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里短·智慧禪:慰藉心靈的靜心修行術》講述了佛家的智慧,可以虛,可以實,可以直白,可以幽默。想得到佛法、禪理的真諦,只有通過修行。修行是修正自己的錯誤,通過改變自己去順應自然、順應社會。這是佛家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本法門,也是佛家智慧的根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家長里短•智慧禪:慰藉心靈的靜心修行術
- 出版社:中國工人出版社
- 頁數:376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工人出版社
- 作者:空明子
- 出版日期:2013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0853978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家長里短·智慧禪:慰藉心靈的靜心修行術》旨在讓我們學會認清事物本質的本領,避免我們犯錯誤,毀滅我們自己所擁有的美好的東西。佛法、禪理不像很多文藝作品一樣去逃避,消極地不作為。想得到佛法、禪理的好處,只有通過修行。
圖書目錄
上篇人生禪:百年生死。如夢如露
第一章貧與達:一切皆為虛幻
廣廈千萬,臥眠僅七尺
——錢,只有花出去才是你的D
六根不淨,功敗垂成
——心靈滿是欲望才是真貧
無論貧達,須布施心
——再貧窮也可以幫助他人
每下愈況,近於禪
——越是卑下,越能接近世界的真理
一切適可而止,切莫無度無邊
——對金錢的追求要適度
越是簡單,越有禪意
——過“只有一塊布遮身”的快樂生活
第二章善與惡:為善為惡,一念之間
人性本善
——別人並沒有你想像得那樣壞
作了惡,就沒有藉口
——別給自己的惡意留下缺口
千日行善,一日做賊,休矣
——最難得的是一輩子做好事
無善無噁心之體
——努力向善的目標進發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留給別人懺悔的門
第三章智與愚: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s
莫故作聰明
——自以為聰明的人所有的只是小聰明
難得糊塗
——懂裝不懂是智慧
你看百年後,何為智叟愚公
——智和愚的相互轉化
愚者無憂慮
——做一個快樂的“無知”者
人人既是智者,也是蠢物
——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心定則智慧自生
——破除成見,總能找到好的方法
第四章空與色: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身處紅塵,心向淨土s
我已放下,你如何還背著
——不要被表象所迷惑
佛:四大皆空,無欲無求
——不在意所以不會有失敗感
臉上污穢,心放光明
——人不可貌相
芥子納須彌
——每個人心中都有個天地
最難寫出個“人”字
——在空色轉化中活出自己
空不異色,色不異空
——不要故意裝作清高
第五章命與理:每個人都是生命的過客
命,從理數可知
——別人可以不了解自己,但自己不能不了解自己
萬千命運,終歸一途
——每個人的命運軌跡沒有本質的區別
本事注定,何必妄求
——你若改變,尚不知這本是注定的一種
生命當在飯食間
——把握現在就是把握命運
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做好命運的最後一站
第六章生與死:東方春花落,西土自蓮開;生死榮枯,百年去來
萬物歸於寂滅
——死亡是最甜美的歸宿
生命無常也有常
——生命的質量的好壞與壽命的長短沒有關係
哭著出生,笑著回去
——人生是一場苦旅
不修今生,則無緣來世
——渾渾噩噩的生命,與死無異
功德圓滿即為圓寂
——讓我大限將至,則去留隨意
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不要為死後的世界操心
中篇生活禪:如魚飲水,冷暖自知
