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技術虛擬化技術已經成為一種被大家廣泛認可的容器技術伺服器資源共享方式,容器技術可以在按需構建容器技術作業系統實例的過程當中為系統管理員提供極大的靈活性。由於hypervisor虛擬化技術仍然存在一些性能和資源使用效率方面的問題,因此出現了一種稱為容器技術(Container)的新型虛擬化技術來幫助解決這些問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容器虛擬化技術
- 外文名:Container
- 目的:提升資源使用率和業務部署效率
- 全稱:容器技術虛擬化技術
現在,虛擬化技術已經成為一種被大家廣泛認可的伺服器資源共享方式,它可以在按需構建作業系統實例的過程當中為系統管理員提供極大的靈活性。由於hypervisor虛擬化技術仍然存在一些性能和資源使用效率方面的問題,因此出現了一種稱為容器(Container)的新型虛擬化技術來幫助解決這些問題。
首先,每種作業系統和應用程式堆疊都需要使用DRAM。對於多個運行簡單應用程式的小型虛擬機實例來說,這種方式可能產生很大的系統開銷,降低性能表現。載入並卸載這些堆疊鏡像需要花費很長時間,並且還會增加容器技術伺服器的網路連線數量。對於極端情況來說,如果用戶在上午9點同時啟動上千台虛擬桌面,還有可能導致網路風暴的發生。
因此我們可以選擇使用容器技術。只需要通過簡單的觀察我們便能夠發現容器技術的出現是為了解決多作業系統/應用程式堆疊的問題:
- 在單台伺服器當中為所有虛擬機實例使用相同的作業系統對於大部分數據中心來說都不算是真正的限制。流程管理(Orchestration)可以輕鬆處理這種變化
- 許多應用程式堆疊都是相同的(如LAMP)
- 對於大規模集群來說,在本地硬碟當中存儲作業系統副本將會使得更新過程變得更為複雜
容器技術能夠在同一台伺服器上創建相比於之前兩倍的虛擬機實例數量,因此無疑將會降低系統總投入。但是必須認真進行規劃,因為雙倍的實例數量同樣意味著對於運行這些實例的伺服器帶來了雙倍的I/O負載。
我們需要了解除了避免可能發生的啟動風暴之外,容器技術是否還有任何其他性能方面的優勢。能否改進IOPS?能夠提升網路連線效率並且降低容器間的延遲,解決伴隨實例數量增加而產生的問題?
上述廠商的研究表明容器技術在多個領域當中都比hypervisor擁有更好的性能表現。容器技術的運行速度幾乎是hypervisor的兩倍,在評分當中非常接近於本地作業系統。在和KVM的對比當中,容器技術在硬碟隨機讀取(84,000 vs 48,000 IOPS)和寫入(110,000 vs 60,000 IOPS )方面擁有非常優秀的表現,如果使用本地固態硬碟可以實現更好的SQL性能表現。
為了擴展適用範圍,容器技術仍然需要在安全方面不斷改進。但是現在,我們可以看到的是這種方式可以解決hypervisor虛擬化當中的大多數性能問題。再加上更加輕鬆和快捷的部署方式,容器技術將會在不久的將來占據虛擬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