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沿革
2008年,宿州市博物館建設完成。
2010年12月31日,宿州市博物館向社會免費開放。
建築布局
宿州市博物館占地50畝,建築面積1萬平米,2010年10月建成開放。全館共分為三層:一層為庫房、辦公區域、臨時展廳和民間藝術館。其中,民間藝術館包括地方戲曲、埇橋馬戲、民間工藝、書畫藝術和靈璧奇石5個部分。二、三層是展示宿州歷史文化展廳,包括九州通衢、人文溯源、秦漢雄風、汴水咽喉、明清遺韻、現代風雲、人傑地靈等7個部分。
場館特色
宿州市博物館的建築風格充分吸納了漢文化元素,仿漢式高台大屋頂規制,大理石的外牆,正立面鑲嵌著取自漢化像石圖案的浮雕,莊重古樸。
宿州市博物館由國內頂尖級五家設計院: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浙江大學設計研究院、上海大學設計研究院、廈門大學設計研究院和廣州湯樺設計研究院分別進行設計,經市規劃委員會確定,以浙江大學的設計方案為主,同時汲取了五家頂尖級設計單位的符號,既富涵了古宿州的漢代文化理念,又體現了現代意識。
館藏文物
截至2019年7月,宿州市博物館展陳文物700餘件,館內集展覽、收藏、陳列、研究、傳播於一體。
“人文溯源”展廳的展櫃中陳列了新石器時期到春秋戰國史段的陶器、玉器和銅器的代表性器物;“秦漢雄風”展廳主要展示了兩漢時期陶器、玉器、銅器等珍貴文物,以及漢畫像石藝術;“汴水咽喉”展廳的展櫃中展示了宿州兩次大運河考古發掘的成果,宋代碼頭的重要發現及瓷器等各類珍貴文物;“明清遺韻”展廳主要以瓷器為主,展櫃中展示了具有代表性的瓷器、玉器、銅造像等文物及典型清代建築群落——林探花府縮微模型;“人傑地靈”展廳集中介紹了遠至閔子騫近至賽珍珠、劉開渠等歷史名人典故;“民間藝術館”主要展示宿州民間藝術、非物質文化遺產;“蕭龍士藝術館”展覽共展出蕭龍士不同時期書畫作品31幅。
后土娘娘銅造像: 明后土娘娘像,長21.8厘米、寬13厘米、高36厘米,是宿州市博物館館藏珍貴文物,現陳列於明清遺韻展廳。后土娘娘像面頰豐腴,面目慈祥平和,身著鳳冠霞帔,手握笏板,足蹬朝靴,膝間垂飾蓮花墜,端坐於六龍頭靠椅上。
| |
文化活動
2015年11月5日,安徽博物院與宿州市博物館聯合舉辦《氤氳長虹——藝術大師黃賓虹書畫特展》。
2018年3月,宿州市博物館對館內的明清遺韻展廳進行文物調陳。
2019年5月17日,宿州廣播電視大學行管、教管兩個支部全體黨員參觀“宿州市博物館”,開展黨日活動。
所獲榮譽
2011年11月,宿州市博物館列入安徽省十大標誌性建築候選建築。
2018年9月,宿州市博物館入選第三批國家二級博物館名單。
2018年7月,宿州市博物館進入擬推薦安徽省第五屆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名單。
2019年6月,宿州市博物館成功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宿州市博物館”商標註冊證。
機構設定
宿州市博物館是副處級事業單位,下設辦公室、陳列部、宣教部、保管部、保衛部四部一室,員工36名。
劉林:支部書記、館長,主持博物館全面工作。
高雷:支部委員、副館長,分管陳列部、保管部、保衛部。
辦公室:工作職責:負責文秘、人事、財務、後勤保障、紀律監督、計畫生育、文明創建等工作。
宣教部:工作職責:負責參觀接待、講解服務、社會教育、組織志願者博物館之友活動等工作。
陳列部:工作職責:負責陳列布展、展廳管理、展覽交流推廣、臨時展覽引進展覽聯絡等工作。
保管部:工作職責:負責藏品徵集保管、文物保護研究、學術交流等工作。
保衛部:工作職責:負責防火防盜、維護開放秩序、保證文物和財產安全等工作。
參觀信息
參觀須知
免費開放。
星期二至星期日 9:00——17:30(17:00起停止取票入場);
星期一(除國家法定節假日外)閉館。
交通線路
公交
1、從宿州站出發,步行40米從火車站公交站上車,乘坐宿州15路公交,在西門口站下車,步行1.5公里即可到達宿州市博物館。
2、從宿州站出發,步行290米從火車站公交站上車,坐宿州9路外環公交,在西門口站下車,步行1.5公里即可到達宿州市博物館。
自駕
從宿州站出發,進入宿懷路行駛60米,左轉進入勝利路行駛2.6公里,右轉進入人民中路行駛670米,靠右前方行駛進入人民中路輔路行駛160米,右轉從人民中路輔路到宿州市博物館行駛6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