第七章苦與樂:苦樂來源於心境,而不是處境
別擋著我的陽光
——享受生活,做一個快樂的人
人生八苦
——在苦澀中享受生命的甜潤
佛靠修行,人靠磨鍊
——苦難是人生的試刀石
諸法加於身,佛做笑語
——不要為遭遇而悲傷
吃苦就是吃補
——越是苦,就越容易得到收穫
無永恆之樂,無永恆之苦
——做好生命變化的準備
予樂拔苦,博大愛心
——找個人和自己一起分享苦樂
第八章因與果:當品嘗果的時候,因為自種,應作如是想
因果互存
——原因和結果存在著矛盾辯證關係
無風未必無浪,然風水相激,奈何
——不要忽視任何小事的後果
積因為果
——每次為未來做一點改變
因果互承,正反連線,勝負相牽
——所有的事構成系統的聯繫
倒因為果,則因不可解
——用倒帶的方式看世界
多積善因,終得善報
——儘量多撒善意的種子
第九章情與欲:情慾愛生起,煩惱自生
愛我就來抱我
——大膽地面對心底的情慾
色字頭上一把刀
——年輕人需戒色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珍惜愛情
一刀下去,煩惱依在
——從欲望中解放自己
除卻心頭火
——在情慾中,人的智商會降低
第十章喜與悲:周遭寂靜,無悲無喜
你若笑他人,他人則可笑你
——不要讓笑容染上惡意
能知悲喜,便是慶幸事
——不要讓生活漸漸地麻木了你
你傷害不了天,所以天不哭不笑
——不反擊,所以沒有悲喜的破綻
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
——在得意時居安思危
佛祖不動、不生、不死、不滅
——堅持自己的立場,則不會受傷害
菩提樹下,證道成佛
——思考能讓人變得清醒
第十一章傲與謙:若一水杯,空時便容大
大海在低處,才能有眾河奔流
——謙虛的姿態才能收穫更多
菩薩以忍耐為利
——好性格,更容易成功
吾何器?瑚璉也
——做一個永遠不會滿的杯子
傲為萬法相淵藪
——人應該有傲骨,不可有傲氣
中土有神,名日混沌
——做一次合格的“聾啞人”
如果回嘴,便是稱了他人的心意
——不要針鋒相對地回擊他人的侮辱
第十二章貪與嗔:不貪不求,一切隨緣;不嗔不怒,得大自在
去除貪婪心,方得真布施
——有時候需要停下來自省
不鹹不淡,可以永年
——在思想上追求長壽
一瓢一飲,足矣
——滿足最基本的需求就可以了
貪婪苦海,無邊業障
——人類的欲望沒有止境
人心不足,赤蛇吞象
——不要讓欲望迷失了自己的眼睛
不遷怒,不貳過,才做得大事
——不要為錯誤找藉口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不要做損人利己的“幸運兒”
下篇工作禪:香象渡河,佛滿人間
第十三章舍與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有輕重緩急,自有放棄堅持
——經過權衡後,做出自己的抉擇
主動捨棄,才是大智慧
——不要被逼無奈才放手
雙手合十,佛心在握
——幸福是雙手奮鬥而來的
知足常樂
——把握屬於自己的簡單幸福生活
一切隨緣任它去
——不要痴迷於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世間諸事都有殘缺,不可一味強求完美
——放棄“強迫症”
我忘了怎么成佛
——有時候需要忘卻來減壓
第十四章進與退:進退不得,我往旁邊去
百尺竿頭,再進一步
——人生應該是向上前進的過程
退一步海闊天空
——繞點彎路,可能更快完成目標
前狼後虎,我往旁邊去
——尋找第三種解決問題的方法
一心求佛,可惜了清風明月
——不要忽視過程中的美麗
急流勇退,不如急流漸退
——從來不要想奇蹟似的改變
懸崖勒馬,回首光明
——做錯了事要立即改正
進退明知,才能拿到開心果
——猜測好每一種選擇的結果
第十五章成與敗:是非成敗轉頭空,只看堅持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
——不要只關注眼前的勝利
尊者見人生苦,因此得解脫
——成功都是逼出來的
種豆得豆,種瓜未必得瓜
——努力和成功之間沒有等號
爬得越高,摔下來越疼
——一步一步地堅持
成敗利鈍,興味蕭然矣
——成功的代價太大,不如失敗
第十六章言與行:世界是由每一天的言行積累起來的
你是什麼人,就做什麼事
——根據身份來確定言行
