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感懷是明代于謙的一首七言律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客中感懷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品體裁:七言律詩
- 作者:于謙
注釋,
作品全文
十年蹤跡厭紅塵,功業無成白髮新。夢裡不知身是客,覺來惟有影相親①。
夕陽衰草梁園暮,細雨閒花沁②水春。馬足經行今幾度,溪山應笑未歸人。
注釋
蹤跡
(1).腳印;足跡。 漢 焦贛《易林·豫之明夷》:“鵠怒追求, 郭 氏之虛。不見蹤跡,使伯心憂。” 前蜀韋莊《虎跡》詩:“白額頻頻夜到門,水邊蹤跡漸成群。” 宋蘇軾《蔡州道上遇雪》詩之二:“蹤跡尚可尋,窟穴何足掀。”《花月痕》第四五回:“摶沙蹤跡含沙射,銷骨讒言刺骨悲。” 洪深《申屠氏》第五本:“又說發覺後,如何領著眾人追尋,不見蹤跡。”
(2).行蹤。《史記·淮南衡山列傳》:“﹝ 淮南王 ﹞使人上書告相,事下廷尉治。蹤跡連王,王使人候伺 漢 公卿,公卿請逮捕治王。” 唐牟融《贈歐陽詹》詩:“為客囊無 季子 金,半生蹤跡任浮沉。”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青娥》:“猶冀父母尚在人間,隨在探訪,而終無蹤跡矣。” 清李漁《慎鸞交·首奸》:“凡有蹤跡可疑及陰行魘魅者,即是奸黨。”《東周列國志》第三五回:“ 秦穆公 使人訪 重耳 蹤跡,知其在 楚 ,已數月矣。”
(3).事物所遺留的痕跡。 南朝 梁陶弘景《冥通記》卷一:“又檢溫鐺中猶如常酒氣,瓦盆中被水湯無氣,都不見藥蹤跡,竟不測何所因托。” 宋張齊賢《洛陽搢紳舊聞記·洛陽染工見鬼》:“尋之數日,果見有枯井蹤跡。掘之,得所棄屍。” 章炳麟《文學說例》:“若夫地處要荒,開化稍後,君臣既立,而酋長時代之遺語,蹤跡未亡,則其名號,又多錯雜。”
(4).前人的遺蹟。多指操行、學術、書畫而言。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不師古之蹤跡,猶蒙被而臥耳。”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記文》:“凡字之為體,緩不如緊,潤不如密,斜不如正,濁不如清。右欲重,左欲輕。考古人蹤跡,其言不妄也。” 明唐順之《與李少卿中麓書》:“ 會稽 禹穴 之間, 龍門 太史蹤跡所在,兄倘亦有意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