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書架:王陽明全書

《家庭書架:王陽明全書》從“立志由心,量力而行”“持純粹心,做至誠人”“靜察己過,不論他人是非”“人世心做事,出世心做人”等十九個方面闡釋了王陽明在立志、修心、仁愛、至誠等方面修身處世的人生智慧。包含了王陽明全部的哲學體系及基本主張,是研習陽明心學的最基本的著作。

基本介紹

  • 書名:家庭書架:王陽明全書
  •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 頁數:369頁
  • 開本:16
  • 作者:《家庭書架》編委會
  •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4268073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家庭書架:王陽明全書》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

圖書目錄

第一章寬心:身安不如心安,屋寬不如心寬
欲修身,先養心
看破繁華,不動於氣
不忙不亂,不焦不躁
身處泥濘,遙看滿山花開
心狹為禍之根,心曠為福之門
空心,才能容萬物
讓生活回歸簡單
第二章誠心:持純粹心,做至誠人
真心著眼,敦本尚實
保持本色,出以真情
樸實的人生態度
泰然自處,真心生活任天然
清水芙蓉,純然初心
君子養心莫善於誠
至誠勝於至巧
不欺不詐,信守承諾
第三章進取心:立志由心,量力而行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聖人和貴人都是自己
心之所想,力之所及
志當存高遠,路從腳下行
不搞偶像崇拜,只是做好自己
人貴有自知之明
第四章道德心:小贏靠智,大贏靠德
土地不如德行,財物不如仁義
以德為先,德才兼備
君子如玉亦如鐵
頂天立地,剛正不阿
養一身浩然正氣
好德如好色
得人心,得天下
第五章孝敬心:以孝安家,以敬持家
孝順在當下
百善孝為先,原心不原跡
孝是一種生存品質
能養只是一半的孝
時刻念父母生養之恩
為父母盡點兒心
有誠心,才能讓父母寬心
第六章素淨心:減一分人慾,得一分輕快
身外物不奢戀
心安理得,知足常樂
“財”是靜心的攔路虎
養心在於寡慾
榮辱毀譽皆泰然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安貧樂道也是信仰
徒有虛名不中用
在名利中尋回單純
少一些機心,少一些痛苦
第七章喜樂心:常思一二,不思八九
財富是外形,心是快樂的根
沉浮動靜皆人生
幸福在於追求得少
無執無著,無滯無留
幸福源自內心的簡約
時時微笑,雨打芭蕉也無愁
要活得輕快灑脫
第八章決心:知行合一,言行一致
慎思之,篤行之
把學問用在實處
成功不在難易,在於身體力行去做
千里之行,始於當下
大膽嘗試,實踐出真知
不逆不臆,言行一致
第九章細心: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事事精細成就百事,時時精細成就一生
學無息止,巔峰之上有巔峰
把握現在,認真做每一件事
不懈追求,不給自己定底線
勤於求知,細於做事
第十章忍耐心: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苦是樂的源頭,樂是苦的歸結
面對成敗淡定處之
耐住等待,才能苦盡甘來
苦不人心,生命自有芳華
忍得一時方能成就偉業
人生需要經過反覆磨鍊
深陷逆境,其實“別有洞天”
寂寞是最大的考驗
第十一章反省心:靜察己過,不論他人是非
靜察己過,勿論人非
自省是滌盪心靈的清泉
終日不忘反省
靜時存養,動時省察
君子改過,人皆仰之
反觀自身,不斷自我提升
第十二章謹慎心:三思而後言
有糖衣的逆言易被接受
言辭不可太露骨
嘴巴閉關,舌頭收箭
好話說過了不如不說
少妄言,多好話
言滿天下無口過
第十三章包容心:能容能恕,厚德載物
待人處世,忍讓為先
退一步,得饒人處且饒人
宰相之肚,納小人之船
容人方能得人之心
不急人怒,忍讓內斂
恕人之過,釋人之嫌
忍小事成大事
心存厚道,寬容他人
第十四章利他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自利則生,利他則久
愛出者愛進,福往者福來
與人為善,暖人暖己
愛人者人愛之
每一種善行都有回聲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第十五章平常心:寵辱不驚,去留無意
飢來吃飯倦來眠
有時聰明不如糊塗,糊塗不如裝糊塗
生命任其流衍,心體安穩平裕
隨時隨地,隨遇而安
平常心,心平常
抱朴守拙,藏行不露
濁者自濁,清者自清
點一盞光而不耀的心燈
第十六章謙卑心:謙受益,滿招損
不爭才是最大的爭
低頭是一種智慧
在其位,善謀其政
上樑正,則下樑不歪
與貪婪斷交,與清風做伴
位高不自居,功高不自傲
禮讓功勞,不露鋒芒得安身
在低潮時進去,在高潮時退出
方圓處世,左右逢源事事順
第十七章果敢心:成事在謀,謀事在斷
勇而無謀是大忌
用兵之法,攻心為上
應時而變,兵貴在“活”
因地制宜,因時而化
制勝戰術應變化多端
抓住時機,一擊制勝
不打無準備之仗
以誠心制權術
第十八章淡定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常在靜處,誰能差遣我
不動心,不煩惱
順境逆境都能從容
靜坐靜思,不被外物所擾
心清淨,便悠然自得
按心兵不動,如止水從容
第十九章徹悟心:人世心做事,出世心做人
隨性生活,順其自然
從心所欲不逾矩
以出世心境,做人世事業
同流世俗不合污,周旋塵境不流俗
三分能力,七分責任
生命不在擁有,而在有用
前生不要怕,後生不要悔
人生猶如不繫舟
繁華過後總是空
附錄《傳習錄》精選
徐愛錄
徐愛跋
陸澄錄
薛侃錄
錢德洪序
答顧東橋書
答周道通書
答陸原靜書(一)
答陸原靜書(二)
答歐陽崇一
答羅整庵少宰書
答聶文蔚(一)
答聶文蔚(二)
訓蒙大意示教讀劉伯頌等
教約

