橋墩及橋孔取材於石灰岩,每塊料石大多是50厘米寬,長短因橋體決定,石橋結構嚴僅,雕鑿精細,美觀大方,抗洪力強。1963年發大水,山洪曾一度漫過橋面,沿河兩岸的高大石岩全部倒塌,上噸重的石對臼就象踢足球似的被洪水一氣衝到南河彎,著名的崗頭大橋被洪水整體推出四米遠,但這座一無鋼筋,二無水泥的古石橋卻巍然不動。

二圪台

小河子橋北,東西長300米,只有十幾戶人家,沿橋向北行,就是有名的二圪台,登上二圪台,就是前後大街,這是宿鳳村新興繁榮以後逐漸發展起來的。目前人口已經達到四千口以上;前後大街的西側,是賈家行,居住以賈姓為多;前後大街的中心,是宿風村的核心,黨支部、村委會就設在這裡。這裡原有一座古廟,俗稱宿鳳大廟,此廟歷史悠久,建築輝煌,它與宿鳳柳泉寺、九龍聖母祠可並列為宿鳳村三大古文化建築,在這裡,它同樣見證著宿鳳村的歷代風云:舊社會,這裡供奉著無數的天地神靈,每年不知有多少貧民百姓來這裡燒香禱告,祈求風調雨順、人口平安;抗日戰爭時期,這裡曾一度成為革命老區的敵後武裝聯絡點;土改時期,罪大惡極的漢奸,土豪,惡霸在這裡得到了人民的審判;解放以後,這裡辦起了學堂,以後正式命名為“宿鳳村國小校”;文革時期,毛主席提出“深挖洞,廣積糧”,村村開始挖地道,這裡成了大隊黨支部,革委會的戰略指揮中心,古老的大廟在“破四舊,立四新”的運動中改換了容貌。大廟前的古石階戲台也改建成現代化舞台。如今這裡已成為宿鳳村最為繁華的地段。從這個地段往東走,就是東場。從東場往南走叫瓦房街。再往南走叫茶盆街。不難想像,這裡原是燒磚燒瓦、燒盆燒瓷和廟會交易的集貿市場。

高家寨堡

小河子橋南,就是著名的“高家寨堡”,在《峰峰文史資料》第五輯中有這樣一段描述;宿鳳村舊街保留著“高氏寨堡”基本完整,有東、西、南、北四寨門,為磚砌拱門,堡內依地形建有青磚二層樓、平房等,留有暗道、槍眼,是清末民初高姓舊時的寨堡,高氏(家族)於1945年解放後(大多數)遷往外地,今為民房,該處建築與老鴉峪“王家寨堡”和大社村“何氏大院”可做為峰峰礦區特色建築研究,在軍事防禦,民居文化上也有一定的價值。
這就是小河子街,是宿鳳村早期文化的發源地。這裡地形特殊,三面環水,只有幾十戶人家,但這裡卻發生過許多驚心動魄可歌可泣的故事,有過光輝,燦爛的一頁,在研究宿鳳村的歷史文化方面,它占居著重要的地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