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龐鐵路

宣龐鐵路

宣龐鐵路是中國河北省張家口市境內的一條支線鐵路,全長45公里。該條鐵路線主要連線宣化龐家堡,是1933—1944年日本占領期間,為了運輸龐家堡的鐵礦而由龍煙鐵礦公司所建的鐵路。全線於1944年12月完工,初名平綏鐵路宣龐支線,設定車站七個,後改為六個。

基本介紹

修築方案,宣龐鐵路,修築背景,

修築方案

日本帝國主義在掠奪龐家堡鐵礦資源的計畫中,擬定了兩個建築通往龐家堡鐵礦的鐵路方案。
新龐鐵路
由京包幹線的新保全站起點,至龐家堡鐵礦區西南端大壩口附近終止,使用標準軌鐵道,計長27公里。不辦理一般客貨運輸。建設新龐鐵路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適應將來礦運量由5O萬噸、75萬噸、1OO萬噸逐漸遞增的需要,建築的技術條件要求比較低,在不影響運營的範圍內,各種設備、建築全部因陋就簡。該線測定的基本方向是從新保全站西道岔連線為起點,經宣化縣段家堡,通往壩口村附近。

宣龐鐵路

宣龐鐵路已於北洋軍閥政府統治時,由京綏路局測過。此線從京包幹線的宣化站起點,經宋家營、趙川堡、而達白廟,計長37.37公里
宣龐鐵路計畫由原機車庫線平行向東,在距起點3公里附近,與京包線分開,轉向東北。在17公里30米處設宋家營站。此段地勢比較平坦。跨洋河與慢嶺河的支流,由宋家營經李大人莊附近,向東北在31.9公里處設趙川堡站,該站為編組站,有給水,三角線設備。趙川堡站地處趙川盆地,地勢比較開闊。往前行逐步由陡坡而進山區,東行至36公里附近,急轉過龐家堡山麓,南行至37.37公里處到達白廟車站,此站為臨時終點站。龐家堡鐵礦所產的礦石,由架空索道運抵白廟站,而後裝車外運。趙川站至自廟站之間,建築時填挖土方工程雖不算大,然,而,坡度比較陡峻,上行8‰,下行25‰,最小曲線半徑300米。新龐和宣龐兩條線路比較,因當時計畫在宣化建設煉鐵廠,採用了第二方案,並於1939年4月興工修築。

修築背景

19l4年,北洋軍閥政府農商部發現了察哈爾省龍關縣境內的鐵礦(在今宣化、赤城境內)。據勘測,此捷運礦石蘊藏量豐富,礦質優良,開採較易。於是,1918年成立了官商合辦的龍關鐵礦公司,預定在龐家堡開採鐵礦,並擬定修建宣化至龐家堡間長約37.9公里的“宣龍支線”。後來考慮到開採煙筒山礦比龐家堡礦較易,運輸方便,岡此,先修築了宣煙鐵路而擱置了“宣龍支線”。
1918年,北洋軍閥段祺瑞政府統治時期,龍關鐵礦公司向交通部請求,在宣化至煙筒山間修建一條鐵路。交通部即命令京綏鐵路局負責籌辦。因資金短缺,鐵路局只得發行短期公債,籌資17萬元修築“宣煙支線”。
初測,“宣煙鐵路”有城東、城西兩條比較線。開始,擬定採用東線,即由宣化火車站起,東北行至距宣化站約6公里的侯家廟、小慢嶺間設一會讓站,再向西北築路,直達煙筒山礦區,將來向東北築路,可達龍關礦區。
1918年8月20日,向交通部呈遞了上項計畫。但因東線方案須開鑿岩石,工程艱巨,後經路礦雙方磋商,為節省時間和工料費用,最後確定修筑西線。即由宣化站起,經宣化城西,沿吊橋河堤,至水磨房對河止,計長9.12公里。水磨車站至煙筒山礦區一段,約有4公里,因坡度太陡,由礦方自行修築小鐵道,運礦石至水磨站裝車後外運。
此線於1918年1O月開工,12月竣工。1919年1月1曰通車。開通後,每日客貨列車上下行各開兩次,以礦運為主,並運送開礦山的人員及物資,站場設備可辦理一般客貨運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