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里短說孟子的大智慧

家長里短說孟子的大智慧

《家長里短說孟子的大智慧(經典珍藏本)》主要講述了,孟子,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第四代弟子。孟子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子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孔子是聖人,孟子是亞聖。孟子與孔子合稱孔盂其道,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孔孟之道”。《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彙編,是記錄孟子語言、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貴君輕)和政治行動的儒家經典著作。孟子卓越的思想智慧盡藏《家長里短說孟子的大智慧(經典珍藏本)》中。

基本介紹

  • 書名:家長里短說孟子的大智慧
  • 出版社:海潮出版社
  • 頁數:223頁
  • 開本:16
  • 品牌:瀚文錦繡
  • 作者:孫朦
  • 出版日期:2012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15701315, 9787515701318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家長里短說孟子的大智慧(經典珍藏本)》主要通過《孟子》中言語片段的引用、闡述、詮釋、點評來論說孟子的智慧,將孟子的智慧之光一一領略,消化吸收,為己所用。最終,相信被成稱“亞聖”的智慧之師——孟子,定會讓人們的生活也變得智慧起來。

圖書目錄

重義輕利,把握人生
與其獨樂,不如眾樂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損人利己,大失人心
仁者無敵,人性管理
尊老愛幼,人之美德
解決問題,抓住根本
匹夫之勇,難成大事
胸懷天下,可有作為
瑕不掩瑜,人無完人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剛愎自用,處事大忌
人心向背,左右大局
浩然之氣,君子風度
以德服人,心悅誠服
背離仁義,自取滅亡
愛人之心,人皆有之
善於反省,提升自我
與人為善,君子德行
既講原則,又要靈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禮賢下士,看重人才
不義之財,君子不受
勇於納諫,有過則改
立天地間,做大丈夫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阿諛諂媚,君子不為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自律自強,自我管理
察言觀色,識人之術
靈活變通,巧妙行事
侍奉父母,孝之根本
領導下屬,和諧相處
有所不為,方有所為
換位思考,理解他人
胸襟廣大,寬容他人
君子之交,貴在品德
一暴十寒,未有生者
殺身成仁,捨生取義
為人處世,不失禮節
以鄰為壑,害人害己
君子立世,誠信為本
集思廣益,博採眾長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懷羞恥心,自尊自愛
志存高遠,能成大事
處理問題,分清緩急
若盡信書,不如無書
淡泊名利,寧靜致遠

