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強攻二季度、確保雙過半、奮勇站前列實施方案

宜春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於2022年5月20日印發強攻二季度、確保雙過半、奮勇站前列實施方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宜春市強攻二季度、確保雙過半、奮勇站前列實施方案
  • 頒布時間:2022年5月20日
  • 發布單位:宜春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全文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根據省政府辦公廳《“強攻二季度、確保雙過半”行動方案》,結合宜春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聚焦“作示範、勇爭先”的目標要求,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堅持“穩好、進強、調優”工作思路,紮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以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和昂揚鬥志,統籌抓好“八個強攻”,推動惠企業扶實體、重點項目開工建設、支持企業穩崗等政策實施靠前安排、加快節奏,全力以赴強攻二季度,確保雙過半,奮勇站前列。
(二)主要目標
主動擔當,奮勇爭先,自我加壓,力爭在二季度,全市國民生產總值增長7.5%以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以上、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5%左右,確保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實現“雙過半”,力爭發展態勢和成效進入全省第一方陣,為全年經濟強勁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二、主要措施
(一)強攻惠企幫扶
1.全力落實惠企政策。重點落實好幫助中小企業紓困解難政策40條、統籌疫情防控穩增長13條、“五一”期間不停工不停產促進商貿旅遊消費等政策措施,每日調度各地兌現資金、兌現企業數、兌現最長時限等。上線運行全省統一的惠企綜合服務平台“惠企通”,在市民服務中心設立惠企政策兌現視窗,為企業提供政策諮詢解答、稅務導辦等服務,建立線上線下融合、精準高效推送辦理的政策兌現機制。(責任單位:市行政審批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稅務局,各縣市區政府、“三區”管委會)
2.全力釋放企業產能。加強對營業收入超10億元、5億元、1億元等重點企業監測,鼓勵有市場、有效益、有訂單的企業開足馬力,增加排產計畫,滿負荷生產,提高產能利用率。對二季度62個投資億元以上工業項目、新增產值情況進行逐一摸排,力促早投產、早達產,形成新的工業增量。在全市開展企業特派員大走訪、“入企走訪連心”活動和“一起益企”中小企業服務行動,切實當好惠企政策的“送件員”、問題摸排的“收件員”、困難化解的“辦件員”,全力幫助企業解難題、渡難關。構建“贛出精品”線上線下推廣體系,全方位宣傳展示和推介精品,支持企業拓展國內外市場。(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市監局,各縣市區政府、“三區”管委會)
3.全力推動金融扶實體。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住宿餐飲、批發零售、文化旅遊、交通運輸等行業企業,支持金融機構合理開展貸款展期和續貸安排,不盲目抽貸、壓貸或停貸。用好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等貨幣政策工具,鼓勵金融機構穩定普惠小微貸款存量,擴大增量。按照特事特辦、急事快辦的原則,適當簡化流程、開展容缺辦理,加快審批放款速度,對承擔疫情防控和應急運輸任務較重的運輸物流企業開闢“綠色通道”。發揮政銀企合力,加大重大項目、重點企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與金融機構對接的力度和頻次,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責任單位:市政府金融辦、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農業農村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人行宜春市中心支行、宜春銀保監分局,各縣市區政府、“三區”管委會)
(二)強攻重大項目
