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台城山絕頂

《宿台城山絕頂》是元代詩人薩都剌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詩的首聯描寫詩人在台城山絕頂上遠眺江河,遙望夜空;頷聯則把目光收回來,望向台城山頂;頸聯充滿想像力,描寫了星河低垂的景象;尾聯點出時間是在春末夏初的四月份,將整首詩的畫面定格在翠竹和露珠上。全詩觀察細緻,融情於景,清新淡雅,不著痕跡。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宿台城山絕頂
  • 作者:薩都剌
  • 創作年代:元代
  • 出處:《雁門集
  • 作品體裁:五言律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宿台城山絕頂
江白潮已來,山黑月未出。
樹杪一燈明,雲房人獨宿。
近水星動搖,河漢下垂屋。
四月夜寒深,繁露在修竹。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台城山:在江寧府上元縣(今屬江蘇南京)東北,是三國時吳國的後苑城,也是晉建康宮城,地勢居高臨下。
2.江白:江水浪花呈現白色。潮:指潮水。海洋以及沿海地區的江河中受潮汐影響而定期漲落的水,這裡指南京長江中的潮水。
3.樹杪(miǎo):樹梢。
4.雲房:指絕頂僧人或道士住的房間。
5.河漢:即人們通稱天河。下垂屋:接近房頂。
6.夜寒深:嘉慶本作“夜深寒”。
7.繁露:即很多露水。修竹:長長的竹子。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江面發白潮湧來,山色漆黑月亮未出。
樹梢透出一盞明燈,僧房中一人獨自住宿。
近看水中星星在搖動,天河下垂仿佛貼近屋。
四月夜深寒氣襲人,一滴滴露珠掛滿高竹。

創作背景

此詩大約作於元至順三年(1332)前後,即薩都剌在江南任職期間。此詩又名《宿台山寺絕頂》,但台山寺不知具體指哪座寺廟。此詩是作者借宿於台城山頂上所見的夜景有感而作。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詩的首聯即用筆不凡,且對仗工整。在台城山絕頂上遠眺江河,用“白”字來形容江水,描摹出潮水上漲騰起細浪、清澈的江水淨白如練的情景,只一字即耐人尋味。下一句用“山黑”相對應,明暗對比,更顯出深夜裡群山山影之黝暗和江河水光之清明。江水翻起夜潮,在夜色里反射著淡淡的白光;而月亮還沒有升上山頂,山影仍然黝黑一片。這明暗鮮明對照的景色充滿詩情畫意。
頷聯兩句把目光收回來,望向台城山頂。詩人從樹頂上看到一盞燈火的亮光,說明山頂上那個有人居住的地方地勢很高,險峻陡峭。在台城山絕頂上居住的人,應該不是僧道就是隱士,而其居處又如此險峻,稱為“雲房”非常貼切。在山頂上遠遠的高處,透過樹木的枝梢可以看到一絲燈火的光亮;在這建於絕頂的雲房裡,有人獨自居住。“人獨宿”,應該指借宿的客人,也就是作者自己,這就與詩題相合,指明作者在台城山的夜宿經歷。“雲房人獨宿”一句,有版本作“雲間人獨宿”,意為住處高入雲端,詩意也通。
頸聯充滿想像力,氣勢弘大。“近水星動搖”其實說的是江河裡倒映著滿天星星的情形,上面提到江水夜潮翻起細浪,再加上星光的倒影,可以想見粼粼的波光輕輕蕩漾。作者不直接說星光倒映在水面上,而說因為星星太靠近河水了,所以它們都隨著水波輕輕搖晃。天空繁星點點,水面上的星光與之交相輝映,五個字即描繪出一個綺麗絢爛的世界。“河漢下垂屋”也體現了作者豐富的想像。銀河橫亘天宇,其末端看來像是要垂到台城山的小屋頂上。夜晚在高山之巔仰望星空,視野開闊,迎著燦爛的星光,就會有伸手可摘星辰的錯覺。作者藉助更誇張的想像,描繪銀河像是要低垂到自己的身邊。這兩句的詩境既來源於詩人的生活體驗,又進行了大膽的藝術誇張,浪漫色彩不輸於盛唐李、杜等人的詩句。
詩的尾聯點出時間是在春末夏初的四月份。這是乍暖還寒的時分,詩人站立許久,觀景看星,不覺夜色已深,寒氣變重。夜深寒氣加重,一顆顆露珠凝結在青翠的竹葉上,像珠玉般圓潤美麗。整首詩的畫面定格在翠竹和露珠上。露珠是晚上凝結水氣而形成的,無數露珠的出現暗示時間已經很晚,既呼應了上句更深夜濃的意思,同時凝露如珠又顯得雅致清新。竹子被視為君子之風的象徵,也是高風亮節的隱士所喜歡的植物。“繁露在修竹”一句隱含有艷羨深山隱居生活的意思。
《宿台城山絕頂》是一首即景詩。江潮、山影、燈光、星河、夜露、修竹,其中有聲音,有昏暗和亮光的對比;遠景有山下的江河,天上的銀河星辰,近景則有燈光和寒露;這些都烘托出幽深雅靜的夜景,深邃靈動。薩都剌善於化用生活場景,並藉助豐富大膽的想像力做進一步的藝術誇張。從首聯到末句,每句詩乍看似乎都是信筆寫就,隨意排列,實際上每一句都帶有作者觀賞景色的情態,帶著詩人的情感。第一聯遠眺山水,明暗對比,作者內心充滿對自然造物的讚嘆;第二聯寫黑暗中的燈光,帶給旅人溫暖;第三聯仰望星空,詩人的想像力開始天馬行空,以至於沉迷在星光里,不覺夜色已深;在尾聯中詩人收回幻想,回到現實,看到更深露濃。作者時而白描,時而誇張,把所見到的景物以不同的視角攝入詩中,著力於景的刻畫,他的感情隨之融於景中,卻不著痕跡。

名家點評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龍德壽:此詩是薩都刺到台城山尋幽訪勝,夜宿絕頂,即興揮毫。他將台城山在四月一個從黃昏到深夜的景色與氣象,形象而生動地描繪出來.從中可看出詩人觀察細緻人微,運詞簡潔準確,是一首清新淡雅之作。(《元好問薩都剌集》)

作者簡介

薩都剌(1272—1355),字天錫,號直齋,蒙古族。父因軍功居雁門(今山西代縣),故為雁門人。泰定進士,授翰林應奉,後出任南御史台掾、淮西憲司經歷等職。棄官後隱居安慶司空山。詩多寫自然景色,清新綺麗。有《雁門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