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客家傳統木作技藝
- 批准時間:2020年3月9日
- 遺產級別:市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申報地區:福建省三明市清流縣
- 保護單位:清流縣長校鎮文化服務中心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工藝流程,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長校鎮位於福建省清流縣南,地處閩西交通要道,是客家人歷史遷徙聚居地。客家文化歷經千年滄桑,在許多方面創造了傑出成就,在各行各業湧現了無數能工巧匠,長校民間木工工藝便是其中之一。
長校的木工工藝也有近千年的歷史,經過數代人的努力,至今在長汀、連城、寧化、清流等閩西客家地區遠近聞名。
工藝特徵
長校木工工藝,分為大木工和小木工工藝兩類。如建築裝修、廊橋亭閣、祠堂寺廟等木工工藝為大木工;家庭生活家具、生產勞動用具等木工製作為小木工。
長校木工工藝涉及樓台館所、雕樑畫棟等建築裝修,桌椅床櫃等生活家具,以及勞動生產用具,用途廣泛。
木工諺語是木工歷史經驗之談,例如:“一料二線三打眼”,是衡量木工基本功的準則。“大木匠的斧,小木匠的鋸”,“小木匠的料,大木匠的線”,“一世斧頭三年刨”等等,無不凝聚著木製手工業者辛勤的汗水和智慧的結晶。
工藝流程
木工通常使用工具:斧頭、鋸子、刨子、鑿子、鏟子、鑽子、鐵錘、墨斗、尺子等。這些工具看似簡單,但真正掌握操作並不容易,每種工具使用都有較高的技術要領和水平,是木工師傅在生產實踐中學習、磨鍊、鑽研等,日積月累,才能熟能生巧。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木工工具種類也逐步增多,如開榫機、電刨、電鋸等,傳統的木工工具被機器取代。但在木工實際生產中,永遠離不開木工師傅具體手工製作,這才是傳統木工工藝精髓所在。
木工生產程式,包括有按照設計圖紙選料、下料,到畫線、開榫做卯及細緻加工組裝。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傳統木工是一門涉及數學、物理、建築、審美、人文等跨學科工藝,是民間工匠世代創造性勞動藝術成果,是中華民族建築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傳承人物
李貴壽,男,漢族,1946年8月生,2019年被評為清流縣第二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傳承項目:長校傳統木工工藝。
江祖雲,男,漢族,1977年6月生,2019年被評為清流縣第二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傳承項目:長校傳統木工工藝。
保護措施
客家傳統木作技藝(清流長校)項目保護單位為:清流縣長校鎮文化服務中心。
社會影響
產品展示
2019年7月20日,清流縣長校鎮舉辦了“紅色清流生態長校”文旅農旅風采展暨長校鎮第三屆水果採摘節與“電商扶貧 ‘李’上‘網’來”上行推介會活動。舞台周圍有幾十個展位,展示著清流縣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展出有木工工藝等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