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宿州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
- 簡稱:數統學院
- 創辦時間:1977年
- 所屬地區:安徽宿州
- 知名校友:童懷偉
- 學院類別:二級學院
歷史沿革,師資力量,教學設施,學術研究,專業設定,教學成果,學院領導,優秀學子,地圖信息,
歷史沿革
1978年開始招收數學教育專業,先後開設了數學教育、會計、會計與統計、計算機教育等專科專業。
2004年,數學與套用數學(師範)本科專業開始招生。
2009年,統計學本科專業開始招生,數學與套用數學專業分為教師教育和數理金融兩個專業方向。
2010年,設立數學與統計學院;統計學專業分為套用統計學和保險與精算兩個專業方向。
2012年,數學與套用數學專業分“師範”和“非師範”(數理金融方向)招生。
2013年,經濟統計學專業、套用統計學專業開始招生,並停招了統計學本科專業和數學教育專科專業。
2015年,停招了數學與套用數學(師範)專業。
師資力量
數學與統計學院現有基礎數學教研室、套用數學教研室、統計學教研室、公共數學教研室等四個教研室,教職工61人,其中專任教師55人,教授3人,副教授14人(含中教高級1人);博士6人(4人在讀),碩士48人。全院教師有著良好的敬業精神,團結向上的優良傳統。他們潛心鑽研業務,努力提高教學質量。有1人獲“陳香梅教育獎”,1人獲“物資能源獎”,省級教壇新秀1人,校級青年教師教學比賽一等獎獲得者4人,獲安徽省教學成果三等獎2項,省級科研成果獎一項。省級重點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2門,各類科研、教研在研項目20餘項。
教學設施
學院設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12個,基本可以滿足各專業的實習實訓需求。擁有數學建模實驗室和金融與統計綜合實驗室,實驗室面積388平方米, 擁有200台計算機;建立了以“服務學生、服務教學、服務專業發展、服務地方”為宗旨的統計類專業校內實習實訓基地—“數學與統計學院統計調查諮詢服務中心”。“中心”成立以來,已經完成與“安徽省經典調查諮詢有限公司”合作項目6項,與國家統計局宿州調查隊合作項目1項,接受校內數據資料分析項目3項,完成統計學專業14屆畢業生的畢業實習任務,學生參與人數達500多人次。
學術研究
學院始終把師資隊伍建設作為首要任務,通過鼓勵青年教師學歷進修提升了學歷水平;堅持教研室“聽、評、議”課制度,新進教師導師制度,提升了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堅持科研討論班制度,提升了青年教師科研水平和科研意識。學院教師近年來在《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數學學報》、《數學研究與評論》、《套用數學》、《數學雜誌》、《數學與系統科學》、《Southeast Asian Bulletin of Mathematics》、《Annals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數學物理學報》、《工程數學學報》等國內外有影響的數學專業雜誌上發表科研論文100餘篇。近三年成功申報省教育廳重點以上項目四項,近三年來教師發表SCI、EI、CSCD、CSSCI等收錄的論文30餘篇。
專業設定
1、數學與套用數學(金融工程)
2004年開始招生,2012年數理金融方向單獨招生。本專業以“夯實數學基礎、注重與金融學科交叉融合、強化實踐訓練”為專業建設指導思想,緊緊圍繞“地方性、套用型”的辦學定位、“實基礎、強能力、高素質”套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在課程設定上充分體現數學與金融的結合,注重用數學解決經濟和金融問題能力的培養,採用3.25+0.75的人才培養模式。標準學制為4年,修業年限可為4 ~ 6年,畢業授理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面向金融行業和經濟部門,培養能夠適應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掌握數學基本理論、基礎知識與基本方法,具有在金融、經濟領域利用數學知識和方法進行數量分析、管理決策能力的套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數學分析(1、2、3)、高等代數(1、2)、機率論與數理統計、常微分方程、數值分析與實驗、數學模型方法與實驗、政治經濟學、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計量經濟學、金融數學、國際金融、金融工程學、貨幣銀行學、投資銀行學、證券投資學、金融市場學、金融風險管理等。
專業特色:安徽省“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宿州學院“特色專業”。在課程設定上充分體現數學與金融的結合,注重用數學解決經濟和金融問題能力的培養。
畢業去向:畢業後可以在金融行業(銀行、證券、保險、信託等)和經濟部門從事預測分析、項目開發、實際操作或管理工作。
2、套用統計學專業
2012年教育部新設專業。套用統計學專業以“夯實數學與統計學基礎、注重統計分析的理論和方法、強化統計在實踐中的套用”為專業建設指導思想,緊緊圍繞“地方性、套用型”的辦學定位、“實基礎、強能力、高素質”套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在課程設定上充分體現統計與計算機相結合、統計與信息科學相結合,注重數據處理技術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採用3.25+0.75的人才培養模式。標準學制為4年,修業年限可為4 ~ 6年,畢業授理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紮實的數學基礎,掌握套用統計學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具有設計數據採集方案、進行統計調查和統計分析的基本能力,具有較強的套用與管理理論,具有運用有關統計方法處理和分析社會經濟問題的能力,包括進行市場調查、經濟分析、經濟預測和決策的能力。