4.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全力打好六大領域“項目大會戰”,力爭二季度完成投資1200億元以上。梳理出在建省大中型項目、專項債券支出進度未達到100%的項目清單,重點協調推進,組織項目單位開足馬力、掛圖作戰,確保“端午”等節假日期間所有市大中型在建項目不停工,實現投資量、實物量、工作量“三量齊增”。加快推進宜春西繞城高速(三陽至新田段)新建工程、宜萬同城快速通道、宜春時代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江西國軒鋰電池及PACK生產基地等項目建設進度,確保省大中型項目上半年完成年度計畫投資70%以上。推動專項債券項目加快實施、資金及時支出,實行清單管理、調度推進,確保2021年及以前年度發行的專項債券資金今年5月底前全部支出完畢,2022年度發行的專債資金6月底前撥付到位、8月底全部支出完畢。(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交通運輸局,各縣市區政府、“三區”管委會)
5.加速推動項目開工。梳理年內計畫新開工的市大中型項目清單,開工建設宜春時代(奉新)年產8萬噸電池級儲能材料、江西上石藥業(上高)原料藥和高級醫藥中間體項目、宜豐九嶺鋰業碳酸鋰項目等258個市大中型項目,力爭上半年項目開工數達到年計畫的85%以上。(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局、市工信局、各縣市區政府、“三區”管委會)
6.加力最佳化項目服務。建立健全領導掛點幫扶、重大項目督查、重大項目協調推進工作機制,853個市大中型項目均各自落實一名包保責任領導,抽調10名業務骨幹組建市重大項目督查工作專班,對重大項目實行“日提醒、周督查、月通報、年考核”,推動各地各部門分層級、分類別調度協調、加快推進。積極開展延時錯時預約辦理等“不打烊”服務,在辦理建築施工許可中落實“容缺審批+承諾制”規定,做到“能容則容”,推廣“六多合一”集成審批,設立工程建設項目“一站式”集成審批,為項目做好服務。(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行政審批局、各縣市區政府、“三區”管委會)
7.紮實做好項目儲備。積極對接國家“十四五”重大工程包,抓緊謀劃一批“補短板、能落地、快見效”的重大項目,對初步謀劃篩選的114個重特大項目進行再論證,進一步充實重大項目庫。加快推進明月山機場二期擴建、靖安洪屏抽水蓄能電站二期、宜春東北繞城、銅鼓至通城、靖安至樟樹和南昌至南豐(經豐城)高速等項目前期工作。深入實施“開放提升、引強攻堅”大會戰,採取“屏對屏”“不見面”、招商小分隊等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加大招商力度,努力引進一批“旗艦型”“領頭羊”“獨角獸”企業來宜投資。(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各縣市區政府、“三區”管委會)
8.切實強化要素保障。按照資金和要素跟著項目走的原則,優先保障重大項目的土地、建材、資金等要素資源,全力做好在建項目的用電、用水、用氣、用工和防疫物資等生產要素保障。加大對水利、交通、市政基礎設施等領域惠民生補短板項目和第五代移動通信(5G)、工業網際網路、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金融扶持力度,支持地方政府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按照市場化原則保障融資平台公司合理融資需求。(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自然資源局、市住建局、市國資委、市行政審批局、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市政府金融辦、人行宜春市中心支行、各縣市區政府、“三區”管委會)
(三)強攻消費擴容升級
9.提升商貿消費。在精準防控、確保全全的前提下,鼓勵人群有序流動,就地消費。圍繞購物、餐飲、汽車、家電、文化旅遊、特色產品等多個板塊,開展“優質商品、日用百貨、服裝鞋帽、特色美食、旅遊產品、5G手機”等全品類商品線上、線下體驗促銷活動。組織開展“宜春夏季汽車展銷會”“首屆老字號評選品鑑會”“雙品網購節”“家電購物節”等節慶促銷活動。鼓勵各地通過政企合作、銀企合作的方式,統籌工會經費,擴大消費券發放規模。(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總工會,各縣市區政府、“三區”管委會)
10.鼓勵文旅消費。搶抓假日文旅市場,科學有序開放景區景點、旅遊度假區、消費集聚區和公共文化場所。開展系列線上線下市縣聯動的文旅活動,推廣文旅“一卡通”、減免門票等消費惠民舉措。支持工會依規購買市內文旅產品和服務,鼓勵學校、教育機構在市內開展研學活動。持續引導“宜春人游宜春”,推出精品旅遊線路。(責任單位:市文廣新旅局、市總工會、市教體局,各縣市區政府、“三區”管委會)
