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幼兒——給煩惱父母的十二堂課

家有幼兒——給煩惱父母的十二堂課

《家有幼兒——給煩惱父母的十二堂課》是2019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家有幼兒——給煩惱父母的十二堂課
  • 作者:陳默
  •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膠訂
  • ISBN:9787544493772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育兒是永遠的熱點,焦慮的父母始終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陳默老師提出,在幼兒階段,真正的教子有方是不被焦慮挾裹,給孩子打好基礎,包括神經發育、運動發展和注意品質等方面的基礎;好的幼小銜接是父母進行正面引導和暗示,不讓孩子帶著恐懼進入學校。《家有幼兒——給煩惱父母的十二堂課》是“陳默老師親職教育支招系列”中的又一本圖書,它關注管理幼兒的基本原則,如何對幼兒進行社交訓練、運動訓練以及道德教育,對隔代教養、兩孩教育要點等諸多話題進行了探討,闡述了當代父母面臨的種種困境和其中的誤區,提出具有操作性、針對性的解決方案。陳默老師的語言生動有趣,在講解中穿插諸多案例,極具感染力。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父母在探索中才會獲得真正適合自己孩子的經驗。

圖書目錄

堂課:管理幼兒的基本原則
沒有一種理論可以套用到所有孩子身上,每個孩子都與眾不同,父母需要在互動中探索,才能獲得真正適用的經驗。
不要製造恐懼
好的獎勵是什麼
用不關注使不良行為消退
立規矩要有正確的原則
父母不要做的事
用不同方式對待孩子的反抗
怎樣順利適應上課與做作業
不要製造焦慮
幫助孩子掌握學習技能
第十一堂課:增加動作訓練
在幼兒階段需要增加動作訓練,運動能力差絕非小事,它不僅影響學習,而且影響幼兒的社交表現和自信心的建立。
豐富的動作訓練很重要
重視幼兒的運動能力
動作訓練的原則與簡易方法
幫助有運動障礙的幼兒
第十二堂課:多動症的評估與矯正
患多動症的孩子常面臨注意力不集中、社交困難、難以控制行為等諸多問題,他們是弱勢群體,父母要付出更多努力,保護自己的孩子。
好動不代表多動
多動症的診斷要點
干預注意事項
父母要成為守護者
第二堂課:親職教育塑造幼兒的個性
不同的氣質、家庭教養模式和氛圍會深刻影響幼兒的個性發展。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擁有積極的個性,成為受歡迎的人,這是可以做到的,父母應該有所作為。
不同氣質的孩子都可以擁有積極個性
養育安全型孩子
育兒組合
教養方式的雷區
和諧家庭養育幸福的孩子
第三堂課:幼兒的社交訓練
現在的孩子智商高,聰明又好學,但我們常忽視孩子情感的發展,使他們缺乏共情能力,出現社交困難,孩子深感孤獨。
培養幼兒的共情能力
讓幼兒玩高級遊戲
父母對幼兒社交能力的影響
有社交困難的孩子
帶領幼兒學習社交
第四堂課:重視幼兒的道德教育
低層次的競爭是體力的競爭,中層次的競爭是智力的競爭,高層次的競爭一定是道德的競爭。
幼兒需要理解的道德概念
道德認知水平與早期經驗
言傳身教是好的教育方式
影響幼兒道德行為的兩種能力
榜樣的影響
第五堂課:培養幼兒的獨立性
獨立是一個人發展的需要。一個人始終不能獨立,就會停滯發展,跟父母黏在一起,成為現實生活中的“啃老族”,成為沒有獨立意志的人。
不要妨礙幼兒獨立探索世界
盲目的“直升機父母”
培養幼兒獨立性的方法
獨立性小測試
第六堂課:增強幼兒的自控性
父母不放手,就無法培養出具有自控性的孩子,因為人不會在他人控制自己生活的情況下發展出自控能力。
影響自控力的因素
正確面對自控力差的孩子
讓幼兒學會延遲滿足
當幼兒行為失控
幫助情緒失控的孩子
第七堂課:兩孩教育要點
當第二個孩子出生,父母不能幻想兩個孩子的相處始終會很美好,要主動了解和學習兩孩相處模式和應對方法。
兩孩父母的心理準備
家有兩孩的利與弊
姐弟模式中的犧牲者
不同性別組合的影響
兩孩家庭的關係模式
第八堂課:隔代教養的特點
隔代教養的基本原則是,角色邊界一定要搞清楚。老人是幫手,僅僅是幫手,不是主宰,不能取代父母的位置。
隔代教養的類型與特點
情感爭奪戰
婆媳矛盾
孩子不能成為犧牲品
第九堂課:處理幼兒的分離焦慮
幼兒依賴媽媽是本能。當媽媽離開,幼兒會出現分離焦慮,經歷哭泣—恐懼—無奈三個階段的變化。處理好與媽媽的分離,幼兒會充滿安全感。
幼兒的心理變化
淡定處理入園焦慮
為何孩子不肯入園
第十堂課:做好幼小銜接
幼小銜接的核心任務是,不要讓幼兒帶著恐懼感進入一個新環境。父母要進行正面引導和暗示,讓幼兒期待和樂於入學。
幼兒的心理建設

作者簡介

陳默,兒童及青少年心理教育專家,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特約諮詢師,長期從事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學與諮詢工作。“喜馬拉雅”明星講師,課程“如何做不焦慮的家長”售出數萬份,廣受好評。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