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紫砂陶製作技藝

宜興紫砂陶製作技藝

宜興紫砂陶製作技藝,江蘇省宜興市丁蜀鎮地方民間傳統制陶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紫砂陶製作技藝以特產於宜興的一種具有特殊團粒結構和雙重氣孔結構的紫砂泥料為原料,採用百種以上的自製工具,經過打泥片、拍打身筒、鑲接身筒或鑲接與雕塑結合等步驟最終完成陶製品。

2006年5月,宜興紫砂陶製作技藝被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技藝類,項目編號Ⅷ-1。2018年5月24日,入選第一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宜興紫砂陶製作技藝
  • 批准時間:2006年5月20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編號:Ⅷ-1
  • 遺產類別:傳統手工技藝
  • 申報地區:江蘇省宜興市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工藝流程,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重要展覽,榮譽表彰,文化軼事,

歷史淵源

1976年,宜興羊角山古窯遺址出土了大量紫砂陶殘器。經南京大學歷史系和南京博物院鑑定,這座紫砂古窯址的年代為北宋。1966年南京出土的吳經墓(明嘉靖12年墓葬)紫砂提梁壺一件,其紫砂造型,製作技法與羊角山宋窯殘器的拼復件對比,完全一脈相承。
紫砂陶成品紫砂陶成品
宋代詩人歐陽修、梅堯臣等的詩作中,也都有關於紫砂茶具的詩句,明正德年間,見諸文獻的記載的傑出陶工有金沙寺僧和供春。
明嘉靖至萬曆年間,先有董翰,趙梁,元暢,時鵬“四大家”,繼有時大彬、李仲芳、徐友泉“三大家”。其中以時大彬最負盛名,其制壺技法一改早期的製法,完全改用槌片、圍圈、打身筒的成型法和泥片鑲接成型法,是紫砂技藝上的一個飛躍。
明末至清雍乾年(十七世紀晚期至十八世紀初期),紫砂工藝向裝飾紋樣,花樣圖案造型發展。明末項聖思所作“桃杯”(藏於南京博物院),製作技巧精細,形象完善,結構纖密。這一階段最突出的代表為康熙晚期的陳鳴遠,作品以技巧和創意見稱。
宜興紫砂陶製作技藝
十九世紀早期紫砂風格有很大轉變,關鍵人物是仕子學者陳鴻壽(號曼生),他對紫砂陶藝的貢獻,是第一次把篆刻作為一種裝飾手段施於壺上。清道光、鹹豐年間,紫砂藝術家邵大亨,作品選泥精練,造型深邃,技藝高超,開一代纖巧糜繁之風,贏得盛譽。
抗日戰爭時期,紫砂行業急劇衰弱,到1948年時,能夠堅持從事紫砂陶製作技藝的藝人屈指可數,傳承數百年的紫砂陶工藝的處境岌岌可危。
1956年,江蘇省人民政府任命任淦庭、裴石民、吳雲根、王寅春、朱可心、顧景舟、蔣蓉等七位紫砂藝人為“技術輔導”。開始了新一代紫砂藝人的培養和手工紫砂陶藝的傳承工作。
截至2012年,宜興從事紫砂陶生產製作的人員約20000人左右。製作人員既有宜興本地人也有外來從業者;既有受過專門美術教育的大學生,也有師從老一代傳統藝術家的藝人;既有教授講師,也有專科學生。