舌燦蓮花,不如一刀一槍
——以實際行動代替口號
良言一句,勝過浮屠三千
——好的口才非常重要
不要讓佛的話來煩惱你
——人云亦云,也就喪失了自己的獨立性
學佛祖的言行,終不能成佛
——模仿永遠跟不上原創
不言不行,才是真美
——默默付出,總會有回報
第十七章寬與嚴:勿偏執一方
你再怎么禁酒肉,也做不了佛
——拘泥於形式,就放棄了真意
人人皆是菩薩
——不要忘了慈悲之心
打破了,佛就不保佑你了
——打破規則的人就不受到規則的保護
佛心就是人心
——不要把成佛想像得那么難
寧可放過,不可除錯
——有可能下次犯錯誤的是自己
第十八章名與利:波瀾壯闊,盡在拈花一笑
若為名利所誘,前面盡懸崖絕壁
——名利都是容易讓人犯錯的東西
名利本是相生的,去之務盡
——獲得名就有利,有了利就不難得名
一切皆為幻影,何必抵死相爭
——適當放棄一些蝸名蠅利
陷入名利,就出不來了
——名利是最容易蠱惑人心的東西
欲度人,先度己
——不在一無所有時攻擊名利場
名利來了,也得做個普通人
——在成功後保持平常心
在浮屠塔里看眾生相
——在宇宙的尺度上,名利都是可笑的東西
第一章貧與達:一切皆為虛幻
廣廈千萬,臥眠僅七尺
——錢,只有花出去才是你的D
六根不淨,功敗垂成
——心靈滿是欲望才是真貧
無論貧達,須布施心
——再貧窮也可以幫助他人
每下愈況,近於禪
——越是卑下,越能接近世界的真理
一切適可而止,切莫無度無邊
——對金錢的追求要適度
越是簡單,越有禪意
——過“只有一塊布遮身”的快樂生活
第二章善與惡:為善為惡,一念之間
人性本善
——別人並沒有你想像得那樣壞
作了惡,就沒有藉口
——別給自己的惡意留下缺口
千日行善,一日做賊,休矣
——最難得的是一輩子做好事
無善無噁心之體
——努力向善的目標進發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留給別人懺悔的門
第三章智與愚: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s
莫故作聰明
——自以為聰明的人所有的只是小聰明
難得糊塗
——懂裝不懂是智慧
你看百年後,何為智叟愚公
——智和愚的相互轉化
愚者無憂慮
——做一個快樂的“無知”者
人人既是智者,也是蠢物
——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心定則智慧自生
——破除成見,總能找到好的方法
第四章空與色: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身處紅塵,心向淨土s
我已放下,你如何還背著
——不要被表象所迷惑
佛:四大皆空,無欲無求
——不在意所以不會有失敗感
臉上污穢,心放光明
——人不可貌相
芥子納須彌
——每個人心中都有個天地
最難寫出個“人”字
——在空色轉化中活出自己
空不異色,色不異空
——不要故意裝作清高
第五章命與理:每個人都是生命的過客
命,從理數可知
——別人可以不了解自己,但自己不能不了解自己
萬千命運,終歸一途
——每個人的命運軌跡沒有本質的區別
本事注定,何必妄求
——你若改變,尚不知這本是注定的一種
生命當在飯食間
——把握現在就是把握命運
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做好命運的最後一站
第六章生與死:東方春花落,西土自蓮開;生死榮枯,百年去來
萬物歸於寂滅
——死亡是最甜美的歸宿
生命無常也有常
——生命的質量的好壞與壽命的長短沒有關係
哭著出生,笑著回去
——人生是一場苦旅
不修今生,則無緣來世
——渾渾噩噩的生命,與死無異
功德圓滿即為圓寂
——讓我大限將至,則去留隨意
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不要為死後的世界操心
中篇生活禪:如魚飲水,冷暖自知
第七章苦與樂:苦樂來源於心境,而不是處境
別擋著我的陽光
——享受生活,做一個快樂的人
人生八苦
——在苦澀中享受生命的甜潤
佛靠修行,人靠磨鍊
——苦難是人生的試刀石
諸法加於身,佛做笑語
——不要為遭遇而悲傷
吃苦就是吃補
——越是苦,就越容易得到收穫
無永恆之樂,無永恆之苦
——做好生命變化的準備
予樂拔苦,博大愛心