11.培育新型消費。培育智慧型零售、線上教育、智慧型體育等線上線下新型消費模式。培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推進宜春市人民醫院網際網路醫院建設。著力激發鄉村消費潛力,完成23個鄉鎮商貿中心改造。支持宜春日報舉辦全市大型汽車展銷活動,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完善長租房政策,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工信局、市衛健委、市教體局、市住建局,各縣市區政府、“三區”管委會)
(四)強攻暢通經濟循環
12.著力保運輸暢通。嚴格落實“保通保暢”政策,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對港口碼頭、火車站、機場和各類物流中心的集疏運車輛實行閉環管理,針對“健康碼”非綠碼的貨車司機建立中轉接駁機制,保障重點貨物運輸暢通。全面落實全省轄區貨車進城相關通行便利措施,做到貨車通行證應發盡發。強化對各縣(市、區)高速出口防疫點落實全省公路交通疫情防控和保通保暢工作的督查力度,針對存在勸返、不認可通行證、濫貼封條等行為,進行督辦通報,堅決杜絕層層加碼問題,形成全市統一的防控動作。(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公安局,各縣市區政府、“三區”管委會)
13.著力保人員流動。嚴格執行省、市疫情防控指揮部防控政策,省外中高風險地區和有本土聚集性疫情所在縣(市、區)來(返)贛人員,嚴格執行“7天(集中隔離)+7天(居家健康監測)”管控措施。省外其他地區來(返)贛人員,在掃碼、測溫、查驗48小時核心酸檢測證明的基礎上,第一時間、第一地點實行“落地檢”和“三天兩檢”,在“落地檢”核酸檢測結果未出前須居家或在駐地等候。省內無本土疫情的市、縣(市、區)之間人員可以自由有序流動,只需落實掃碼、測溫等常態化防控措施。(責任單位:市衛健委、市公安局,各縣市區政府、“三區”管委會)
14.著力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順暢。抓實落細重點產業鏈供應鏈“白名單”制度,切實落實產業鏈鏈長制深入實施工作機制,建立鋰電(新能源)、電子信息、先進裝備、食品、醫藥等重點產業鏈龍頭企業調度機制。建立健全產業鏈供應鏈暢通協調機制,組織動員企業儘快申報全國統一通行證,保障重點企業穩定生產和重點產業鏈運轉順暢。用好科技創新再貸款和交通物流領域再貸款,支持重點產業鏈供應鏈企業融資,幫助交通運輸、物流倉儲中小微企業緩解資金壓力。(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各縣市區政府、“三區”管委會)
15.著力保能源供應。加強煤炭、天然氣儲備能力建設,力爭豐城電廠三期1號機組儘快投運,加快推進省天然氣萬載支線建設,推動高安500KV輸變電工程開工建設。加強能源運行監測調度,確保迎峰度夏能源供應安全穩定。(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各縣市區政府,“三區”管委會)
(五)強攻雙“一號工程”
16.深入實施數字經濟“一號發展工程”。進一步最佳化數字經濟發展頂層設計,銜接出台“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梳理數字經濟人才需求目錄,進一步加快數據共享套用,推動數位技術場景套用建設,發布首批“機會清單”和“產品清單”,做好“贛政通”“贛服通”推廣套用,提升政府治理數位化水平。深入實施宜春市大數據產業園數字經濟集聚區建設提升計畫,鞏固第一批省級數字經濟集聚區創建成果,組織開展第二批集聚區申報工作。聚焦數字經濟細分賽道,積極組織參與2022世界VR產業大會、廈洽會等經貿活動,引進一批數字經濟重點項目。加快5個省級數字經濟重點項目和18個省新基建領域“項目大會戰”項目建設,積極培育一批兩化融合示範企業和園區(責任單位:市大數據發展局、市委網信辦、市行政審批局、市工信局、市商務局、市發展改革委,各縣市區政府、“三區”管委會)
17.紮實推進營商環境最佳化升級“一號改革工程”。圍繞服務全生命周期,開展企業開辦、辦理建築許可、獲得信貸等18個指標對標提升行動,持續提升營商環境便利度。大力開展“新官不理舊賬”、行政審批中介服務、招投標領域等專項治理。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實施“一件事一次辦”改革,加快政務數位化建設,加快提升“贛服通”“贛政通”套用能力,健全“企業安靜生產期”制度,在更多領域推行輕微違法行為免罰和“首違不罰”清單。聚焦市屬重點產業,常態化落實政企圓桌會議制度,研究破解企業發展的“堵點”“痛點”。(責任單位:市營商辦、市市監局、市行政審批局、市司法局、市發展改革委、市政府金融辦、市大數據發展局,各縣市區政府、“三區”管委會)
(六)強攻穩崗就業行動
18.著力促進高校畢業生多渠道就業。貫徹落實《促進2022年江西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10條舉措》,深入開展“公共就業服務進校園”系列活動。結合全市重點產業鏈、重點項目人才及用工需求,密集組織線上招聘、有序開放線下招聘,強化人崗對接。組織開展國有企事業單位、“特崗教師”“三支一扶”等政策性崗位考錄招聘工作。用好用活企業吸納就業補貼、青年見習等政策,推動高校畢業生就業。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大力開展“雙創”活動周活動為載體,重點支持高校畢業生等群體就業創業。(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市教體局、市科技局、市工商聯、市國資委、市發展改革委,各縣市區政府、“三區”管委會)