工藝特徵

宜興紫砂陶製作技藝成品以茗壺為代表,其制器物件有光器(又分圓器和方器) 、筋紋器和花器等不同的造型流派。紫砂器內外一般均不施釉,以純天然質地和肌理為美。
劃開壺口並修整劃開壺口並修整
紫砂茗壺的造型千姿百態,有樸實的實用造型,也有奇巧的怪異造型,但總括起來分為以下幾類:幾何型、自然型(花素器)、筋紋器及水平壺和茶器等,在紫砂茗壺的發展不同歷史時期中,幾類造型的壺都有製造,但每個時期的主流卻有所偏重不同的造型,藝術風尚及發展趨勢。
紫砂陶的裝飾方法多種多樣。紫砂陶刻裝飾藝術的篆刻不同於其他的雕刻,如漆雕、木雕、碑文銘刻和其他陶瓷雕繪等,它是在紫砂壺坯的表面上進行刻畫的,要注意克服壺坯表層的凹凸不平和複雜的線條。雖然篆刻書畫是製作紫砂壺的最後一道工序,書畫素材的選取和作畫的筆法差不多與中國國畫相類似,即是有書有畫,外加還有作畫者的款識印章。但是,在布局上,紫砂陶刻藝術與國畫的做法還是有所不同的,因為紫砂陶刻藝術要遵照紫砂陶器的造型分別作畫,且要求畫面清晰、層次分明,這就對作畫者的技藝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一般先是在壺坯上寫上書畫,然後依據所作書畫來進行篆刻。刻字時要橫平豎直,要把字刻得圓潤,並且筆畫順序要遵循規律,使書畫結構相對應,筆法清晰明了。
修整壺嘴、刮光壺肩、壺嘴、壺把修整壺嘴、刮光壺肩、壺嘴、壺把
篆刻所用的刀法大致可總結為“劃、豎、撇、踢、捺”這五個字。刻“劃”的刀法是先下後上;刻“豎”的刀法是先左後右;刻“撇”的刀法為先用順刀,後用逆刀;刻“踢”的刀法是先用逆刀,後用順刀;刻“捺”的刀法是先上後下。紫砂陶刻裝飾藝術的刀法除了“雙刀正入法”和“單刀側入法”外,還包括澀刀、遲刀、留刀、輕刀、切刀、舞刀等,這些都是金石用刀技法。紫砂陶刻裝飾藝術作品手法獨特、別具匠心,雕刻者以刀為筆,把中國的古樸文化,諸如書法、國畫、篆刻等眾多藝術匯集在一起,融合於一體,難能可貴,形成了具有特有的民族工藝特色。
紫砂陶刻是以刀為筆,把中國的書法、繪畫、雕刻相容在一起,融為一體,其題材廣闊,內容和表現形式豐富多彩。刻畫素材多種多樣,如自然山水、花香鳥語、人物圖案等。而紫砂陶刻裝飾藝術作品更是包括中國歷史上的各種書法,有草書、隸書、楷書等,還配有圖形,真是可以說是圖文並茂。
除了最常使用的陶刻之外,還有捏塑、彩繪、鑲嵌、貼花、調砂、泥繪、印板等等。比如鑲嵌有“色泥鑲嵌”、“瓷珠、釉珠鑲嵌”、“螺鈿、玉石鑲嵌”、“金銀絲鑲嵌”等等。泥繪是用紫砂泥漿堆繪於壺坯上,有仙鶴、魚以及人物等多種形狀;印板是把所需要的裝飾圖案刻在以木、石、陶等為材質的一塊平板上,把泥片放在上面拍打,這樣所需要的裝飾圖案的就印在泥片上,然後再用泥片製作壺坯。在紫砂陶的裝飾上無論採用那種方法,都應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工藝流程

