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雲檐

宿雲檐

宿雲檐建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位於頤和園西北部,原為一座城關,又稱貝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宿雲檐
  • 地理位置頤和園西北部
  • 門票價格:未知
  • 著名景點:一座城關,又稱貝闕
城樓內宿雲檐原曾供奉關帝,乾隆時期,昆明湖三面設有圍牆,這座城關就是從西部入園的門戶。 鹹豐十年(1860年)為英法聯軍掠去。城外有古松一株,枝幹扶疏,為乾隆時舊物。
乾隆時期,昆明湖三面設有圍牆,這座城關就是從西部入園的門戶,此關可控制西如意門一帶,與萬壽山東的文昌閣一東一西,一文一武,象徵著文治武功,文武雙全。
從石坊北面的石橋穿過,再過雲岩牌樓,從一條小路向北行走,就可以遠遠看到宿雲檐掩映在眾樹叢中,穿過用木頭造成的曲折的欄桿橋,就可到達宿雲檐城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