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評話

宜春評話

宜春評話是江西宜春市(現袁州區)一種獨具特色的傳統戲曲藝術。自明末清初以來,一代又一代的民間盲藝人口頭傳唱於袁州一帶農村集鎮、屋場,至今已有幾百年歷史。其表現形式是有說有唱,以敘述為主的坐唱。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十分重視挖掘民間藝術,繼承和發展民間藝術傳統。幾十年來,袁州區的文藝工作者編創了不少宜春評話節目,如《英台繡花》、《送春》、《姐妹同游明月山》等,並先後在江西省乃至全國獲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宜春評話
  • 所屬地區:江西省宜春市
  • 遺產編號:Ⅴ-5
  • 遺產類別曲藝
  • 申報日期:2006年
  • 申報單位:宜春市袁州區
  • 遺產級別:省
基本信息,曲種概述,所在地區,曲種發展,曲種特點,曲種作品,

基本信息

文化遺產名稱宜春評話
所屬地區: 江西 · 宜春 · 袁州區
遺產編號:Ⅴ-5
遺產類別曲藝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宜春市袁州區
遺產級別: 省

曲種概述

宜春評話,是深受宜春人民所喜愛的傳統戲曲劇種。評話是只講不唱的,宜春評話卻說唱兼有、偏重於唱,最早流傳於袁州府的宜春、分宜、萍鄉、萬載、銅鼓境內。宜春評話作為一種說唱形式的曲藝,是隋唐說唱文學發展成元、明、清的鼓調中派生出來的,形成於清 乾隆年間,據傳宜春曾有兩股乞丐幫派,即所謂“東行”和“西行”,兩行都有各自的技藝,“東行”唱評話,“西行”打蓮花落、打花棍、玩蛇等。由於“西行”的乞丐大多數不是盲人,後來逐漸轉成其他行當的勞動者,於是西行這個組織也隨之很快解體。而“東行”的乞丐或送來學藝的小盲人,必須參拜八仙中的曹國舅和張果老兩們尊師,唱評話用的楠頭、漁鼓兩項道具就分別代表這兩們尊師。沒有加入“東行”的盲人,唱評話時只許敲打臉盆,不準擊楠頭、敲漁鼓。這個組織有管理乞丐的頭人,有傳授技藝的師傅,還有掌管收支的帳房。盲人學藝,全按這個行規章法辦事,長期以來經過許許多多民間藝人的創作、加工和教習,逐漸形成了具有宜春地方獨特風格的曲藝流派,故稱“宜春評話”。
《金叉記》《金叉記》

所在地區

宜春又名袁州,始建於漢,為歷代置州設府之地,是贛西重縝 ,西鄰萍鄉,南靠吉安,東臨南昌,北與湖北省接壤。袁州區為宜春市府所在地,總面積為2532平方公里,有資料顯示,總人口有96萬。這裡氣候溫和雨量充足,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交通十分便利,是山珍富饒的魚米之鄉,歷代騷人墨客齊贊宜春為“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稱。
盲人表演盲人表演

曲種發展

新中國成立後,在黨的文藝方針的指引下,“宜春評話”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在挖掘傳統的基礎上,創造了大量的優秀作品,1989年11月全國長治杯曲藝大獎賽中,“宜春評話”《英台繡花》獲創作、音樂設計和表演各三等獎,另有“宜春評話”《送春》代表江西赴 天津參加“首屆中國曲藝節”展演,深得專家、觀眾好評,從此,“宜春評話”這一曲種進入了《曲藝辭典》登上了文藝領域的“大雅之堂”。2004年“宜春評話”《小平小道》獲第十三屆群星獎、金獎。“宜春評話”優美動聽的旋律,引起了許多音樂專家的關注。著名作曲家解策勵先生曾將“宜春評話”中的“合調”改編為“江西評話”在全省流傳。其創作的全國28首廣播金曲之一的《請茶歌》,使用的音樂素材也是“宜春評話”。
《姐妹同游明月山》《姐妹同游明月山》

曲種特點

宜春評話“一飛沖天”非一日之寒。這種以宜春袁州方言為主的曲藝,充滿 了濃郁的地方特色。它起源於隋唐,盛行於清朝乾隆時期,在袁州城鄉廣為傳唱,可謂藝術生命力旺盛。說它特色濃郁,是因為宜春評話既唱又說,以“唱”為主,以“說”為輔,在大段唱詞之後點綴幾句“說”詞,起畫龍點睛之作用。
老年藝人老年藝人
評話筒、小竹片或筷子,構成了宜春評話的說唱道具。藝人在演唱時,左臂托評話筒,左手指夾小竹片或筷子敲擊竹筒,右手則拍擊筒底,以掌握節拍,烘托氣氛。袁州地方藝人在創作時,均以選擇“宜春評話”表演形式為主,但內容並不局限於宜春當地,而是寫天下之精華,唱天下之人事。因此,宜春評話題材廣泛、內容夯實。“宜春評話”簡便靈活,通俗易懂,特色鮮明,幽默辛辣,啟迪智慧,植根人民,帶有鮮明的地方性、民眾性、傳承性,在當地歲月漫漫,源遠流長,為廣大人們民眾喜聞樂見。

曲種作品

2000年,宜春評話《姐妹同游明月山》在江西省首屆農民藝術節大放光 彩;2002年,在中組部、文化部、國家老齡委等七部委組織的“老年文藝表演大賽”中,評話《小平小道》獲得金獎,另外還獲得文化部“群星獎”等殊榮。
排練排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