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宴崗村始建於元代中期。
明代,屬東莞縣歸城鄉第七都。
清末,屬缺口司。
民國時期,屬第五區南寧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屬東莞縣第六區、第十區南柵鄉,虎門人民公社南柵生產大隊,虎門區南柵鄉,東莞市虎門鎮宴崗管理區,虎門鎮宴崗行政村、宴崗社區。
行政區劃
宴崗村為東莞市虎門鎮
宴崗社區轄自然村,行政區劃代碼沿用宴崗社區行政區劃代碼為441900121025。
地理環境
宴崗村位於虎門鎮西南部,距虎門鎮政府約5千米,面積0.9平方千米。該村坐落於丘陵地帶,境內有正山,海拔97.8米。東連洲頭村,南與頃八村相鄰,西連舊村,北接
西頭村。
人口
2015年末,宴崗村戶籍人口813人,其中男407人,女406人;80歲以上18人,最年長者93歲(女);海外留學人員3人。外來暫住人口4000人。祖籍該村的港澳台同胞10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10人。
經濟
宴崗村傳統經濟以水稻、馬鈴薯、花生和紅薯等作物種植為主,出產的水果以荔枝最為有名;改革開放初期以種植蔬菜、挖塘養魚為主;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村大力發展工業生產。1989年,該村引進第一家來料加工企業。
2015年,宴崗村集體經營行業涉及皮鞋、服飾、五金、電子等。是年,全村有企業20家,私營個體工商戶100家,集體廠房配套設施面積1萬多平方米,經營總收入297.8萬元,總支出55.5萬元,集體總資產2595.7萬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有商業經營、工資收入、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等。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1995年,宴崗村劃地8100平方米,建高四層教學、生活綜合樓,名宴崗國小。
2015年末,宴崗村內有捷勝學校和捷勝幼稚園。
文體事業
宴崗村有籃球場1個,公園1座,老人活動中心1所,農家書屋和電子閱覽室1間(2015年藏書4000冊)。
基礎設施
20世紀80年代末,宴崗村通電。1996年,全村村道實現水泥硬底。90年代,通自來水。90年代末,通電話。2000年初,通網際網路。
交通運輸
宴崗村有省道廣深沿江高速公路、縣道濱海大道、鄉道宴崗大道經過村境。
歷史文化
宴崗村村落依山崗而建,村後丘陵擁疊,形如一把椅子,村前隔水有三座不等的沙墩,如同放在桌上的三杯酒,故稱“對宴崗”。同時,又因“三杯酒”與村落後的山崗相對,又稱“對面崗”。
宴崗村記憶體廣府傳統民居約100座,大部分破敗,無人居住。
宴崗村世居村民為梁姓。其先祖於南宋年間(1127~1279年),自福建晉江遷廣東韶州南華寺,繼遷南雄珠璣巷。南宋淳熙年間(1174~1189年),梁克登任增城教諭。南宋中期,梁克登長子梁文奎從增城遷至東莞板石鄉。南宋後期,梁文奎次子梁祖瑜祠建於虎門西畔村。元代中期,梁祖瑜後裔梁智可祠建於宴崗村,為宴崗梁氏開基祖。
宴崗村村民均為漢族,廣府民系,使用粵方言東莞虎門話。
2013年,宴崗村組織續修《梁氏安定堂宴崗族譜》。
風景名勝
宴崗村內有宗祠3座。
平南梁公祠,建於元代,占地面積250平方米,分前後二進,用青磚、紅石、木材建築。
竹隱梁公祠,建於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分別於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2007年重修,占地面積500平方米,分前、中、後三進,設儀門、屏風、神樓,布局嚴密,該祠曾於清代開館辦私塾,後改為宴崗(曾稱宏德)國小,2004年3月,被列為市級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單位。
貴岡梁公祠,建於清代,於2012年重修,占地面積230平方米,分前後二進,設儀門、神樓,麻石基柱,青磚綠瓦,雕樑畫棟,琉璃灰塑,布局規整,工藝精湛。
碑刻《新建遼東會碑記》,立於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存竹隱梁公祠;竹隱梁公祠碑文,刻於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存竹隱梁公祠。
地方特產
宴崗村傳統節慶食品有油角、煎堆、糖環、炒米餅、粽子、松糕等。
榮譽稱號
2011年12月,宴崗村被廣東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授予“廣東省衛生村”稱號。
著名人物
梁達仁(1917~1941年),曾任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某部指導員,在惠陽白芒花與日軍戰鬥中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