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隊,運動隊

宣傳隊,運動隊

《宣傳隊,運動隊》是2014年6月1日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林那北。

基本介紹

  • 書名:宣傳隊,運動隊
  •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 頁數:244頁
  • 開本:32開
  • 品牌作家出版社
  • 作者:林那北
  • 出版日期:2014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6373234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作者簡介,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宣傳隊,運動隊》是著名作家林那北最新散文集。林那北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帶讀者回到“文革”那一特殊的歷史時期,重溫成為那個激情噴張時代典型代表的宣傳隊和運動隊的故事。文中配有大量作者珍存的圖片,令文字的時代感清晰地躍然紙上。穿梭在字裡行間,作者不僅書寫著一段自己的難忘回憶,也在書寫著一代人的回憶。或者,與其說是回憶,不如說是銘記,銘記屬於那個特殊時代的密碼。

編輯推薦

《宣傳隊,運動隊》乍一看是林那北一本非常私人的隨筆集,裡面不僅將自己的成長經歷真實呈現給讀者,還將自己的家人朋友故事一一展現,用自己和家人的經歷,透露出生長在“文革”特殊年代裡,與人之間複雜多樣的情感元素,和屬於那個年代生人的溫度與氣息

作者簡介

林那北,福建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已出版長篇小說、小說集、散文集十九部,作品多次獲獎。現供職於某雜誌社

目錄

宣傳隊
一、到鎮上
二、地主
三、旗袍與蒙古舞
四、舞台上的母親
五、次仁卓瑪
六、一男一女
七、我編斗笠送紅軍
八、政治情懷
九、中學
十、琵琶丟了
十一、風花雪月
十二、毒草小說
十三、本詞條內容尚未完善
運動隊
一、水的誘惑
二、溫都爾汗
三、林教練
四、水雞肉
五、燕式平衡
六、逃出體工隊
七、當不了將軍的士兵
八、有槍在手
九、過去的與不可能過去的
十、後記:飄浮在時光里的一粒塵

序言

對我而言,這是一本獨特的書,沒有想到能夠在二〇一三年颱風迭至的夏天和模糊不清的秋天把它寫出來。
在此之前,“回憶”這件事從來無法有效地吸引我,它應該擱置在遠方,緩緩留待晚年滿口沒有一顆牙時動手再做也不遲。這當然與我對自己的腦容量一直不太放心有關,總覺得它似一隻癟掉的汽球,終日枯萎、窄小、皺巴巴地頂在身體上方,讓我不由得時時替它捏一把汗。那隻低頭掰玉米的黑熊顯然更符合我胃口:沒頭沒腦地向前,一路走一路丟,匆匆忙忙、兩手空空。已經過去了,反正不可再握手中,有限的腦汁能顧及好當下就已是萬幸。
可是突然有一天,那首旋律歡快悠揚的《我編斗笠送紅軍》把已經消逝的往昔撕開一條小縫,我回頭瞄了一眼,一切便不可遏制地撲面而來了。動筆的過程仿佛溯流而上,一步步重返那個貧瘠、鬧騰、動盪的歲月,整個身體常常虛幻飄浮,內心汩汩作響。記憶其實也是一種重塑,飢餓的苦楚、衣裳簡陋的難堪、陋室逼仄的壓抑,以及那么多與成長的艱澀相伴隨的懊悔、沮喪與茫然無措,都已經漸漸沉沒於意識的河床,它們如同堅硬的鵝卵石,次第被時光之河所淹埋,而種種歡愉與激情卻閃爍於水波之上,流光溢彩。唱歌跳舞、奔跑翻騰,想必我還是喜歡那時的自己,明亮、酣暢、喜氣洋洋地綻放,連嘆息都有一股陽光的味道,甚至伴有幾分野性,蓬勃而興致盎然。時代的痛觸及每一個生命,但對於成長中的人而言,總以為有無限的未來可期,渾身每一根筋骨都盎然如春天裡的水草,哪怕黑暗的縫隙里僅透出一絲光亮,也仍然昂首迎風盡情搖曳。
我相信這不僅僅是一個人的成長記憶,整整一代人都深陷其中無從躲避。種種政治糾葛從來無孔不入地嵌入普通百姓的庸常日子,它們似日出日落般強大而不可抗拒。出生無法自由選擇,被動地置身於那個命定的年代,無論背負什麼,都必須努力呼吸吐納,然後長成,然後老去。時光過去還不久,相隔僅僅三四十年,可是對一九八九年出生的女兒敘述這一切時,她卻茫然如聽天書,最感興趣的竟是作為學生居然可以不上課不考試整天唱唱跳跳嘻嘻哈哈,對此既深表懷疑又萬分羨慕。
正是在寫這本書的日子裡,一些幾十年音訊全無的舊日同學朋友後記被陸續找到。接二連三地相逢,總是伴隨著此起彼伏的感嘆與感慨。記憶里一張張稚嫩的臉,已經被萬千滄桑所淹沒。生命最殘酷的事實是無論有過怎樣的壯碩與蓬勃,在歲月面前,總是霎時渺小脆弱。以起皺的臉孔,滔滔敘說起往事,往事因此像一壇封存已久的老酒,氣味醇厚而幽遠。那幾個宣傳隊小夥伴說著說著,就不由自主哼起當年的歌,又起身跳起曾經的舞,有人甚至提議重穿芭蕾舞鞋重排《我編斗笠送紅軍》;練過體操的那些人列數起當年名震一方的盛況時,則大起嗓門用力揮動胳膊,仿佛隨時要騰空而起翻出一串跟斗……只有在此時,曾經的靈巧輕盈才會從我們已經僵硬的四肢與肥胖變形的身子中隱約再現。
因為這本書的出版需要配些相關照片,我於是四處尋覓,所獲卻極其有限。沒有,還是沒有。演出與比賽曾是生活中多么舉足輕重的事件,卻沒有人把那些連綿重複多如牛毛的瞬間妥善保存下來。好不容易搜到幾張田徑隊的照片,卻已模糊破損,多位電腦高手看一眼就表示根本修復無望。而回母校查找檔案,得到的答案竟是整屆學生資料早已被工作人員不慎當廢品全部銷毀了。一屆共有八個班級,四五百人中學四年的歷史記錄,就這樣因為一個人的失誤而片甲不留了。母校並沒有因此受絲毫影響,它已經建校一百一十一年,依然是周圍幾個鄉鎮中最具吸引力的一所重點中學,每年高考一如既往地成績驕人,畢業生流水般而去,新生又潮水般洶湧再來,其中一屆學生檔案的消失對它而言真是不足掛齒。
那天重返母校是個陰天,因為一無所獲,我的心境頓時就與天氣一致了起來。除了幾十棵倖存的老樹似一群老友仍佇立原地外,眼前已不復當年。十幾座古樸簡約的舊校舍早就被全部拆光,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壯觀氣派的鋼筋水泥高樓,偌大的校園因此侷促了,蒼白了,恍若隔世。
都過去了,那個時代和曾經的一切。把越來越模糊的日子一點點撿拾起來,與其是懷念,不如說是為了銘記。說到底每個人都不過是飄浮在時光里的一粒塵,輕盈無羈,隨風而去。個體生命確實卑小如草芥,但是,因為生於那片土壤、長於那個節氣,我們體內便不可避免地凝固著季節陰晴的溫度與雨雪的氣息。那是屬於那個時代的特殊密碼。
2013年12月20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