——找個人和自己一起分享苦樂
第八章因與果:當品嘗果的時候,因為自種,應作如是想
因果互存
——原因和結果存在著矛盾辯證關係
無風未必無浪,然風水相激,奈何
——不要忽視任何小事的後果
積因為果
——每次為未來做一點改變
因果互承,正反連線,勝負相牽
——所有的事構成系統的聯繫
倒因為果,則因不可解
——用倒帶的方式看世界
多積善因,終得善報
——儘量多撒善意的種子
第九章情與欲:情慾愛生起,煩惱自生
愛我就來抱我
——大膽地面對心底的情慾
色字頭上一把刀
——年輕人需戒色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珍惜愛情
一刀下去,煩惱依在
——從欲望中解放自己
除卻心頭火
——在情慾中,人的智商會降低
第十章喜與悲:周遭寂靜,無悲無喜
你若笑他人,他人則可笑你
——不要讓笑容染上惡意
能知悲喜,便是慶幸事
——不要讓生活漸漸地麻木了你
你傷害不了天,所以天不哭不笑
——不反擊,所以沒有悲喜的破綻
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
——在得意時居安思危
佛祖不動、不生、不死、不滅
——堅持自己的立場,則不會受傷害
菩提樹下,證道成佛
——思考能讓人變得清醒
第十一章傲與謙:若一水杯,空時便容大
大海在低處,才能有眾河奔流
——謙虛的姿態才能收穫更多
菩薩以忍耐為利
——好性格,更容易成功
吾何器?瑚璉也
——做一個永遠不會滿的杯子
傲為萬法相淵藪
——人應該有傲骨,不可有傲氣
中土有神,名日混沌
——做一次合格的“聾啞人”
如果回嘴,便是稱了他人的心意
——不要針鋒相對地回擊他人的侮辱
第十二章貪與嗔:不貪不求,一切隨緣;不嗔不怒,得大自在
去除貪婪心,方得真布施
——有時候需要停下來自省
不鹹不淡,可以永年
——在思想上追求長壽
一瓢一飲,足矣
——滿足最基本的需求就可以了
貪婪苦海,無邊業障
——人類的欲望沒有止境
人心不足,赤蛇吞象
——不要讓欲望迷失了自己的眼睛
不遷怒,不貳過,才做得大事
——不要為錯誤找藉口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不要做損人利己的“幸運兒”
下篇工作禪:香象渡河,佛滿人間
第十三章舍與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有輕重緩急,自有放棄堅持
——經過權衡後,做出自己的抉擇
主動捨棄,才是大智慧
——不要被逼無奈才放手
雙手合十,佛心在握
——幸福是雙手奮鬥而來的
知足常樂
——把握屬於自己的簡單幸福生活
一切隨緣任它去
——不要痴迷於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世間諸事都有殘缺,不可一味強求完美
——放棄“強迫症”
我忘了怎么成佛
——有時候需要忘卻來減壓
第十四章進與退:進退不得,我往旁邊去
百尺竿頭,再進一步
——人生應該是向上前進的過程
退一步海闊天空
——繞點彎路,可能更快完成目標
前狼後虎,我往旁邊去
——尋找第三種解決問題的方法
一心求佛,可惜了清風明月
——不要忽視過程中的美麗
急流勇退,不如急流漸退
——從來不要想奇蹟似的改變
懸崖勒馬,回首光明
——做錯了事要立即改正
進退明知,才能拿到開心果
——猜測好每一種選擇的結果
第十五章成與敗:是非成敗轉頭空,只看堅持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
——不要只關注眼前的勝利
尊者見人生苦,因此得解脫
——成功都是逼出來的
種豆得豆,種瓜未必得瓜
——努力和成功之間沒有等號
爬得越高,摔下來越疼
——一步一步地堅持
成敗利鈍,興味蕭然矣
——成功的代價太大,不如失敗
第十六章言與行:世界是由每一天的言行積累起來的
你是什麼人,就做什麼事
——根據身份來確定言行
舌燦蓮花,不如一刀一槍
——以實際行動代替口號
良言一句,勝過浮屠三千
——好的口才非常重要
不要讓佛的話來煩惱你
——人云亦云,也就喪失了自己的獨立性
學佛祖的言行,終不能成佛
——模仿永遠跟不上原創
不言不行,才是真美
——默默付出,總會有回報
第十七章寬與嚴:勿偏執一方
你再怎么禁酒肉,也做不了佛
