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園社區

家園社區

家園社區位於秣陵街道西北部,東至寧溧路、雲台河,南至正方大道,北至陽山河,西與谷里街道接壤。境內有清水亭大道,將軍大道貫穿南北,南距祿口機場12公里,北距江寧區政府駐地東山鎮約10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家園社區
  • 地理位置: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
  • 面積:8.43平方公里
  • 人口:4356人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秣陵街道家園社區,基本概況,基礎建設,教育事業,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區南鋼街道家園社區,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秣陵街道家園社區

基本概況

社區總面積8.43平方公里,耕地總面積4786.863畝,水面1911.6畝,總戶數1315戶,總人口4356人,總勞力2995人。其中,已就業勞力2755人,全社區下轄9個自然村(趙家樓、張家園、周家桿、白塘、林場、上新豐、東新豐、胡家、後圩),分為36個村民小組,社區駐地秣陵正方大道13號,距秣陵集鎮不足1公里。社區於2007年被江寧區人民政府列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點。全年社區引進項目3個;稅源引進33萬元;扶持創業典型2個,鼓勵居民自主創業;促進勞動力就業年完成218人;幫扶低收入農戶計畫54戶;免費送電影進社區8場;社區居民購買電腦達250台;成立3支業餘文體團隊。在經濟發展方面,社區新建5000平方米的門面房,提高“三產經濟”貢獻份額;新建兩幢6000平方米標準廠房,增強社區“房東經濟”發展後勁。自1993年至2001年,家園社區連續多年被南京市統計局評為全市“百強村”。此外還獲得過多種榮譽。

基礎建設

家園社區屬典型丘陵地區,境內崗巒起伏,4000多畝農田分布於一山、兩圩、九沖、一灘之中。其中最大的趙家沖有農田1000多畝。舊時崗田、山田,多為望天收;圩田,灘田不怕旱但極易受澇。多數旱澇保收好田集中在少數富人手中。清朝末年,東新豐自然村魏家華官居翰林,在魏家村有住房一處,良田幾處,總耕種面積3000餘畝。民國期間,張家園村首富趙士銀,擁有趙家沖土地面積300餘畝。當時絕大多數農民靠幫工、租田為生,有一小部分農民以養蠶、木機抽絲紡織為生(蠶絲粗加工業)。新中國成立後,集體經濟不斷壯大。1961年為解決抗旱排澇問題,原新豐大隊建造一座大型排灌站。1977年由家園、新豐大隊合造一座元豐電站,解決家園村抗旱面積達1000多畝,解決新豐村排澇面積達500餘畝,後又陸續修建白塘二道站、勝利圩排澇站、高白塘翻水站等8座機站。1996年底,家園社區為更好地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解決村民拋荒責任田現象,率先實行兩田分離制。即:每人六分口糧田,剩餘面積實行農田規模經營,村與縣種子站簽約,成為江寧縣水稻良種繁育基地,面積1000餘畝。
家園社區

教育事業

新中國建立後,當時原家園有張家園國小、白塘國小。原新豐學生大部分去葛塘寺國小就讀。張家園國小、白塘國小和葛塘寺國小都屬於當時的元塘輔導區。1959年各大隊自辦國小,1964年各大隊國小先後由初小發展成完小。1977年大隊對學校進行修建擴建,家園國小建房14間,有學生220人;新豐國小建房16間,有學生180人。1993年家園國小校舍建築面積545平方米,有小學生171人,教師10人,其中公辦7人,自用3人。新豐國小校舍建築面積460平方米,有小學生175人,教師10人,其中公辦6人,民辦2人,自用2人。靜龍山國小校舍建築面積120平方米,有小學生12人公辦教師1名。1993年家園幼稚園校舍建築面積48平方米,有幼兒75人,2個班級,教師2人。新豐幼稚園校舍建築面積120平方米,幼兒84人,2個班級,教師2人。2002年下半年新豐國小撤銷,學生併入秣陵中心國小。2003年上半年家園國小撤銷,學生併入秣陵中心國小。
家園社區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區南鋼街道家園社區

家園社區位於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區南鋼街道,東至江西氨廠和羅家鎮前湖村戴家自然村,南至羅家鎮羅家村羅家自然村、白蘭村吳家自然村、竹山村彭家自然村,西至昌東大道,北至羅家鎮濡溪村秦家自然村和貨場村萬家自然村。南鋼生產、生活區占地面積約2.32平方公里,現有居民10508戶,人口3萬餘人,其中常住人口25676人。下設和睦、安平、樂安、家園、祥和五個社區,轄區內學校、影院、醫院、銀行、公園、活動中心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家園社區羅岡路360號生活小區僅有一條小路通往市集,路面狹小,坑坑窪窪,亂石遍地,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水滿身,對小區600多戶居民來說是非走不可的憂愁路。區領導在創先爭優“民情夜訪”工作中,高度重視家園社區居民所反映的問題,積極與羅家鎮、羅家村等相關部門協調解決征地問題,家園社區自籌資金新修一條長約400米的家園路與羅家新區對接,徹底解決社區居民出行難及消防通道擁堵的問題。
家園社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