序言

孟子,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學說和思想,在中國古代成為僅次於孔子的最有影響的儒家宗師,從而獲得了“亞聖”的稱號,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孟子生活於戰國時期,當時,各國諸侯最盛行的學術是兵家、法家,以尋求富國強兵之路。孟子懷著救民於水火的救世理想,肩負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帶領弟子,周遊列國,推行仁政。他們先後遊說了齊、宋、滕、魯等國。
在孟子60多歲的時候,他回到了故土鄒國。雖然在外遊說多年,仍沒有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但孟子還是決定,從此不再出遊,而是在家鄉興學辦校,廣收門徒,與萬章、公孫丑等弟子答疑解難。編著《孟子》。
《孟子》一書記述了孟子一生的主要言論、活動及其思想學說。豐富多彩,博大精深,是他留給後人的寶貴精神財富。
與《論語》一樣,《孟子》也是以記言為主的語錄體散文,但它比《論語》又有明顯的發展。《論語》的文字簡約、含蓄,《孟子》卻有許多長篇大論,氣勢磅礴,議論尖銳、機智而雄辯。如果說《論語》給人的感覺是仁者的諄諄告誡,那么《孟子》給人的感覺就是侃侃而談,對後世的散文寫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從北宋開始,《孟子》一書即取得儒家經典的地位。南宋時,朱熹將《孟子》和《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自宋到明、清,“四書”成為士子必讀之書。
孟子的主要思想智慧是:仁、義、善。此外,他還十分重視道德修養的自覺性。例如,孟子對於士階層的要求是嚴格的,認為無論環境多么惡劣,也要奮發向上,把惡劣的環境當做磨練自己的手段。應該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成為一個真正的大丈夫。
家長里短說孟子的大智慧,就是將孟子的智慧進一步大眾化,通俗化,讓其脫離令人敬而遠之的傳統文化的壁壘,脫離教條式的機械說教,從而更好地為普通人所接受,發揮它對於日常生活的指導作用和價值。
本書主要通過《孟子》中言語片段的引用、闡述、詮釋、點評來論說孟子的智慧,將孟子的智慧之光一一領略,消化吸收,為己所用。最終,相信被成稱“亞聖”的智慧之師——孟子,定會讓人們的生活也變得智慧起來。
孟子生平
孟子,名軻,字子輿,生卒年月尚無定論。目前一般認為是公元前372年出生於戰國中期的鄒國(今鄒城人)。
孟子出身於魯國貴族,他的祖先即是魯國晚期顯赫一時的孟孫。孟孫是慶父的後人,慶父是魯桓公三個有名的小兒子之一,當時民諺所謂“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指的即是其人其事。孟孫與慶父的兩個弟弟叔牙、季友之孫一一叔孫、季孫齊名,合稱“魯國三桓”,為魯國晚期實際的執政。這其中季孫實力最強,也最有名,《論語》:“季氏將伐顓臾”,這“季氏”指的即是季孫。魯國系周公旦的封地,因此從本姓上來說,孟子當與周天子同宗,姓“姬”。
雖然孟子為名門之後,但他出生時,家族已趨沒落。春秋晚期的大混亂,使他們的家族漸趨門庭式微,被迫從魯遷往鄒;再以後,歷事維艱,到孟子幼年時,只得“賃屋而居”了。
孟子3歲喪父,孟母艱辛地將他撫養成人。孟母是一位極有見識又精於教育子女的人,對孟子管教甚嚴,有“孟母三遷”、“孟母斷織”等故事流傳至今,成為千古美談,是後世母教之典範。
孟子從小立志學儒習禮,15歲左右便離家赴魯求學,受業於孔子之孫子思子之門人,“治儒學之道,通《五經》,尤長於《詩》、《書》。”(焦循《孟子正義》),孜孜不倦,旦夕勤學二十餘載,成為鄒魯一帶名儒。這段時間內,也就是大約30歲到40歲之間,學有所成的孟子在鄒魯一帶收徒講學,設教育人,宣揚儒家的仁義學說,學生弟子有數百人之多。
孟子四十歲後,開始帶領他的學生們周遊列國,“後車數十乘,從者數百人,往來各國間”(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孟子先後遊歷了齊、宋、滕、魏、魯等國,前後有20多年,任齊卿數年,在魏受到禮遇。
齊威王二十八年(前329年),孟子初到齊國,恰逢齊威王立稷下學宮納賢。孟子慕名來齊,希望通過齊威王來實現自己的理想,通過以德服人,施行仁政,反對戰爭。但齊威王對孟子的主張並不感興趣,一心只想用武力統一天下,爭霸中原。兩者政見不同,所以孟子沒有受到齊威王的重用。孟子在齊大約住了有兩年的時間,齊威王三十年(前327年)孟母去世,孟子離齊歸葬。行喪三年後返齊,仍然難以施展政治抱負,只好離開齊國。臨行前,齊威王贈金百鎰,孟子拒而未受。
孟子離開齊國後,聽聞宋國要實行仁政,便帶領弟子們前往宋國。在宋國,孟子以幼子學語為比喻,通過與宋臣戴不勝的談話。強調、了環境的重要影響和任賢使能的重要性,告誡戴不勝要多薦賢士。孟子在宋期間,滕國的世子即後來的滕文公曾兩次拜見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向滕文公講述了許多關於仁政的道理。但孟子看到宋國對施行仁政缺乏誠意,並不能按照自己的主張去做,於是離開了宋國。
孟子離開宋國後,約在前323年回到家鄉鄒國。公元前322年,滕定公去世,滕世子派人至鄒拜見孟子,詢問辦理喪事的有關事宜。這一年,魯平公任用孟子弟子樂正子為政。孟子認為樂正子愛好善言,對自己仁政理想的實現會有幫助,於是來到魯國。在樂正子的舉薦下,魯平公打算接見孟子,但有小人從中阻撓,孟子的仁政計畫再次落空。
滕文公嗣位,孟子便來到滕國。滕文公對孟子十分敬重,讓其館居於上宮,凡事都要請教於他。作為一個開明的君主,滕文公對孟子是尊敬的,而作為為君信任的臣子,孟子卻有些“迂遠而闊於事情”。當滕文公問孟子“滕,小國也,間於齊楚,事齊乎?事楚乎”時,孟子只是說了些君民上下同心、與國家共存亡之類務虛不務實的話,讓滕文公頗感不滿。孟子最後在滕國的處境頗有些尷尬,為施行仁政而付出的努力再次落空。於是,孟子離開滕國來到魏國。孟子來到魏都大梁時,在位已五十年的梁惠王已經70歲左右了。對於孟子的到來,梁惠王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因此,他一見到孟子就迫不及待地問:“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回答:“王何必日利?亦有仁義而已矣。”他精闢地分析了大夫、士庶人捨棄仁義而追逐私利的危害性,闡明了“先義後利”的義利觀,並根據自己的仁政學說為魏國設計了一幅使百姓安其居樂其業、老有所養、養有所終的“王道”藍圖。遺憾的是,孟子在魏期間,雖然受到梁惠王禮遇,但其為政主張並未得到採用。到魏的第二年,梁惠王卒,襄王即位。孟子離開魏都大梁。時值齊宣王初立,努力復興稷下之學,於是孟子又到了齊國。
公元前319年,齊宣王繼位,恢復了建於臨淄城西的“稷下學宮”,一時間,匯集了上千名士,成為當時政治諮詢、學術文化的交流中心和諸子百家爭鳴的重要場所。於是,孟子再次前往齊國,希望在這裡能夠實現他的理想。齊宣王聘他為客卿。
在稷下學宮,孟子吸收各家所長,突破了孔子的思想局限,較全面、系統地闡明了君仁臣義、尊賢使能、以民為本、統一天下等仁政理論。這既是孟子從事政治活動的一個重要階段,又是其思想發展成熟的一個重要標誌。孟子的仁政主張曾使齊宣王受到一定鼓舞和讚賞,但齊王欲以武力稱霸諸侯,與孟子產生了分歧。由於政治抱負不能實現,孟子離開齊國返歸故里。
回到鄒國時,孟子已60多歲,從此他不再出遊,一心在家鄉興辦學校,廣收門徒,與萬章、公孫丑等弟子答疑解難,編著《孟子》。此書記述了他一生的主要言論、活動及其思想學說,豐富多彩,博大精深,是他留給後人的寶貴精神財富。 公元前289年冬至,孟子去世,享壽84歲,葬於鄒國境內(今鄒城市城東北約12公里)的四基山西麓,即今孟子林。鄒國人因孟子去世十分悲痛,廢除了在冬至日賀冬的習俗。
孟子去世後,經歷代學者的推崇,逐步確立了儒學嫡系傳人的地位,東漢趙岐首稱孟子為“命世亞聖之大才”。元至順元年(1330年),文宗皇帝加贈孟子為“鄒國亞聖公”,這是孟子始被封建朝廷尊封為“亞聖”。從此,在中國歷史上,“亞聖”便與孟子緊密聯繫在一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