——拘泥於形式,就放棄了真意
人人皆是菩薩
——不要忘了慈悲之心
打破了,佛就不保佑你了
——打破規則的人就不受到規則的保護
佛心就是人心
——不要把成佛想像得那么難
寧可放過,不可除錯
——有可能下次犯錯誤的是自己
第十八章名與利:波瀾壯闊,盡在拈花一笑
若為名利所誘,前面盡懸崖絕壁
——名利都是容易讓人犯錯的東西
名利本是相生的,去之務盡
——獲得名就有利,有了利就不難得名
一切皆為幻影,何必抵死相爭
——適當放棄一些蝸名蠅利
陷入名利,就出不來了
——名利是最容易蠱惑人心的東西
欲度人,先度己
——不在一無所有時攻擊名利場
名利來了,也得做個普通人
——在成功後保持平常心
在浮屠塔里看眾生相
——在宇宙的尺度上,名利都是可笑的東西
序言
現代人認識佛教大多數是從古典名著《西遊記》和電影《少林寺》開始的,而佛家智慧的傳播則遠早於這兩部文藝作品。2500~,佛祖釋迦牟尼創立了佛教;東漢明帝時,佛教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了中國;南朝梁武帝時期,菩提達摩東渡到達中國,帶來了禪宗的思想基礎。
佛家的智慧與道家、儒家經過長時間的融合、互補,它們並稱為“三教”,已經構成了傳統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我們生活的精神基礎。我們有必要了解這些佛家的智慧,通過這些智慧讓我們能夠更迅速、靈活、準確地處理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
而從中國人的角度來談佛家智慧,指的是佛教在中國的重要宗派——禪宗的智慧。其核心就在於,如何從對立的矛盾雙方中求解脫、求平衡、求超越——類似的矛盾有很多,如出世和入世、做人和成佛、求佛和求己——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對立和統一”,不是用一方去“統一”另一方,而是從事物的一體兩面中兼而有之。
從宋代開始,禪宗深邃的思辨精神就把生存、超脫的智慧帶進了中國人的大腦里,創造出了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那些有關於人生中生活、事業的智慧果實俯拾皆是:
《五燈會元》卷17記載青原惟信的一段禪語就經常被人引用:“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
近代國學大師王國維就將這段禪語敷陳為如下詩句,為人所津津樂道:“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
正是這些智慧結晶的閃光,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去親近佛教、感悟禪理,並將這些智慧運用自如,創建了一個又一個文化高峰,如“採菊東籬下”的陶淵明、以詩說禪的蘇東坡、人稱“詩佛”的王維等。
同時,佛法、禪理又給這些文化巨擘的作品增添了濃厚的出塵之美。如自居易詩云:“欲悟色空為佛事,故栽芳樹在僧家。細看便是華嚴偈,方便岡開智慧花。”黃庭堅詩云:“因知幻物出天象,問取人間老斫輪。”劉長卿詩云:“孤雲將野鶴,豈向人間住。莫買沃洲山,時人已知處。”
而且,佛家的智慧並不專屬於那些口中吟誦“陽春白雪”的文化精英,對於那些“下里巴人”,佛家的智慧也是可親可近的。
有時候,佛家智慧的表達表現得直白通俗,《西遊記》《少林寺》就是最好的例證。
在《西遊記》中,被孫悟空打死的妖怪一般都是沒什麼後台的,而那些領導的司機(如賽太歲、獨角兕大王等)、僕人(如黃眉大王、金角大王、銀角大王等)、親屬(如金翅大鵬雕、白毛老鼠精等)到了危急關頭就會有人幫它們求饒:“悟空住手,饒了它這一回吧。”但是,除了這些“關係戶”之外,也不全是消極的一面。如果個人能力突出,也會有人慧眼識才,給它們一個糾正錯誤的機會,如黑熊精、紅孩兒、百眼魔君等就被上級領導收歸己用,戴罪立功。
而且,有時候,佛家智慧的表達更顯得幽默辛辣。
宋孝宗到杭州靈隱寺遊玩,有高僧陪同導遊。
靈隱寺前有一個小山,傳說是從印度飛過來的,故名日:飛來峰。宋孝宗就問高僧:“這山既然能飛,為什麼飛過來之後,不飛回去?”
