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縣李子種植歷史悠久,李資源豐富,李子種植遍及全縣各地,《宜賓縣誌》〈物產志〉(清嘉慶版校注本)中即有李子種植記載。
在宜賓縣關於李子的淵源流傳著哪吒染血去毒、拯救蒼生的動人傳說,當地百姓為感謝哪吒之德,將染血救命的野果,取哪吒是托塔李天王三子之意,名叫李子,並在宜賓翠屏山修建哪吒行宮,世代祭拜。 宜賓縣李子種植普遍,但由於品種多、雜,未形成標準化、規模化生產,造成李子多數品質不佳。建國後通過不斷改良和引進李子新品種,不斷提高栽培技術,李子果實品質有了一定提高,由宜賓縣選送的玫瑰大紅李獲宜賓地區優質水果稱號。為了更好地發展地方優勢特色產業,宜賓縣政府積極組織專家團隊,在地方李資源中篩選優株,經多年試驗選育而成一優良李子新品種,因該新品種李子果實一半紫紅一半黃綠,在縣品種命名會上,專家們將其命名為“茵紅李”。該品種於2011年2月正式通過四川省品審委第七屆二次會議品種審定。 宜賓茵紅李自選育成功後,因特別適宜於宜賓縣獨特的土質和氣候條件,豐產性好,輔之以獨特的栽培生產技術,使生產出的李子果實脆甜化渣,清香爽口,耐儲性強,深受民眾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