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風波·自春來慘綠愁紅

定風波·自春來一般指本詞條

《定風波·自春來慘綠愁紅》是宋代詞人柳永的作品。此詞為代言體,以思婦的口吻訴說內心的痛苦,字裡行間流露出作者對歌妓們的深憐痛惜之情。上闕寫剛起床的思婦,重以景襯情,描寫人物的外表現;下闕表現思婦的心理,深入到理想情趣,寫內心的悔恨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全詞語言明白淺顯,直寫歌妓們的閨房生活,衝破了當時蘊藉典雅的詞風,成為柳詞中“俚詞”的代表作。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定風波·自春來慘綠愁紅
  • 創作年代:宋
  • 作品體裁:詞
  • 作者:柳永
  • 作品出處:《全宋詞》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定風波(1)
自春來慘綠愁紅,芳心(2)是事可可(3)。日上花梢,鶯穿柳帶,猶壓香衾臥。暖酥(4)消,膩雲嚲(5),終日厭厭倦梳裹(6)。無那(7)!恨薄情一去,音書無個。
早知恁么(8)。悔當初、不把雕鞍鎖。向雞窗(9)、只與蠻箋象管(10),拘束教吟課。鎮(11)相隨,莫拋躲。針線閒拈伴伊坐。和(12)我,免使年少、光陰虛過(13)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定風波:詞牌名。一作“定風波令”,又名“卷春空”、“醉瓊枝”。雙調六十二字,上片五句三平韻,二仄韻,下片六句四仄韻,二平韻。
(2)芳心:指女子的心境。
(3)是事可可:對什麼事情都不在意,無興趣。一切事全含糊過去。可可:無關緊要;不在意。
(4)暖酥:極言女子肌膚之好。
(5)膩雲嚲:頭髮散亂。嚲(duǒ):下垂貌。
(6)梳裹:梳妝打扮。
(7)無那:無奈。
(8)恁么:這么。
(9)雞窗:指書窗或書房。
(10)蠻箋(jiān)象管:紙和筆。蠻箋:古時四川所產的彩色箋紙。象管:即象牙做的筆管。
(11)鎮:鎮日,整天。
(12)和:允諾。
(13)光陰虛過:時光白白度過。光陰:時間;虛:空。

白話譯文

自入春以來見那紅花綠葉全帶著愁苦,每件事都讓我心煩意亂。太陽已升到了花樹梢頭,黃鶯已在柳條間鳴啼穿梭,我還在錦被裡躺著。腰身消瘦了,秀髮低垂散亂,整天無精打采,懶得把胭脂抹。真無奈,可恨那薄情郎一去之後,從不把書信捎。
早知如此,後悔當初沒有把他的寶馬鎖起來。真該把他留在書房裡,只讓他與彩箋毛筆為伍,讓他吟詩作功課。就這樣,他與我日日緊相隨,不分開。我手拿著針線與他相倚相挨。我們要快快活活長廝守,免得使青春年少的光陰虛度,苦苦等待。

創作背景

柳永來自市井,了解平民女子的理想,同時想通過這首詞,表達兩人終日相伴,恩恩愛愛便是一個平民女子的理想的含義,理想很平凡,很現實,但充滿了對愛情的渴望,符合愛情單純的本質,沒有一絲功利的成分。根據《宋艷》記載,柳永因仕途不順,找宰相晏殊抱怨,晏殊也以寫情詞著稱,他告訴柳永:“殊雖作曲子,不曾道‘彩線慵拈伴伊坐’。”柳永聽了即告退。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詞是柳永俚詞的代表之作.詞人在詞中細膩地描寫了一位獨守空閨的少婦那百無聊賴以及思念怨恨的矛盾心情。這首詞為表現不幸的歌妓似訴內心的痛苦,字裡行間流露出作者對歌妓的深憐痛惜。
詞從春來寫起:“自春來、慘綠愁紅,芳心是事可可。”自從春天回來之後,詩人卻一直杳無音訊。因此,桃紅柳綠,盡變為傷心觸目之色,即“慘綠愁紅”;一顆芳心,整日價竟無處可以安放。儘管窗外已是紅日高照、韶景如畫,可她卻只管懶壓繡被、不思起床。“日上花梢,鶯穿柳帶”之美景反襯出“猶壓香衾臥”的慘愁。長久以來不事打扮、不加保養,相思的苦惱,已弄得她形容憔悴,“暖酥”皮膚為之消損,“膩雲”頭髮為之蓬鬆,可她卻絲毫不想稍作梳理,只是憤憤然地喃喃自語:“無可奈何!恨薄情郎一去,音書無個。”接下來,詞人讓這位抒情女主人公站出來直抒胸臆。
詞的上闋重以景襯情,描寫人物的外表現。下闋則深入到理想情趣。寫內心的悔恨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頭三句,點明“悔”字,反映出這位少婦的悔恨之情。繼之,又用“鎖”字與此相襯,烘托出感情的真摯、熱烈與性格的潑辣。
詞的下闋則是對理想中的愛情生活的構想和追求。他們坐在窗明几淨的書房裡吟詩作賦,互相學習,終日形影不離。然而現實卻是冷酸無情的,多少個被情郎拋棄的青年女子無邊的苦海中虛度著大好的青春年華。柳永代她們發出了心中的呼聲:“和我,免使年少、光陰虛過。”結尾三句明確責示對青春的珍惜和對生活的熱愛。主人公的理想就是讓心上人安安穩穩地吟詩誦書,自己一旁溫存相伴,過一份靜謐、溫馨的正常人的生活。
全詩不僅吸取了民歌的特點,保留了民間詞的風味,而且還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作者沒有採取傳統的比興手法,也不運用客觀的具體形象來比喻和暗示自己愛情的熾烈與堅貞,而是採取感情的直接抒寫和詠嘆。詞中,感情的奔放熱烈帶有一種赤裸無遺的色彩,明顯地具有一種大眾性。

名家點評

前吉林省文學學會副會長康學偉《宋詞三百首注評》:“全詞用代言體的寫法,俚語頻疊,明白如話,大膽而直露地抒寫出了一位女子的相思離別之情。”
大連大學文學院院長李索《宋詞三百首賞析》:“大膽坦率,淺俗直露,是本詞的一個顯著特色。無論是對愁苦情態的描繪還是對內心世界的剖白,都採用了一種赤裸直率的方式。”

作者簡介

柳永,宋代詞人。字耆卿,原名三變,字景莊,崇安(今屬福建)人。景祐元年(1034)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排行第七,世稱柳七或柳屯田。為人放蕩不羈,終身潦倒。善為樂章,長於慢詞。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與歌妓生活,尤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詞風婉約,詞作甚豐,是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詞人。創作慢詞獨多,發展了鋪敘手法,在詞史上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特別是對北宋慢詞的興盛和發展有重要作用。詞作流傳極廣,有“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之說。生平亦有詩作,惜傳世不多。有《樂章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