序言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是宋代大學者張載提出的儒家最高道德理想,以此來形容王陽明的一生亦不為過。
在明朝的歷史中,王陽明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是“心學”的重要代表人物。
王陽明自幼習文,精讀史書,11歲便能作詩;12歲時立志要“讀書做聖人”,而不是讀書登第做狀元;15歲,獨自出塞外練習射箭、騎馬,並且考察軍事;17歲,在結婚之夜不見了蹤影;28歲舉進士;34歲因仗義抗旨惹怒了宦官劉瑾,被關進牢獄,隨後發配到貴州龍場做驛丞,卻在此荒僻之地悟出了聖人之道;三年之後,調往江西廬陵任知縣。此後,他一介書生卻身歷疆場指揮作戰,屢戰屢勝。官至南京兵部尚書,被封新建伯。期間,還平定皇室內部的叛亂,活捉軍事政變的主謀——寧王朱宸濠。在學術思想方面,他鑽研朱熹“格物致知”的儒家思想,對“存天理、去人慾”之說產生了疑惑,認為朱子學說不是真正的聖人之學,“心學”才能解釋其中的困惑,從而轉學陸九淵的學說,並將其發揚光大。縱觀王陽明的生命歷程,雖然一路坎坷,但他世功顯赫,學名昭昭,成為中國歷史上在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都有顯著作為的大家。
中國著名學者郭沫若先生曾說:“王陽明是偉大的精神生活者,他是儒家精神的復活者。”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甚至認為,王陽明是近五百年來儒家的源頭活水。可見,王陽明在中國傳統儒家文化精神的傳承和立新兩方面的重要地位。王陽明的思想流傳千古,響徹中外,不僅張居正、曾國藩、章太炎、康有為等人都從中受益,有著“日本經營之聖”之稱的稻盛和夫也將王陽明視為精神偶像,他的經營哲學中無不滲透著王陽明“致良知”的思想。
王陽明的思想,大致可分為三個部分:心即是理的人生論,知行合一的認識論,致良知的修養學說。
心是天地萬物的主宰,心外無理、心外無物,這是心學說的基本觀點。王陽明認為人心是根本的問題,是產生善與惡的源頭。任何外在的行動、事物都是受思想支配的,一切統一於心。
針對當時社會言行不一的弊病,王陽明提出了知行合一說,糾正了朱熹先知後行的知行觀。他認為知和行是不能夠相分離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總之,有知必有行,有行必有知。
王陽明摸索的致良知的道路,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從百死千難中得來”,是“千古聖賢相傳的一點真骨血”。良知人人都有,致良知就是讓心回到“無善無惡”明潔的本真狀態,是通過主體的意識達到自我道德的修養,規範自我的行為。致良知被稱為王陽明心學的核心部分。
王陽明的一生都在堅持自度度人、成己成人的原則。從良知出發,人人皆是平等的,凡人也可以成為聖人。只要維護心為本體,做到心外無物,追求透徹的本心,胸懷灑脫、超然入聖,便沒有什麼困難可言!這個思想一出世,便產生了振聾發聵的作用,打破了程朱理學的禁錮,為委靡消沉的社會灌注了生機與活力,一時間心學占據了當時學術的主導地位。
王陽明的心學思想旨在呼喚人的本體意識,著重強調個體本身的價值和自我人性的修養。心學不僅對當時的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且對現在的社會也具有深刻的意義。
面對節奏越來越快、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生活,疲憊不堪的人們精神生活逐漸荒蕪,心靈也越發孤獨。陽明心學高揚主體意識,強調內心的力量,追求透明本心、胸中灑脫,對改善現代人的精神狀態有著積極的作用。同時,對現代人個性的發展、思想的自由解放、事業的開拓進取也都有著有益的啟示。
一本書,既可以了解王陽明流傳千古、響徹中外的心學思想,還可以品讀被奉為儒學經典的名著《傳習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