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廟街清真寺

開封家廟街清真寺,位於龍亭夏家庸前街中段,創建於清鹹豐元年1 857年2月。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重修。現存大拜殿一座,面闊三間,進深五問,硬山卷棚勾連搭灰瓦頂。還有後窯殿、南廊房、水房等,均硬山灰瓦頂。寺記憶體清同治十三年重修碑記1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開封家廟街清真寺
  • 地址龍亭夏家庸前街中段
  • 創建時間:清鹹豐元年1857年二月
  • 重修時間:同治十二年1873年
歷史沿革,地理交通,

歷史沿革

歷史上清真寺的修建與穆斯林的遷徙、屯墾和人口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繫。家廟街清真寺主要是由桑坡遷居開封的回族皮毛商人集資所建。此說也可從《萬善同歸》碑文中得到證實。碑文所列捐款人名單中,以丁、白、張、買、拜、王、楊、姬、龐等姓居多數,這些姓氏的回氏大都原籍桑坡。此外,碑文中的季、趙、陳、郭、丹、馬、海、杜、虎等姓則來自滎陽、周口、荊疙瘩諸地。
桑坡村是孟縣二百五十三個村鎮中惟一的回族村莊。“光緒年間,該村回族已達一千二百戶,一萬餘人。”據《孟縣誌》載:桑坡人“多業皮工,大者開作坊致巨富,次則銷售皮條及彈花弦”。清代桑坡已成為全國有名的回回皮毛業集散場所之一,隨著皮毛業的發展,明末清初該村回族已開始向外遷徙。拙作《回族村莊——盂縣桑坡調查記》已敘及桑坡入現散布河南及其他省份,也有少數人僑居日本及南洋群島。桑坡回族皮毛商人是在清朝初年來到省城開封的,由於經商年久,遂偕家眷在此落戶。後來,桑坡回民來汴經商或逃難投親者日眾,加上其他地方的穆斯林亦紛紛遷居而來,致使家廟街一帶回族人口大為增長.原來的小寺已遠遠不能適應宗教生活的需要。於是丁姓召集同鄉商議買地擴建清真寺。一經倡議,立即得到旅居和世居此區域穆斯林的贊同。當時在家廟街清真寺任職的白萬元阿訇力倡募捐,不辭辛勞,在不長時間內即集款完畢。隨決定由本寺社頭買占先、楊泰來分別為修寺的泥作和木作負責人,開始了建寺活動。同治十二年重修了該寺的大殿,卷棚和大門,“總計費用錢壹乾玖百陸拾叄串玖百柒拾叄文”。
源流
據原籍桑坡的八十五歲老人白金良說:重修家廟街清真寺時,其祖父白魁發是該寺社頭,也收過“乜貼”(指穆斯林捐贈財物)。當時修寺所用的材料雖已備齊,但因居住在西大街的萬知府後裔作梗而遲遲不能動工。萬氏先輩曾有人任陝西同州知府,鎮壓過鹹豐同治年的西北回民起義,並親手殺了兩個“伊瑪目”(清真寺教長)。後被起義軍殺掉。於是其後裔對回族民眾非常仇視,遂勾結開封府、祥符縣官員,派兵日夜巡視,竭力阻撓回民修寺。恰在此時,有山東籍武狀元出身的回族官員自成龍途經開封,聞言動怒,,不僅親自監修清真寺,而且責令正在為萬姓蓋房的工匠立即停工,一併參與修寺工程。白成龍原是把守京城後宰門的官員,因立過功,同治皇帝親自賜黃馬褂和花翎,所以開封府、祥符縣官員也不得不來請安。至此,家廟街清真寺才得以修建擴充。寺建成後,白成龍又送該寺《世守良規》一匾(此說在家廟街廣為流傳)。
古今變遷
家廟街清真寺周圍聚集回民約三百戶左右。大部分住在家廟街前、后街,少部。分住在西蔡胡同、新街口西大街、刷絨街、磚橋街、萬壽街、三聖街、午朝門、東華門一帶。解放前,該區域回民多從事皮貨生產,以熟皮或銷售皮鞭、皮條、組花弦、鞋底皮等謀生,其中販賣毛皮者也不少。1958年,他們大都到市皮革廠工作,現多數是熟練的技術工人,已成為皮革廠的骨幹力量。

地理交通

家廟街清真寺位於開封市轄區。
家廟街清真寺
市內可乘坐11路、13路、28路、31路、37路到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