高僧回答:“這正是俗話說的‘一動不如一靜’。”
進得山門,宋孝宗看到觀世音菩薩像手持念珠、做禱告狀,又問:“菩薩拿著念珠有什麼用?”
“菩薩也是要念‘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的。”
宋孝宗很奇怪:“菩薩念自己有什麼用?”
高僧回答:“求人不如求己。”
在上面的笑話里,高僧的兩句諺語都是意有所指的,並不是無的放矢。宋孝宗接掌南宋朝廷的時候,一反前任宋高宗向金妥協的政策,整軍經武,準備收復中原。高僧其實是在警告宋孝宗不要急於做沒有把握的事情,同時也不要聚斂財賦過重,增重人民負擔。
這就是佛家的智慧,可以虛,可以實,可以直白,可以幽默。因為“廣開方便之門”,所以人們可以迅速地在各種知識中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可以靈活地使用各種方法說出自己想說的話,可以準確地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意思。
而且,從這些例子裡可以看出來,佛家的智慧針對社會現實有一種批判性的態度。在這種批判的態度之下,才具有超越的可能性。這種智慧不是那些阿諛奉承、歌功頌德者能夠具備的。
所以,佛家的智慧常常表現為一種悲劇的形態,即便是那些可以當作笑話看的故事,也像卓別林的喜劇一樣,是笑中帶淚的,名為喜劇,實為悲劇。評斷的標準就是魯迅先生說過的一句話:“悲劇就是把人間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你看。”
佛法、禪理最終的目的,就是讓我們學會認清事物本質的本領,避免我們犯錯誤,毀滅我們自己所擁有的美好的東西。佛法、禪理不像很多文藝作品一樣去逃避,消極地不作為。
想得到佛法、禪理的好處,只有通過修行。修行是修正自己的錯誤,而不是改造自然、改造社會;不是脫離,而是回歸,回歸自己的本心。這種本心應該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通過改變自己去順應自然、順應社會。這是佛家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本法門,也就是佛家智慧的根本。
佛家的智慧與道家、儒家經過長時間的融合、互補,它們並稱為“三教”,已經構成了傳統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我們生活的精神基礎。我們有必要了解這些佛家的智慧,通過這些智慧讓我們能夠更迅速、靈活、準確地處理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
而從中國人的角度來談佛家智慧,指的是佛教在中國的重要宗派——禪宗的智慧。其核心就在於,如何從對立的矛盾雙方中求解脫、求平衡、求超越——類似的矛盾有很多,如出世和入世、做人和成佛、求佛和求己——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對立和統一”,不是用一方去“統一”另一方,而是從事物的一體兩面中兼而有之。
從宋代開始,禪宗深邃的思辨精神就把生存、超脫的智慧帶進了中國人的大腦里,創造出了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那些有關於人生中生活、事業的智慧果實俯拾皆是:
《五燈會元》卷17記載青原惟信的一段禪語就經常被人引用:“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
近代國學大師王國維就將這段禪語敷陳為如下詩句,為人所津津樂道:“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
