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新疆散文:聆聽喀納斯

家住新疆散文:聆聽喀納斯

《家住新疆叢書:聆聽喀納斯》是一本講述新疆家園生活的書,由不同民族的作家們,書寫共同的家鄉——新疆。作者康劍的山水文章是安靜的,那些他看了多年聽了多年的風景,在進入他的文字時,有如走上回家之路一樣愜意自如。康劍的家安在喀納斯山水裡,風景亦是心景。他以長久的聆聽寫出了有關喀納斯山水的可信文字。

基本介紹

  • 書名:家住新疆散文:聆聽喀納斯
  • 出版社:新疆人民出版社
  • 頁數:160頁
  • 開本:16
  • 作者:康劍
  • 出版日期:2011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228144754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家住新疆叢書:聆聽喀納斯》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康劍,江蘇省睢寧縣人。著有詩歌攝影集《人間仙境九寨溝王者之水喀納斯》。散文作品發表於《中國作家》、《十月》、《青春》、《西部》、《綠洲》、《人民日報》、《新疆日報》、《新疆經濟報》等報刊。現為新疆作家協會理事,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

圖書目錄

聆聽篇
喀納斯山水經
聆聽喀納斯
喀納斯花草記
河流的故事
初冬的喀納斯
最後的雪鄉
童話邊城布爾津
行吟篇
仰望友誼峰
天上的喀納斯
禾木星空
觀魚台記
南有九寨溝北有喀納斯
一河清水
人文篇
喀納斯影像志
楚吾爾的傳人
兩個人和一個湖
山風吹過亞木開
永遠的額爾德什
五彩灘主何智揚
行走俄羅斯
阿木拉西台記憶
跋:山水之外

後記

山水之外
我寫的一點文字,大都和我身邊的山水有關。我很慶幸身邊有這么好的山水,讓我經常能夠浮想聯翩。
山水的美給了我很多的靈感,也給了我很多山水以外的感受。山水的美是直白的,又是充滿奧妙的,所以山水難寫。況且古往今來,山水大師們已把山水之美寫到了盡頭和極致,於是就要努力透過山水錶達山水之外的東西。小時候語文老師教寫作文叫借景抒情,但抒不好就是畫蛇添足,抒好了就是畫龍點睛。添足也好,點睛也好,寫山水不能就山水論山水,總要有一點山水之外的東西。這和做人異曲同工,既要相貌堂堂,還要有完好的內心世界。寫山水的目的就是洗滌人的靈魂,提高人的境界。
感謝我身邊的這些山水,是它教會了我,在山水面前,人類只有跋涉和攀登,沒有跨越和征服。山水是人類永遠的老師,它能使人變得寬容、善良、博愛和謙和。

序言

喀納斯的聽眾
——讀康劍的散文
李魯平
面對喀納斯,你會有強烈的欲望,想把眼前的一切看夠、看穿,想把眼前的一切緊緊地抱住,刻入胸懷、化入心脾。身處喀納斯的你,會選擇哪一種方式深入喀納斯和敘述喀納斯呢?
康劍選擇的方式是聆聽和感嘆。印象中,康劍是粗獷、黝黑的,是草原上那種堅硬的漢子,但在喀納斯的面前,康劍卻是細膩的、柔軟的、溫馨的。他聆聽“喀納斯的原始之美”、聆聽“喀納斯的厚實民風”、聆聽“喀納斯的原本聲音”……用耳朵聽、用身心聽,這樣,與世隔絕的喀納斯便與外面的世界同樣豐富;這樣,寂靜的喀納斯便與外面的世界一樣響亮。如果音樂真如同黑格爾所言,是最高境界的藝術形式,那么傾聽、聆聽就是最好的欣賞藝術的方式。對喀納斯,當我們覺得需要傾聽的時候,言下之意,用“看”、用“文字”已經無法言傳我們的感受。我想,這正是康劍的困惑以及困惑之後選擇的方式。康劍常年與喀納斯為伴,與喀納斯的一草一木相處,對喀納斯他很難用語言來表達,儘管他不得不選擇語言來表達。但與大多數人不同的是,他已經不需要用相機,不需要用視覺來反覆審視喀納斯,他需要在心裡回憶那些日日夜夜所傾聽到的一切。於是,康劍聽到了雪花的聲音、聽到了霜打在紅葉上的聲音、聽到了一草一木的萌動聲、聽到了星星凍裂的聲音、聽到了圖瓦人開啟木門的吱呀聲……聽到了整個喀納斯五彩繽紛、熱鬧喧囂的四季。閱讀康劍的散文,從靜態沉思的《聆聽喀納斯》到行走探險的《仰望友誼峰》,都不難發現,他是喀納斯虔誠而忠實的聽眾。如同教室的一名小學生,他端坐在喀納斯的湖水草木面前,謙虛而安靜地聆聽著,內心卻奔流著從宇宙到人生的思考,所有的語言以及其他媒介,都無法取代這一古老的與自然的溝通方式。
聆聽之後的感嘆,這是康劍的另一種方式。在《觀魚台記》中,他感嘆人的生命短暫、樹的生命頑強,“一個人活不過一棵樹”,由此感嘆自然力量、自然能量的偉大。在《禾木星空》中,仰望禾木上空伸手可觸的星星,遊客們發出的是驚叫、是讚美、是興奮,而作者感嘆的卻是,“有的人真的就讓自己的一生做了一場夢,甚至臨死的時候夢還沒醒,而有的人卻將稍縱即逝的一生演繹成了一場人生大戲,讓自己比流星燃盡那一刻還要短暫的生命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讓後人銘記的英名。”人生雖短暫,但人生可以如夢,也可以與流星一樣燦爛。又比如,在《仰望友誼峰》中,在經歷艱難的行進之後,作者看到的是冰川的消融,希望“大自然能夠和我們已經經受了無數苦難的人類一樣,有著自我修復、自我保護和不斷增強免疫力的能力”。
康劍不是喀納斯的旁觀者,也不是隱士,更不是仕途不順、志向高潔的哀怨歌者。他是喀納斯湖邊孤獨的、沉默的感嘆者。
康劍深知語言對描繪喀納斯美麗的局限,因此,他不費盡心機地尋找語言去描繪喀納斯的神奇,也不搜腸刮肚地去尋找讚美喀納斯的角度。康劍知道這一切努力都缺乏創新和力量,他選擇做一個優秀的聽眾。同樣,康劍知道對於喀納斯,那些高亢的歌唱、那些火熱的激情,也容易蒼白無力、無病呻吟。因此,他選擇做一個深沉的感嘆者。康劍的散文顯示出人對自然的尊重,人把自然作為可以表達意見的與自己平等的主體。這不是一種抽象的尊重與認可,因為,作為聽眾的康劍已經成為喀納斯湖邊的一棵草、一滴水、一隻鳥……康劍的散文也體現出作者與自然面對面的另一種姿態。他與喀納斯如同兩個男人、兩個英雄,仰望宇宙,思考人生,感喟生命。
2011年1月
(李魯平,現任《芳草》文學雜誌副主編,武漢市文學藝術理論研究所副所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