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希亮官僚架子很大,同僚晉見,任在客座中等候,久久都不出來接見,甚至看見有人在客座中打起瞌睡來,蘇軾心生不平,作客位假寐詩,諷刺他:「謁入不得去,兀坐如枯株,豈惟主忘客,今我亦忘吾。同僚不解事,慍色見髯須,雖無性命憂,且復忍須臾。」
客位假寐(因謁鳳翔府守陳公弼),蘇軾與陳希亮,
客位假寐(因謁鳳翔府守陳公弼)
蘇軾
謁入不得去,兀坐如枯株。豈惟主忘客,今我亦忘吾。同僚不解事,慍色見髯須。雖無性命憂,且復忍須臾。
蘇軾與陳希亮
蘇軾二十一歲中進士,並獲得當時的文壇領袖歐陽修的賞識,常為之播揚延譽,數年後,蘇軾又於制科考試優入三等,文名一時冠絕天下。入仕之初,蘇軾任鳳翔府簽判,協助知府陳希亮掌理日常事務。到任後不久,一些仰慕蘇軾的小吏便稱他為“蘇賢良”。平日受人恭維慣了,蘇軾不免也有些飄飄然,坦然受之。
知府陳希亮某日聽到下屬小吏這樣稱呼蘇軾,勃然大怒,當著蘇軾的面下令杖責這個小吏,斥道:“府判官只是協理文案的官員,有何賢良可言?”令蘇軾很下不來台。此後,凡看到蘇軾有驕矜自得之意,陳希亮在蘇軾登門求見時,也是故意拒絕不見。遇到府里需要齋醮祈福,蘇軾負責撰寫的祈祝小文,陳希亮也是左塗右改,如此往返數次,直至把文章改得面目全非,這才啟用。時間久了,蘇軾認為上司是在無端打壓自己,遂與陳希亮交惡,如果沒有公事往來,他儘量不與陳希亮接觸,即使中元節這樣的重要節日,他也拒絕前往知府官署與上司一同參加節日宴會。
在官場日久,並於新舊黨爭中兩頭不討好的蘇軾,屢遭貶謫,這時他才明白當初上司陳希亮對己的一番苦心。因為像他這種耿直有節、愛憎分明的個性,加之又是少年得志、聲名遠播,很容易招致他人的嫉恨,如果總是處在自我虛榮的光環當中,在遭受挫折時,就很難保持一種平和曠達的心態。因此,陳希亮故意對蘇軾進行打壓,一是為了打掉他的驕氣,同時也是讓他在順境中接受一些挫辱,感受人生的無奈,從而培養出一種堅毅的精神,在厄運襲來時,能夠以一種樂觀豁達的態度對待。
明白了這一切,蘇軾為已逝的陳希亮作傳:“方是時年少氣盛,愚不更事,屢與公爭議,至形於言色,已而悔之。”或許,人只有經歷過了挫折,才知道於逆境中的歷練,也是人生的一種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