主要課程:統計學、多元統計分析、時間序列分析、套用回歸分析、計量經濟學、抽樣技術與套用、隨機過程、國民經濟核算、投入產出分析、物流管理、統計模型、市場調查與分析、綜合評價方法、試驗設計等。
專業特色:在課程設定上充分體現統計與計算機相結合、統計與信息科學相結合,注重數據處理技術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
畢業去向:畢業後可以在企業、事業單位以及經濟部門從事統計、市場調查、經濟預測、經濟信息分析或其他經濟管理工作。
3、經濟統計學專業
2012年教育部新設專業。經濟統計學專業是統計方法與經濟建設相融合的新型專業,以“夯實統計基礎、注重與社會經濟學科交叉融合、強化統計在經濟中的套用”為專業建設指導思想,緊緊圍繞“地方性、套用型”辦學地位、“實基礎、強能力、高素質”套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在課程設定上充分體現統計與經濟相結合,注重用統計方法分析和解決社會經濟問題能力的培養,採用3.25+0.75的人才培養模式。標準學制為4年,修業年限可為4 ~ 6年,畢業授經濟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良好的統計學基礎理論、方法和技能,掌握經濟統計的基本理論和方法,能熟練地運用計算機分析處理數據,具有統計知識面廣、套用能力強,擅長於統計經濟管理與信息管理,能解決經濟統計中的實際問題的套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統計學、多元統計分析、時間序列分析、計量經濟學、抽樣技術與套用、社會經濟統計、投入產出分析、統計方法在質量管理中的套用、市場行銷學、統計指數理論與套用、資料庫原理、統計預測與決策、統計諮詢等。
專業特色:在課程設定上充分體現統計與經濟相結合,注重用統計方法分析和解決社會經濟問題能力的培養。
畢業去向:畢業後可以在統計、金融、財稅、證券行業以及企事業單位、信息產業、教育、科技、行政與經濟管理等部門從事經濟統計、信息管理、經濟管理、數量分析和統計套用與開發等相關工作。
教學成果
數學與統計學院一貫注重專業調整改造與發展,數學與套用數學專業數學教育方向壓縮了傳統的數學類專業課程,強化了教師教學基本技能課程,增加教學基本技能訓練;數理金融方向不削弱數學基礎課程,強化經濟、金融類基礎課程教學,增加金融類課程和技能訓練;拓展專業實習實訓基地,增加實驗課程開設比例,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統計各專業則加強了基礎課程(數學、統計學、經濟學類基礎課程)的教學,增加了實踐類課程,設立了校內實習實訓基地(數學與統計學院統計調查諮詢服務中心),為統計專業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
學院始終堅持“以管理育學風、以教育導學風、以教風帶學風、以活動促學風、以典型樹學風、以考風正學風”,加強對學生的學習指導,通過大學生數學建模、大學生科研立項、各類資格證書(高級調查分析師證書、統計從業資格證書、初級統計師證書、初級會計師證書、證券從業資格證書等)考試引導、安徽省師範學生教學技能競賽、畢業生就業指導、學生心理輔導等為學生提供幫助。
學院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各類教學實踐活動。近三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比賽、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安徽省師範學生教學技能比賽中,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在2016年“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中,獲得國家二等獎3項、國家三等獎2項;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比賽”中,獲得安徽賽區一等獎8次,安徽賽區二等獎十餘次,安徽賽區三等獎三十餘次;在大學生數學競賽中,獲省一等獎1次,二等獎6次,三等獎9次;在安徽省師範生技能競賽中,獲得安徽省一等獎1次,二等獎5次,三等獎4次;參加各類大學生創業比賽,獲得省級二等獎若干次。2015年6月份,學院首次獲得大學生挑戰杯安徽省賽區一等獎。每年約百分之十五左右的學生考取各類院校的碩士研究生,學生初次就業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2013年榮獲“宿州學院就業工作標兵單位”。
數學與統計學院學科競賽獲獎情況
近三年數學與統計學院學生參加省級以上學科技能競賽部分獲獎情況 | |||||||
序號 | 競賽名稱 | 競賽時間 | 競賽 | 獲獎等級 | 獲獎學生 | 指導教師 | 團隊賽或個人賽 |
級別 | 姓名 | 姓名 | |||||
1 |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 | 2013.9 | 省級 | 二等獎 | 鄭亞男等 | 高顯彩 | 團體 |
2 |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 | 2013.9 | 省級 | 二等獎 | 吳貞利等 | 武以敏 | 團體 |
3 |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 | 2013.9 | 省級 | 三等獎 | 章亞芬等 | 劉兆鵬 | 團體 |
4 |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 | 2013.9 | 省級 | 三等獎 | 秦煒傑等 | 馮曼 | 團體 |
5 |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 | 2013.9 | 省級 | 三等獎 | 邱小雪等 | 李浩 | 團體 |
