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賦》是2008年張澤勇所作的一篇賦,是光明日報徵集《百城賦》中的作品。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宜昌賦
- 作者:張澤勇
- 創作年代:當代
- 文學體裁:賦
《宜昌賦》是2008年張澤勇所作的一篇賦,是光明日報徵集《百城賦》中的作品。
《宜昌賦》是2008年張澤勇所作的一篇賦,是光明日報徵集《百城賦》中的作品。背景資料早在七八千年以前,先民們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長達2200多年。戰國時期,這裡成為“楚蜀間一大都會”,為兵家必爭之地。...
宜昌市賦童締教育管理諮詢有限責任公司是宜昌市一家教育管理諮詢公司。宜昌市賦童締教育管理諮詢有限責任公司 多年以來運動寶貝國際早教機構旨在為中國0-6歲的寶寶提供科學的早期潛能開發以及成長指導。以全面開發嬰幼兒的潛能為目標,以創新...
奉節西起,觀雲間之白帝;宜昌東至,視南津於綠屏。岩接怪木,壁懸飛萍。復收華夏之俊秀,闊聽出峽水之鳳鳴。目擊魂斷,身至思零。山峰對峙,崖壁相逢。況乃灘峽應呼,水流湍急;素袖迴轉,綠意飛騰。故而行雲飛去,卻雨露以隨浪...
《宜昌》是中華詩賦網的作品,作者是夢香先生。作品原文 鄂省宜昌好地方,依山傍水瀕長江。水電之都舉世揚,三峽大壩蔚壯觀。詞句注釋 鄂省:(中國)湖北省的簡稱。瀕:瀕:瀕臨。水電之都:這裡指世界水電之都暨宜昌市的美譽。三峽大壩:...
夫洪湖者,集百湖為市,上貫川峽,過宜昌,盤荊州,出岳陽;下繞龍口,泊武漢,通東吳,藏山納海,於洲灘之迂水也,綿延萬頃,疏漓不盡。南望長江水波流,煙霧浩渺,交融洞庭眺瀟湘;北繞東荊河潮起,綠茵兼葭,巧出白廟取仙桃;西...
《中國地質科學院宜昌地質礦產研究所所刊第20號》是1995年3月地質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品目錄 目 錄 金剛石碳同位素組成和成因 海南二甲多因復成金礦物質組分與圍岩蝕變研究 不同體系溶液中輝銻礦溶解度特徵及討論 海南島花崗質岩石中的...
“宜昌古八景”中的單個景點的演變,據文字記載,如三游雨霽、東山圖畫等,從唐朝就開始了,更早的,像黃牛棹歌,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中就已有描寫。至於傳說的,像雅台明月,始於東晉郭璞注《爾雅》。但“宜昌古八景”作為一個整體...
《元夕舟抵宜昌》是清代詩人李超瓊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至喜亭邊水勢平,江山開展落帆輕。靈旗暮雨湘纍廟,火樹銀花步闡城。客夢祇循魚腹上,灘聲還為虎牙驚。楚天寥落鄉音少,愁對元宵大月明。作者簡介 李超瓊, 清四川合江...
《宜昌秋聲歌》是當代詩人范詩銀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聽濤一夜聲,寒露薄江城。家住長安里,半坡紫雲英。紫荷香南浦,小妹詢秋容。問雲桃花渡,忽見梅間竹。蒼實滴岩霜,清音回霧谷。問樵訪酋長,夷人不知處。夫復有何言,漢星...
又權興山縣事,期滿回省復入牙厘局十五年,榷安陸船局十六年。光緒二十一年,權廣濟縣事。二十二年,授宣恩縣。二十八年調授黃岡縣,卒於宜昌旅館。錫爵在任上,多有清匪賑災之舉,有政聲。著有《雙翯館詩存》。
《七夕時在宜昌》是清末民國初詩人宋輔仁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作品原文 歌管宴瓊樓,良辰恰及秋。中原還逐鹿,七夕笑牽牛。殘月聞雞唱,西風倦客游。扁舟歸去也,明日買扁舟。作者簡介 宋輔仁(1864—1916),字友樵,四川富順人。
高明包頭賦·康丕耀永州賦·曾昭薰秦皇島賦·李守森上海賦·徐培均荊門賦·張長纓黃山賦·吳順輝泉州賦·莊錫福淮南賦石嘴山賦·楊春光衢州賦·崔銘先林峰安陽賦·劉臻仲吉林賦·王彥增王慧聰宜昌賦·張澤勇烏魯木齊賦·張立斌中山賦·陳新平劉...
宜昌既是巴、楚文化的交匯之地,又處在古文化沉積帶與長江經濟開發帶的交叉點,縻帶巴楚文化腹地。經濟發達,交通便利,人才匯聚,研究巴楚文化占盡“天時、地利、人和”。以上種種有利的本土條件,加上湘、鄂、渝三省市專家、學者的...
戰國著名辭賦家,宋玉與唐勒,景差齊名,在創作上頗受屈原影響,後人常以“屈宋”並稱,傳世作品有《九辯》《招魂》《風賦》《高唐賦》等。所謂“下里巴人”、“陽春白雪”、“曲高和寡”便說的是他,這些典故皆他而來。始皇帝...
重陽登高是中老年人的一項集體活動,這又與詠詩作賦往往聯繫在一起。民國時期,宜昌城裡頗有聲望的學者王步點,聯絡有一幫老學究,開展詩詞創作活動。他女婿周楚江在桃花嶺上建有一桃園,除種植水蜜桃外,還種有各種菊花。每當九九重陽...
1909年派住湖北宜昌主持修建川漢鐵路,成就了一段蜀鄂山道變通途的輝煌事業。上世紀初葉構想修建湖北至四川的鐵路,緣起於新上任的四川總督錫良想把天府之國與外界用鐵路貫穿的想法。1903年6月,由直隸正定府去四川赴任的錫良行抵宜昌後...
2021年4月5日,《符號宜昌》書法長卷捐贈儀式在湖北宜昌博物館舉行。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江必新、宜昌籍著名書法家姜林將《符號宜昌》書法長卷捐贈予宜昌博物館收藏。此辭賦佳作由江必新教授撰稿,書法家姜林...
宜昌——三峽地區是巴文化的發祥地,楚文化的搖籃,巴楚文化在此交融發展;巴山楚水孕育下的古代人民,創造了地域特色鮮明的巴楚文化,在中華古代文明史上譜寫了光輝燦爛的篇章。巴楚樂宮是巴楚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屈原賦為代表的楚國詩...
曹文金, 1954年生。書法家,畫家,攝影家。湖北省書畫家協會理事,中國數碼攝影家協會會員,宜昌市政協攝影協會會長,長江三峽風光攝影家協會副主席,三峽法治書院研究員。曹文金,男,1954年12月生,漢族,夷陵區人,1972年1月參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