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時輸精程式

定時輸精程式是一種在1995年發明的奶牛繁殖技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定時輸精程式
  • 外文名:Sperm as program regularly
  • 類別:技術程式
  • 定義:奶牛繁殖新技術
  • 發明時間:1995年
  • 發明人:Pursley
發展,程式簡介,作用,特點,用例,材料方法,結果,

發展

1995年,美國學者Pursley等人發明了奶牛繁殖的新技術——奶牛的同期排卵和定時輸精。
在外國許多國家,定時輸精程式早已被奶牛飼養者作為一種有效的繁殖技術而廣泛套用
而在我國,由於受制於GnRH的製劑供應,只有在黃牛上有套用進口的GnRH的進行試驗報導,而在奶牛方面的套用基本沒有。
定時輸精程式

程式簡介

程式一(Ovsynch程式)
準備定時輸精的母牛先用生源(GnRH)100微克進行處理,7天后注射0.4-0.6毫克氯前列醇鈉(PG-Cl),48小時後再注射一次生源,母牛不需要觀察發情,只要在第2次注射生源後18-20小時輸精即可。該程式適用於奶牛卵巢疾病的治療。
定時輸精程式
程式二(Presynch程式)
程式二是指在實施程式一前間隔14天先注射二次氯前列醇鈉(PG-Cl),第二次注射氯前列醇鈉(PG-Cl)後12天開始程式一。
定時輸精程式
產後母牛在產後35-40天開始本程式,產後70-75天就可配種。程式二幾乎使所有母牛在第1次注射生源(GnRH)時進入理想的性周期,比實施程式一時獲得更高的妊娠率。適用於產後奶牛的卵巢機能調節,明顯縮短產犢間隔。也可用於奶牛的繁殖管理。
程式三
先注射0.6毫克氯前列醇鈉,過二天注射100微克生源,6天后再注射100微克生源,7天后注射0.6毫克的氯前列醇鈉,48小時後再注射100微克的生源,過18-20小時輸精。
定時輸精程式
本程式針對程式一在奶牛場繁殖管理中遇到的問題改進而來,對繁殖管理更具可操作性。程式三與程式一相比多注射一次氯前列醇鈉和一次生源,能使處理奶牛進入相似的情期階段,從而能提高配種率和受胎率。適用於奶牛場的繁殖管理。
注意事項
1、必須嚴格按推薦的程式進行,否則無效。包括使用的藥物與藥物的使用時間。
2、在處理過程中有發情的母牛可適時配種,並停止以後的藥物處理。
3、未孕母牛可繼續執行以上程式。
4、在治療卵巢靜止時,應在注射誘情素前檢查卵巢上是否存在黃體,如沒有黃體,再注射一次生源。
5、為儘可能提高受胎率,建議在配種時檢查卵泡發育情況,根據卵泡發育適時配種。
6、不能用於初配奶牛的繁殖管理,但可用於治療。

作用

近幾年,奶牛的繁殖變得越來越困難,主要表現為發情症狀不明顯和受胎率低下,已嚴重製約著奶牛業的發展和奶牛飼養的效益。定時輸精程式在奶牛繁殖上的套用具有明顯效果,適合國內飼養條件下任何奶牛場使用。

特點

1.不需要藉助發情檢測就能配種;
2.提高卵巢疾病的治癒率;
3.提高配種受胎率;
4.明顯縮短產犢間隔;
5.可以隨意調節配種時間;
6.不但適用於奶牛場的繁殖管理,更適用於卵巢疾病的治療。

用例

材料方法

1.1 試驗用藥物:寧波市三生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生源(GnRH)和誘情素(PG-Cl)。規格:生源100微克/支,誘情素0.2毫克/支。
1.2 定時輸精程式:先注射一支生源(0天),第7天注射3支誘情素,過48小時再注射一支生源,然後過16-18小時,不需要發情檢查就可直接輸精。
1.3 試驗奶牛選擇:
試驗一:選擇產後75天以上不發情的奶牛,不檢查卵巢情況直接用定時輸精程式處理。
試驗二:選擇產後75天以上經直腸檢查患卵巢靜止的奶牛,判斷標準為:不發情,直檢卵巢體積大小正常或略小,質地正常,卵巢上無黃體,無發育卵泡。按上述程式進行處理。
試驗三:選擇產後60-75天發情正常的奶牛,在發情結束後3-5天用定時輸精程式處理,進行提高受胎率的試驗。
1.4 妊娠診斷:按定時輸精程式處理的奶牛,在輸精35天后套用B超進行妊娠診斷或60天直檢診斷。
1.5 資料收集:收集定時輸精程式的情期受胎率和同期常規配種奶牛的情期受胎率,進行對照比較。

