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趙春江家是中國目前唯一一個安裝太陽能光伏發電設備、自己發電並且與國家電網實現併網的家庭,趙春江花20多萬元在自家建了個發電廠,然而,這箇中國綠色家庭電廠的“孤本”卻面臨著無人收購的尷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家庭電廠
- 地區:上海
- 地點:趙春江家
- 花費:20多萬元
中國首家,運作,投資成本,發展,
中國首家
上海人趙春江花了20多萬元在自家建了個發電廠,到2010年5月為止,這個“電廠”已經發電超過4000度,光照度良好的白天除了自給自足,大約還有1300度輸送到國家電網。在太陽能無法施展能量的晚上,則用回國家電網的電。
但由於目前中國對於太陽能發電等“綠電”利用的政策配套尚不完善,這家“電廠”卻面臨著發多少電就要多交多少電費的尷尬,整個家庭上交的電費不減反增。
這個家庭太陽能“電廠”的工作人員只有一個:趙春江。博士,上海電力學院太陽能研究所所長,中國太陽能研究領域的權威。他是這個“電廠”的總設計師、總經理、維修工和抄表員,而一家老老小小7個人則都是這個“電廠”的用戶。
運作
趙春江在一大堆的數據中檢索,“你看3月31日這天,我們可以看到早上6時30分記錄的電量是0.00度,6時35分記錄是0.005度,這就表示太陽能電子板開始運作了,他開始吸收陽光轉化為電流。”
“剛轉化出來的電流是直流電,通過一個逆變器把直流電轉化為交流電,也就是我們家庭使用的220伏電壓的電,這個時候電就通過電纜四處跑了,哪裡需要用就去哪裡,可能去冰櫃的機會大一點,因為那個時候一般家裡只有冰櫃在用電。”趙春江儘量以最簡單的語言向記者解釋太陽能發電的運行過程。“很穩定,與國家電網供的電一模一樣。”
“你看,一路越發越多,一直到18時25分,10.38度,以後一直保持這個數字不變,這就表示停止運轉了,因為天已經太暗了。3月31日發了12個小時,總共發了10.38度電。”趙春江說,“夏天,天氣好的時候可以工作十三四個小時,去年最高的一天發了17.5度電。”
由於電是不能保存的,所以當自己家的“電廠”到晚上不再運轉後,趙春江家的電器就直接轉為使用上海電網供的電了。白天家裡消化不了的電量,也直接上網輸送到國家電網。
投資成本
在樓頂,原來的平台沿著斜斜的屋頂被設計成一個閣樓,閣樓的頂部就是太陽能光伏電池板,每塊大約一平方米,總共有22塊。這21平方米的光伏電池板就是“家庭電廠”的心臟了。“這是日本三菱公司的設備,因為工作關係和他們聯繫比較多,大家比較熟,價格還是打了折扣的。目前國內的光伏發電設備質量也能達到這個水平。”趙春江介紹道。
這套設備當時拿的是優惠價12.2萬元。為了保證實驗的科學性,記錄下需要獲取的一些數據,又從國外進口了溫度儀、輻射儀等實驗器材,花了14萬元。這樣算下來,趙春江的這個“電廠”總投資達到26.2萬元。
2006年12月,趙春江自己開始動手安裝,“12月15日凌晨零時正式開始運行,並且送入電網。”他回憶道,並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家庭安裝的話,加上硬體成本和專業的工程公司進行安裝,預計正式進入市場運行在每千瓦5.5萬元。像他這樣3千瓦功率的一套需要16萬元。這對於一個普通家庭來說可以說是一個天文數字。“太陽能發電進入家庭必須要國家補助,日本和德國都是這樣做的。”
發展
在日本留學的8年時間裡,正是日本光伏產業突飛猛進的時光。豐田、本田等公司紛紛推出了太陽能驅動的概念汽車,日本政府也啟動補貼政策讓太陽能發電進入家庭,這一切給趙春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日本政府會給安裝的家庭一次性補貼70%,並設定兩個電錶,一個電錶計算你用了電網多少電,是家庭交費的,一個電錶則計算向外供了多少電,是政府強制電網收購的。
“德國雖然才起步,但目前幾乎全世界生產的電子板都被德國人買走了,發展非常迅速。”趙春江介紹說,德國政府採取的不是一次性補貼,而是提高收購電價的方式。“只需要買套設備,然後什麼都不用做,你就可以每天坐在家中賺錢,另一方面,還能給國家提供所需要的清潔能源。”
“德國政府規定,德國電價是0.1歐元/度,而電力公司回購太陽能發電的價格是0.5歐元/度,差價調動了居民的積極性。”他說,到2004年,德國就已經安裝了10萬個太陽能屋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