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使是指宣撫使的省稱,出處唐 韓愈 《送陸歙州詩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宣使
- 拼音:xuān shǐ
- 釋義:宣撫使的省稱
- 出處: 《送陸歙州詩序》
宣使是指宣撫使的省稱,出處唐 韓愈 《送陸歙州詩序》。
曾任寧國路儒學教授,天順二年(1329)調江浙行省承宣使,後調休寧縣主簿。元末,又任漳州路龍溪、興化路莆田縣尹。善畫山水、竹石,用筆沉著,頗有氣勢,兼工書法,...
凡內職崇班、武臣副率以上,最先除授及加恩賜時皆帶檢校官,文臣則授樞密使、宣徽使與節度使方帶。元豐改制後,武臣承宣使以下皆廢,檢校官僅留檢校三公與檢校...
後在鎮壓河北起義軍張迪中立功,恢復領承宣使,升任鄜延路馬步軍副總管。 [3] 靖康元年(1126年),西夏應金朝之約攻宋以牽制宋朝,劉光世在杏子堡(當在今陝西志...
不久後因形勢危急,張世傑升任保康軍承宣使,帶兵抵抗元軍入侵,期間互有勝負。隨後又先後擔任制置副使、保康軍節度使、檢校少保等重要職務。 宋德佑二年(公元1276...
甘肅環縣)知州、秦州(治今甘肅天水)知州、邠州(治陝西彬縣)知州、慶陽府(治今甘肅慶陽)知府、秦州知州、侍衛步軍馬軍副都指揮使、房州觀察使、奉寧軍承宣使等...
元朝官制分為中央政權和地方政權,中央政權下設三公、中書省、六部、樞密院、御史台、大宗正府、宣政院、太禧宗禋院和儲政院;地方政權下設行中書省(職同中央...
官名。五代後周始置,宋朝不置殿前都點檢後,為統兵官之一,位殿前都指揮使下、殿前都虞候上,以刺史以上充,徽宗政和(1114)定其位在正任承宣使上。 ...
李唐賓,字不詳,號玉壺道人,廣陵(今江蘇揚州市)人。生卒年均不詳,約明太祖洪武初前後(約公元一三六八年前後)在世。官淮南省宣使。...
王貴(?—1153),相州湯陰(今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人,南宋抗金名將岳飛麾下中軍統制,與前軍統制張憲是岳飛的左膀右臂。官至武安軍承宣使、鄂州駐紮御前諸軍權都統...
聖人正在宮中飲,宣使池頭旋折花。春日龍池小宴開,岸邊亭子號流杯。沈檀刻作神仙女,對捧金尊水上來。梨園子弟簇池頭,小樂攜來候宴遊。...
韓侂胄(tuō zhòu)(1152年-1207年),位元組夫,相州安陽(今河南安陽)人,南宋宰相、權臣、外戚,魏郡王韓琦曾孫,寶寧軍承宣使韓誠之子,憲聖皇后吳氏之甥,恭淑...
內侍張見道養子也。初為韋太后宅提點官,累遷至安德軍承宣使、帶御器械,又遷內侍省押班。時見道為入內內侍省押班,父子並充景福殿使。...
紹興十年(1140)隨岳飛北伐,從牛皋、傅選等戰漢上,以功除正任承宣使;與王貴、岳雲戰穎昌,再克金兵。紹興十一年(1141)宣撫司罷,先後任鄂州御前諸軍統制、...
[38] (《賜保康軍承宣使左驍衛上將軍鎮江都統兼知揚州淮東安撫使畢再遇乞畀在外宮觀差遣不允詔》)②卿忠勇票銳,為國爪牙。布宣王靈,指授將略。卒蕩平於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