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川縣城關國小

宜川縣城關國小

宜川縣城關國小創建於1905年,位於宜川縣城中心,南峙丹嶺山,東望風翅山,西臨西川河,學校綠樹成蔭,環境優美,文化濃郁。學校占地1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8567平方米,目前共有教學班49個,在校學生3856名,有教職工166人,其中省級勞動模範2人,省級教學能手8人,市級勞動模範1人,市級教學能手16人。高級職稱教師5人,中級職稱教師110人,學歷達標率100%。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宜川縣城關國小
  • 簡稱:城小
  • 校訓:槐樹精神
  • 創辦時間:1905年
  • 類別:公立國小
  • 現任校長:呼志強
  • 所屬地區:中國陝西
  • 主要獎項:•2012年榮獲陝西省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一等獎
    •2013年10月學校被陝西省教育廳授予科研興校”明星學校”
    •2013年12月獲得陝西省素質教育“優秀學校”
    •2014年2月被宜川縣委縣政府授予“教育工作先進單位”
簡介,城小“龍鳳槐”,歷史沿革,地圖信息,

簡介

宜川縣城關國小創建於1905年,位於宜川縣城中心,南峙丹嶺山,東望風翅山,西臨西川河,學校綠樹成蔭,環境優美,文化濃郁。學校占地1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8567平方米,目前共有教學班49個,在校學生3856名,有教職工166人,其中省級勞動模範2人,省級教學能手8人,市級勞動模範1人,市級教學能手16人。高級職稱教師5人,中級職稱教師110人,學歷達標率100%。
城關國小恪守“讓兒童成為兒童”的教育理念和“讓成長充滿精彩的故事”辦學理念,樹立“思想引領,精細管理,特色展示,文化發展”辦學思路,以課程改革理念為指導,全面最佳化課堂教學結構,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探索構建了“愉快·合作”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有效提高了教學質量,提高了辦學層次與水平。以寫字課、閱讀課、誦讀課、家政課、新聞課等校本課程為依託載體,形成自覺閱讀、自能閱讀、快樂閱讀的書香文化氛圍。學校始終把德育作為培養人生志向、強化情感力量、陶冶道德人品、養成美學品味的頭等大事來抓,以“自主參與,快樂成長,陽光生活”為追求,通過激勵學生奮發向上,鼓勵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搭建活動平台等途徑,實現學生管理自治、學習自主、行為自律、精神自強。通過開展“三人成行,自覺列隊”、“步行六十米,安全進校園”和“文明乘車、安全回家”以及陽光體育、課間操、課本劇、主題班隊會、紅領巾廣播站等活動,使學生笑臉綻放,童心飛揚,生活美麗,幸福充實,始終沐浴在激情昂揚、奮發向上的文化氛圍中健康成長。學校先後被授予“宜川縣雙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宜川縣人民滿意學校”、“宜川縣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延安市文明單位”、“延安市素質教育優秀學校”、“延安市示範國小”,“陝西省衛生先進單位”、“陝西省文明校園”、“陝西省平安校園”、“陝西省基礎教育科研項目學校”、“陝西省素質教育優秀學校”。
宜川縣城關國小
目前,城小人正以飽滿的精神,昂揚的姿態,穩健的步履,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為打造理念先進、特色鮮明、質量一流的素質教育品牌學校而奮鬥。

城小“龍鳳槐”

宜川縣城關國小的前大院中央,屹立著兩棵高大雄偉的老中槐,此樹植於明代,與昔日城隍廟同齡,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樹身圍徑1.2米,高約二十米有餘。兩棵老槐樹,枝繁葉茂,互相交織,相互依存,一棵開花結籽,一棵不開花結籽,斷定一雄一雌,稱其為“龍鳳槐”。它是城關國小的歷史見證和象徵,又是城隍廟唯一的歷史見證。“龍鳳槐”為城關國小增添了無窮的風采。從1905年開始,城關國小的師生就在“龍鳳槐”樹下開展著形式多樣的教育教學活動;一年一度的畢業生從老槐樹下走出了校門;每逢開學,迎接師生進校的首先是兩棵老槐樹。龍鳳呈祥,古槐成蔭,每年盛夏,兩棵老槐的樹陰涼占據了大半個院子,師生們在樹下集合、開會、做操、上體育課、遊戲玩耍,兩棵龍鳳老槐樹像兩位巨大的樹神,張開大手呵護著孩子們健康成長。
龍鳳槐龍鳳槐

歷史沿革

宜川縣城關國小始建於1905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悠久歷史,是一所百年老校,是宜川建校最早的官辦學校,也是具有光榮革命歷史的學校。現在是全縣唯一的縣直六年制完全國小,市級示範國小。
每周升旗儀式每周升旗儀式
城關國小的前身原名丹山書院,位於七郎山麓,達觀樓之東,原縣幼稚園所在地,(今瑞泉路一帶),後遷於後學巷(今宜中地址)。清光緒31年(1905年)知縣林岐饒將丹山書院改為宜川縣立高等國小堂,首任堂長(即校長)范友韓。當時學校分前後兩院,北樓三間,東西小房各一間,大房各三間,過廳三間,大門一間,屏門一座。清宣統二年,至民國十五年先後維修、擴修幾次,初具規模。民國時期(1912年)將學堂改名為學校,民國23年(1934年)與公民國小合併,改名為宜川縣立後學巷國小校,成為宜川縣第一所高初並舉的完全國小,校長靳兆烈。
民國28年(1939年)抗日戰爭期間,為了避免日本飛機狂轟濫炸,確保師生安全,學校搬遷於北窯仁愛溝。民國30年(1941年)實行新縣制後,學校改名為宜川縣中山鄉中心國小。民國34年(1945年)抗戰勝利後學校遷回後學巷。1948年宜川解放,學校改名為宜川縣第一完全國小,首任校長高思明。1949年秋宜川中學恢復。因中小學生增多,校舍緊張,1950年8月遷入今址(原城隍廟址),1953年與建國國小合併。1955年改名為城關國小。1958年分出南關國小,1962年又分出西郊國小。“文革”十年,學校曾受重創,學生停課,老校長張鴻雁被勞教。1968年貫徹毛澤東“五七”指示。學校改為全日制五年制國小,校名改為東方紅國小。1969年與西郊國小合併,1972年又分開。1974年學校附設國中班,實行七年制,即國小五年、國中二年。1978年粉碎“四人幫”後,學校又改名為“宜川縣城關國小”。1986年學制又改為六年制完全國小。1990年至今,城關國小辦學條件不斷改善,校舍及教學設備不斷更新配套,師生在校人數大幅度增加,辦學規模越來越大,學校管理不斷趨於科學化,教育教學質量空前提高,學校整體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已成為一所名符其實的現代化國小。
宜川縣城關國小

地圖信息

位置:延安市宜川縣丹州街道西大街8號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