正是這些智慧結晶的閃光,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去親近佛教、感悟禪理,並將這些智慧運用自如,創建了一個又一個文化高峰,如“採菊東籬下”的陶淵明、以詩說禪的蘇東坡、人稱“詩佛”的王維等。
同時,佛法、禪理又給這些文化巨擘的作品增添了濃厚的出塵之美。如自居易詩云:“欲悟色空為佛事,故栽芳樹在僧家。細看便是華嚴偈,方便岡開智慧花。”黃庭堅詩云:“因知幻物出天象,問取人間老斫輪。”劉長卿詩云:“孤雲將野鶴,豈向人間住。莫買沃洲山,時人已知處。”
而且,佛家的智慧並不專屬於那些口中吟誦“陽春白雪”的文化精英,對於那些“下里巴人”,佛家的智慧也是可親可近的。
有時候,佛家智慧的表達表現得直白通俗,《西遊記》《少林寺》就是最好的例證。
在《西遊記》中,被孫悟空打死的妖怪一般都是沒什麼後台的,而那些領導的司機(如賽太歲、獨角兕大王等)、僕人(如黃眉大王、金角大王、銀角大王等)、親屬(如金翅大鵬雕、白毛老鼠精等)到了危急關頭就會有人幫它們求饒:“悟空住手,饒了它這一回吧。”但是,除了這些“關係戶”之外,也不全是消極的一面。如果個人能力突出,也會有人慧眼識才,給它們一個糾正錯誤的機會,如黑熊精、紅孩兒、百眼魔君等就被上級領導收歸己用,戴罪立功。
而且,有時候,佛家智慧的表達更顯得幽默辛辣。
宋孝宗到杭州靈隱寺遊玩,有高僧陪同導遊。
靈隱寺前有一個小山,傳說是從印度飛過來的,故名日:飛來峰。宋孝宗就問高僧:“這山既然能飛,為什麼飛過來之後,不飛回去?”
高僧回答:“這正是俗話說的‘一動不如一靜’。”
進得山門,宋孝宗看到觀世音菩薩像手持念珠、做禱告狀,又問:“菩薩拿著念珠有什麼用?”
“菩薩也是要念‘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的。”
宋孝宗很奇怪:“菩薩念自己有什麼用?”
高僧回答:“求人不如求己。”
在上面的笑話里,高僧的兩句諺語都是意有所指的,並不是無的放矢。宋孝宗接掌南宋朝廷的時候,一反前任宋高宗向金妥協的政策,整軍經武,準備收復中原。高僧其實是在警告宋孝宗不要急於做沒有把握的事情,同時也不要聚斂財賦過重,增重人民負擔。
這就是佛家的智慧,可以虛,可以實,可以直白,可以幽默。因為“廣開方便之門”,所以人們可以迅速地在各種知識中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可以靈活地使用各種方法說出自己想說的話,可以準確地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意思。
而且,從這些例子裡可以看出來,佛家的智慧針對社會現實有一種批判性的態度。在這種批判的態度之下,才具有超越的可能性。這種智慧不是那些阿諛奉承、歌功頌德者能夠具備的。
所以,佛家的智慧常常表現為一種悲劇的形態,即便是那些可以當作笑話看的故事,也像卓別林的喜劇一樣,是笑中帶淚的,名為喜劇,實為悲劇。評斷的標準就是魯迅先生說過的一句話:“悲劇就是把人間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你看。”
佛法、禪理最終的目的,就是讓我們學會認清事物本質的本領,避免我們犯錯誤,毀滅我們自己所擁有的美好的東西。佛法、禪理不像很多文藝作品一樣去逃避,消極地不作為。
想得到佛法、禪理的好處,只有通過修行。修行是修正自己的錯誤,而不是改造自然、改造社會;不是脫離,而是回歸,回歸自己的本心。這種本心應該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通過改變自己去順應自然、順應社會。這是佛家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本法門,也就是佛家智慧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