19.有序推進農民工轉移就業。繼續深化高質量就業鄉鎮(街道)創建工作,推進建設好“1+N”工業園區(開發區)高質量就業服務平台體系。組織實施“民營企業招聘月”活動,靈活開展“送崗下鄉”等,吸納農村轉移勞動力就業。深化市內外勞務協作,落實好“點對點”專車服務、外出務工交通補貼等,引導農民工外出就業。推廣農村中小型公益性基礎設施和農村產業發展配套基礎設施等領域以工代賑方式,吸納外出務工困難農民工特別是貧困人口就業。建立返鄉務工人員就業對接機制,將失業時間較長的農民工列為就業重點服務對象,實行“一對一”幫扶。(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農業農村局、市鄉村振興局,各縣市區政府、“三區”管委會)
20.全力幫扶就業困難人員就業。繼續做好就業困難群體摸排,強化分類幫扶和實名制動態管理,建立“一對一”精準幫扶工作和防返貧監測預警機制。加大就業援助力度,適當儲備部分就業崗位,加強靈活就業公益性崗位的開發,對有就業意願和勞動能力的就業困難人員、脫貧人口、防返貧監測對象等,及時提供政策諮詢、崗位推薦、技能培訓等就業,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延續執行失業保險保障擴圍政策,做好失業金、失業補助金髮放工作。(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市鄉村振興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各縣市區政府、“三區”管委會)
21.全面夯實社會保險基礎。推進工程建設領域農民工按項目參加工傷保險,推動高風險行業和塵肺病重點企業全面參加工傷保險,推進新就業形態中基層快遞網點從業人員優先參加工傷保險。推進全民參保計畫,大力支持靈活就業人員、新業態從業人員等群體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市醫保局、市衛健委,各縣市區政府、“三區”管委會)
(七)強攻保穩定防風險
22.穩定房地產市場。制定《關於幫扶房地產企業紓困解難20條措施》,因城施策擇機出台穩定房地產市場政策措施。鼓勵通過以購代建方式籌集人才住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安置住房。組織開展第二屆“紅五月”百城千企萬店房地產消費季活動,開展線上展銷、直播看房。開展房地產市場秩序專項整治行動,對問題樓盤建立工作檯帳,全力推進重點企業問題處置,堅決查處杜絕房地產企業項目逾期交付風險。積極穩妥推動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工作,強調房地產信貸的逆周期調整,落實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引導轄內首套住房貸款利率下行,合理降低購房者貸款負擔。貫徹國家“房住不炒”政策精神,最佳化住房公積金使用政策,有效滿足職工住房剛性需求。(責任單位:市住建局、市財政局、人行宜春市中心支行,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各縣市區政府、“三區”管委會)
23.守住糧食安全。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嚴格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強化“產購儲加銷”協同保障機制,壓緊壓實糧食安全責任。堅守底線意識,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嚴禁耕地撂荒,加強受污染土地治理,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千方百計抓好糧食生產,確保早稻面積穩定在357.8萬畝以上,加強農業技術指導和防災減災工作,夯實全年糧食增產基礎。穩定雙季稻種植,確保全市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920.59萬畝以上、產量75.42億斤以上。(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市監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自然資源局、市財政局、市生態環境局,各縣市區政府、“三區”管委會)