一、制坯
模製和手捏
打泥片和泥條打泥片和泥條
都是先做成器身、次則挖足,開面,然後附加柄、嘴、蓋、的等附屬檔案,最後才做修坯工作。
二、成型
手工成型法
A關鍵:在於壺坯表面的“精加工”工藝。所謂精加工就是用明針、竹范等專用工具,對壺坯表面進行精細的刮平的精確的修整,使壺體器形結構更加嚴謹,輪廓線條更加明顯。
劃泥片劃泥片
B分類:“打身筒”和“片接法”兩種
打身筒就是拍打壺體的身筒,以圓形為主。
“片接法”就是泥片鑲接成型。在製作方器時,把打好和劃好的泥片用泥漿粘接成壺身(或者是瓶身、盆身)。
模具成型方法
首先創作設計者構思並製作出一件紫砂陶作品,然後根據樣翻出一幅母模,再澆注出一批石膏模具供成型技工制坯所用。諸漿成型燒坯時,要經過淘漿、注漿、回漿、脫模、修坯等一整套工序流程。
圍身筒圍身筒
軲轆車成型
這也是陶瓷機械成型方法之一,20世紀60年代初,宜興紫砂工藝廠引進了成型機械軲轆車,製作大路貨產品。
拉坯成型
口部滿片口部滿片
宜興窯場上從古至今很少採用拉坯成型的技法,只是在20世界90年代後期,部分外來的陶藝工作者將瓷區的傳統拉坯技法運用於紫砂的生產中。
三、裝飾
經過鑽嘴眼,校正口、嘴、把,修整壺嘴、刮光壺肩、壺嘴、壺把,光整壺體內部,鈐上印章等步驟對紫砂壺進行裝飾。
四、燒成
紫砂器的燒成溫度為1050~1250℃,介於普通陶器和瓷器之間。具體的窯溫由坯料泥性和所需陶色決定。其工藝流程為坯體晾乾,裝入匣體,入窯,焙燒。
規範壺身規範壺身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宜興紫砂文化反映了中華民族的歷史文明。宜興紫砂陶製作技藝是具有價值的民間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其技藝流程、器物造型、裝飾、使用及審美理念具有豐富的中華傳統文化內涵,體現著一種東方民族工藝的智慧。
紫砂技藝一直富有實用和藝術鑑賞的雙重特色。經過千百年的傳承,紫砂陶器的生存空間、技藝特徵、衍生譜系、傳統文化內涵等方面,迄今仍呈現良好的狀態。

傳承人物

汪寅仙,女,漢族,1943年生,江蘇省宜興市丁山鎮人。2007年6月,汪寅仙入選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江蘇省宜興市申報。
汪寅仙製作紫砂壺中汪寅仙製作紫砂壺中
徐秀棠,男,漢族,1937年12月生,江蘇省宜興市人。2012年12月,徐秀棠入選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江蘇省宜興市申報。
呂堯臣,男,漢族,1941年生,江蘇省宜興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2012年12月,徐秀棠入選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江蘇省宜興市申報。

保護措施

由於紫砂制陶的原料是一種稀缺礦產資源,已被過度開發和濫用。再加上產業化的影響,紫砂制陶精品越來越少,傑出的紫砂陶製作技藝受到了嚴重衝擊,如何傳承這一優秀的民間手工技藝已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課題。
2007年4月,中國首部為保護傳統製作技藝、礦產資源及紫砂製品而制訂的地方性法規——《無錫市宜興紫砂保護條例》正式實施。
2018年1月21日,上海文史研究館工美研究社在宜興設立紫砂文化研習基地。該平台將積極開展紫砂文化的研究、交流、展覽、宣傳、推廣等活動,培養、發現、推介傑出紫砂人才,以此激發紫砂文化的創新活力。

社會影響

重要展覽

2017年6月9日上午,首屆宜興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陶瓷藝術作品展在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開幕,江蘇宜興紫砂陶製作技藝在展覽中被展示。
2017年11月22日至12月11日,由江蘇省海外聯誼會及香港江蘇社團總會主辦的“紫玉蘇韻”紫砂文化展在香港開幕,江蘇宜興紫砂陶製作技藝在展覽中被展示。

榮譽表彰

1930年,宜興紫砂在比利時舉辦的世界博覽會上獲得銀獎。
1962年,宜興紫砂在美國費城舉辦的世界博覽會上獲得金獎。
1988年,非遺傳承人汪寅仙與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已於1999年更名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張守智教授共同合作設計的《曲壺》,突破了傳統紫砂壺的樣式,獲得全國陶瓷設計評比一等獎。
2016年9月21日,在山東濟南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的第四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中,宜興市4位紫砂藝人在非遺博覽會的傳統工藝項目(陶瓷手工成型)大賽決賽中獲獎。

文化軼事

相傳春秋戰國時期,范蠡助越王勾踐滅吳之後,就棄官隱退,來到太湖之濱的宜興定居,與當地人塑陶為樂。在製造陶器的過程中,范蠡發現一種陶土比別的陶土略重,且裡面有光澤,遂取名“紫砂”。不過這畢竟只是傳說,真假無從考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