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俠父詩文集》介紹了宣俠父的生平,精選了宣俠父的報告、信、雜文等50多篇以及丁玲等人回憶宣俠父的文章。
基本介紹
- 書名:宣俠父詩文集
- 作者:宣俠父 / 許林章主編
- ISBN:9787801368539
- 頁數:433
- 定價:22.00
- 出版社:中共黨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3
作者介紹
宣俠父(1899-1938.7.1),浙江諸暨人。
宣俠父出生於貧寒的國小教師家庭。1906年入本村私塾後在六安國小讀書。國小畢業後考入浙江省立甲種水產學校,因成績名列第一,公費去日本留學。回國後,受俄國十月革命和“五四”運動的影響,到杭州投身革命活動。1922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3年轉為中共黨員,並擔任團杭州地委秘書。1924年去黃埔軍校學習,是該校第一期學員,在校任三中隊國民黨區分部黨小組長,因反對蔣介石而離校。1925年,由李大釗派到馮玉祥的西北軍內開展政治工作,曾隨西北軍一部遠征甘肅。1926年任國民聯軍三路軍總部宣傳處處長。在此期間,他以國民黨左派的身份整頓了國民黨甘肅省黨部;同時,幫助建立中共蘭州地下組織;傳播馬列主義,建立“少年同志會”;深入甘南,幫助組織“藏民文化促進會”,支持藏胞趕走甘邊西寧鎮守使,深得藏胞的信賴。1927年5月,馮玉祥將國民聯軍改為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他任前敵總指揮部政治部中將主任。“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1927年7月,馮玉祥追隨蔣介石清黨,宣俠父與劉志丹等一批共產黨員被驅逐出西北軍。同年,他回到故鄉開展農運工作,籌建中共諸暨縣委,被選為縣委委員,負責軍事工作。後因敵人搜捕離開家鄉。1930年,打入在江蘇的梁冠英的25路軍,利用蔣、梁矛盾,在梁部取得合法身份,任25軍總參儀。此時,他又與上海左翼作家聯盟黨團書記陽翰笙聯繫,派了一批共產黨員到梁部工作,籌集幾萬元巨款支持左聯活動,創辦了湖風書局,出版了《北斗》、《文學導報》等進步刊物。宋慶齡、茅盾、史沫特萊等曾在此聚會。1929年至1932年,他還寫了兩本小說,一本是《西北遠征記》,筆名今秋,已重版;一本是《入伍前後》,筆名石雁,講述一個士兵起義和曲折的鬥爭經歷,鼓動性很強,是當時革命文學中少見的,因為內容太“紅”,只在內部發行。他是上海左翼作家聯盟的秘密盟員。1933年,他又一次來到平、津,和許權中、閻紅顏等一起四處奔走聯絡,促成馮玉祥、方振武、吉鴻昌等聯合,成立了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任同盟軍中的中共前線委員會委員兼二路軍政治部主任和第五師師長,與日偽軍浴血奮戰。同年底,同盟軍失敗後,他與吉鴻昌到天津同南漢宸組織了“中國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繼續開展抗日運動,秘密籌備重建抗日武裝。1934年3月,他介紹吉鴻昌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奉調到上海“特科”工作,化名楊永清,以《申報》記者身份,與胡愈之、鄒韜奮、章乃器等人聯絡,開展抗日救亡運動,並為黨蒐集了敵軍情報,供黨中央和紅軍長征途中參考,受到好評。1935年,調到香港進行上層統戰工作,揭露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國策,推動李濟深、蔡廷鍇等國民黨上層人士走聯共反蔣抗日的道路。他參加李濟深等人發起成立的“中華民族解放大同盟”組織,並擔任不管部長。1936年,他支持李宗仁、白崇禧發動的“兩廣”事變,主張反蔣抗日,並擔任重建後的十九路軍政治部主任兼六十一師參謀長。事變失敗後,他離開六十一師到梧州任中華民族革命同盟梧州市委主任,組織當地民眾抗日救亡運動。1937年,他被調到西安。七·七事變後,任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高級參議,成為周恩來、葉劍英、林伯渠的得力助手。曾隨同志去太原為八路軍東渡黃河,開赴抗日前線做各種部署工作。到西安、徐州等地,對國民黨高級將領進行統戰工作,寫了不少闡述黨的政治主張和軍事路線的文章。對於宣俠父的革命活動,蔣介石恨之入骨,使盡了軟硬的伎倆,最後竟親自手諭“秘密判裁”。1938年7月1日,當宣俠父回西安八路軍辦事處途中,被特務綁架,當晚遭到暗害。
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等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