24.做好農產品穩產保供。加強在田油菜收穫前管理,適時組織農機採收,確保夏油豐收到手。同時穩定大豆、玉米、馬玲薯等旱糧種植。落實生豬產能調控措施,保障能繁母豬存欄穩定在33萬頭左右,並加大豬肉儲備調節力度,引導屠宰和肉食品加工企業及時補充庫存。統籌抓好蔬菜、水果、牛羊、家禽、水產品等生產,確保重要農產品量足質優。加強農業執法監管力度,堅決打擊制假售假行為,維護市場正常秩序。(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市監局、市商務局,各縣市區政府、“三區”管委會)
25.保障基層平穩運行。堅持防增量、化存量,落實好政府隱性債務化解工作實施方案,確保化債任務不折不扣完成。完善“三保”縣級預算監控機制,調整最佳化支出結構,確保“三保”所需資金。按照省統一部署,加快建立縣級財政“三保”資金專戶,加強財政庫款綜合分析,加大往來資金調度的頻率和進度。落實好財政直達資金監控機制,及時分配下達中央退稅減稅降費專項資金,推動資金直達基層。(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各縣市區政府、“三區”管委會)
26.防範化解金融領域風險。引導地方法人銀行機構回歸本源、專注主業、服務當地,提升合規經營能力,切實增強風險防範水平。精準推進股票質押、債券違約風險防範處置,大力防範私募基金風險。強化處置非法集資力度,推進第二輪非法集資存量案件處置攻堅,今年應將全市2018年以前發生的陳年積案化解處置到位,堅決守住不發生區域性金融風險底線。(責任單位:市政府金融辦、人行宜春市中心支行、宜春銀保監分局、市公安局,各縣市區政府、“三區”管委會)
27.堅決抓好安全生產。紮實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鞏固提升攻堅戰”,聚焦城鎮燃氣、危險化學品、道路交通、建築施工、工業製造等領域開展“2+3”集中整治,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和“打非治違”專項行動,組織開展市領導督導督查、安全生產巡查、綜合督查和專項檢查,精心組織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疫情防控期間,各地設立在高速公路出口的防疫檢測點,對進入境內的危化品運輸車輛,在遠離一般車輛的位置設立專用停車區停放,並對車輛實行逐一登記、動態監管。(責任單位:市應急管理局、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市住建局、市交警支隊、市工信局、市交通運輸局,各縣市區政府、“三區”管委會)
(八)強攻“三拼三促”
28.樹牢爭先意識。紮實開展抓落實活動年“三拼三促”爭先創優工作,聚焦“六個宜春”建設各項任務,放大坐標系,找準參照物,拉升標桿,爭創一流業績,力爭“六個江西”綜合考核取得好成績。(責任單位:市委辦、市政府辦,市直各部門,各縣市區政府、“三區”管委會)
29.彰顯縣域擔當。落實各縣(市、區)和“三區”經濟發展主體責任,進一步加強經濟運行監測調度,及時掌握本地區經濟運行情況,拿出過硬舉措,積極搶時間、補缺口,確保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不低於年初預期目標、實現“雙過半”,力爭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於全省平均水平,為宜春打造“江西綜合實力強市”作出縣域應有貢獻。強化責任擔當,各縣(市、區)積極發揮自身資源、產業等優勢和特色,力爭1項以上主要經濟指標進入全省前三,或至少1項以上主要經濟指標進入全市第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三區”管委會)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各部門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堅決落實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各部門要聚焦本行業本領域的重點產業、重點項目、重點指標,強化經濟運行監測預警,深入研究分析,找出短板弱項,精準施策,有效破解堵點卡點問題。各縣(市、區)和“三區”要結合各自實際,細化實施方案,明確目標任務,進一步細化工作舉措,壓實工作責任,確保責任“不懸空”、工作“不掉鏈”。
(二)築牢經濟支撐。各地要咬定目標任務不放鬆,持續加大經濟運行支撐調度監測,進一步梳理重大項目、重點企業、商貿流通等穩定經濟運行支撐點,逐一細化目標,細化清單,提升謀劃精準性,實行逐月調度。支撐不力的,要精準分析,拿出過硬措施,千方百計挖掘潛力,增加支撐點,全力謀劃推進,搶時間、爭進度、補缺口;支撐較為有力的,要揚優成勢,鼓足幹勁,全力衝刺,不鬆勁、不懈怠,力爭實現更好結果。
(三)強化調度推進。建立市縣兩級政府領導牽頭的惠企穩崗保運行工作機制,加大對重點項目推進情況、惠企政策落實進度、企業用電量、稅收、重點群體就業等情況的監測調度,及時發現工作推進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研究提出解決措施和辦法,確保強攻二季度各項任務落實落地,實現雙過半、奮勇站前列。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