6 |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 | 2013.9 | 省級 | 三等獎 | 王亞等 | 李雪竹 | 團體 |
7 |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 | 2013.9 | 省級 | 三等獎 | 陳國福等 | 李壯壯 | 團體 |
8 | 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 | 2013.11 | 省級 | 二等獎 | 陸勝傑 | 教練組 | 個人 |
9 | 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 | 2013.11 | 省級 | 二等獎 | 李嵩峰 | 教練組 | 個人 |
10 | 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 | 2013.11 | 省級 | 二等獎 | 孫全師 | 教練組 | 個人 |
11 | 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 | 2013.11 | 省級 | 二等獎 | 孫亞運 | 教練組 | 個人 |
12 | 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 | 2013.11 | 省級 | 三等獎 | 李海斌 | 教練組 | 個人 |
13 | 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 | 2013.11 | 省級 | 三等獎 | 黃杰 | 教練組 | 個人 |
14 | 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 | 2013.11 | 省級 | 三等獎 | 陳海燕 | 教練組 | 個人 |
15 | 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 | 2013.5 | 國家級 | 一等獎 | 王群芳 | 教練組 | 個人 |
16 | 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 | 2013.5 | 國家級 | 二等獎 | 汪夢 | 教練組 | 個人 |
17 | 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 | 2013.5 | 國家級 | 三等獎 | 汪西娜 | 教練組 | 個人 |
18 | 安徽省師範生技能比賽 | 2013.11 | 省級 | 一等獎 | 黃夢琪 | 劉兆鵬 | 個人 |
19 | 安徽省師範生技能比賽 | 2013.11 | 省級 | 二等獎 | 楊劍 | 高鳳偉 | 個人 |
20 | 安徽省師範生技能比賽 | 2013.11 | 省級 | 三等獎 | 唐亞文 | 李浩 | 個人 |
21 | 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 | 2014.10 | 省級 | 二等獎 | 吳章敏 | 張光輝 | 個人 |
22 | 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 | 2014.10 | 省級 | 二等獎 | 王慶磊 | 張光輝 | 個人 |
23 | 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 | 2014.10 | 省級 | 三等獎 | 劉健 | 張祖峰 杜玉霞 | 個人 |
24 | 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 | 2014.10 | 省級 | 三等獎 | 郉朝路 | 霍承剛 | 個人 |
25 |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 | 2014.9 | 省級 | 一等獎 | 卜燁晗等 | 李壯壯 | 團體 |
26 |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 | 2014.9 | 省級 | 二等獎 | 王雪俠等 | 晉守博 | 團體 |
27 |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 | 2014.9 | 省級 | 三等獎 | 施亞男等 | 任敏 | 團體 |
28 |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 | 2014.9 | 省級 | 三等獎 | 陳思等 | 梁武 | 團體 |
29 | 安徽省師範生技能比賽 | 2014.11 | 省級 | 二等獎 | 潘敏 | 李浩、林永 | 個人 |
30 | 安徽省師範生技能比賽 | 2014.11 | 省級 | 二等獎 | 李培 | 費時龍 | 個人 |
31 | 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 | 2016.05 | 國家級 | 二等獎 | 趙雲升,劉天宇等 | 李壯壯 孫善輝 | 團體 |
32 | 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 | 2016.05 | 國家級 | 二等獎 | 劉慧琴,蘇婷等 | 馬蘭 武以敏 | 團體 |
33 | 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 | 2016.05 | 國家級 | 二等獎 | 陳淑娟,陳敏敏等 | 孫善輝 李壯壯 | 團體 |
34 | 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 | 2016.05 | 國家級 | 三等獎 | 劉婭婷,梁程等 | 武以敏 張海燕 | 團體 |
35 | 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 | 2016.05 | 國家級 | 三等獎 | 董媛媛,許世澤等 | 高鳳偉 趙麗莎 | 團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