結果

2.1 定時輸精程式對不發情奶牛的套用效果
(試驗一) 在江蘇蘇州兩個奶牛場選擇產後90天以上不發情的奶牛分別為130頭和56頭,不進行任何檢查完全按推薦的定時輸精程式處理,配種35天后用B 超進行妊娠診斷(普瑞納飼料公司完成),共確認受胎分別為106頭和37頭,情期受胎率分別為81.5%和66%,兩個牧場總的情期受胎率為76.9%。分別統計同期正常發情並配種的母牛142頭和67頭,受胎分別為74頭和32頭。情期受胎率分別為52.1%和47.8%,總的情期受胎率為50.7%,差異顯著。 在寧波橫街牧場共處理不發情牛56頭,35天后經B超診斷,受胎36頭,情期受胎率為64.3%,而同期正常發情並配種的母牛66頭,受胎31頭,情其受胎率為47%。 綜合兩地三個牧場的資料表明,對不發情奶牛在不考慮具體原因的情況下,套用定時輸精程式處理,情期受胎率為74%,而常規配種的情期受胎率為49.8%,較常規配種的情期受胎率高出24.2個百分點,效果顯著。
表1:定時輸精程式對不發情奶牛的效果
定時輸精程式
常規配種
處理
35天
情期
配種
35天
情期
提高百分點
頭數
受胎數
受胎率%
頭數
受胎數
受胎率%
蘇州1
130
106
81.5
142
74
52.1
29.4
蘇州2
56
37
66
67
32
47.8
18.2
橫街
56
36
64.3
66
31
47
17.3
合計
242
179
74
275
137
49.8
24.2
2.2 定時輸精程式對卵巢靜止的治療效果
(試驗二) 東北農大在大慶一牧場套用定時輸精程式治療卵巢靜止奶牛129頭,配種129頭,60天妊檢受胎84頭,情期受胎率為65.1%。其中發情明顯的73頭,占56.6%,受胎51頭,情期受胎率為69.9%;發情不明顯的56頭,占43.1%,受胎33頭,情期受胎率為58.9%。 在寧波三豐、橫街牧場共套用定時輸精程式治療患卵巢靜止奶牛牛35頭,配種32頭,受胎19頭,治療有效率91.4%,情期受胎率59.4%。 北京三元長陽四場共選擇產後60天左右患卵巢靜止和黃體不全的奶牛50頭,套用定時輸精程式進行處理,結果有47頭牛又明顯的卵泡發育可參與配種,治療有效率為94%。 綜合三地數據表明,套用定時輸精程式治療奶牛卵巢靜止有效率為98.2%。按東北農大和寧波的試驗統計,情期受胎率達64%,治療效果明顯。
表2:定時輸精程式對卵巢靜止的治療效果
治療頭數
配種頭數
有效率%
受胎頭數
情期受胎率%
大慶
129
129
100
84
65.1
三豐等
35
32
91.4
19
59.4
長陽四場
50
47
94
尚未驗胎
合計
214
208
97.2
103
64
2.3 定時輸精程式提高奶牛受胎率的效果
(試驗三) 在寧波橫街峧山牧場、董村牧場選擇產後60-75天發情不正常的奶牛分別為32頭和19頭,按上述方法處理後,分別受胎22頭和13頭,情期受胎率分別為68.8%和68.4%。而統計同期正常配種奶牛分別為67頭和58頭,分別受胎32頭和25頭,情期受胎率分別為47.8%和43.1%。產後正常發情母牛套用定時輸精程式處理後的情期受胎率較正常配種的情期受胎率分別提高21個百分點和25.3個百分點,效果顯著 。
表3:定時輸精程式提高奶牛受胎率的效果
定時輸精
常規配種
處理頭數
受胎頭數
受胎率%
配種頭數
受胎頭數
受胎率%
提高百分點
峧山
32
22
58.8
67
32
47.8
21
董村
19
13
68.4
58
25
43.1
25.3
合計
51
35
68.6
125
57
45.6
23
根據Pursley等的報導,定時輸精程式中第一次注射GnRH後誘發的LH在不考慮卵巢周期的情況下均可使不同時期的卵泡排卵,並形成黃體。同時可致排卵後抑制素的FSH抑制作用消失,從而促使第二個FSH峰的形成,新的卵泡波的同步發育。7天后注射PGF促使黃體退化,優勢卵泡逐步趨向排卵。在第二次注射GnRH後24-32小時可致優勢卵泡同步排卵。因此,通常認為在第二次注射GnRH後16-18小時具較高的受胎率。該程式不但適用於正常的繁殖管理,也適用於各種卵巢疾病的治療。 試驗1中,不發情的奶牛沒作任何檢查,就按照定時輸精程式進行處理,收到了明顯的效果,可能這幾個牧場的不發情奶牛以卵巢靜止的為主,兼有黃體囊腫或持久黃體(發病率相對較低)的,卵巢萎縮現象比較少。從情期受胎率資料看,高於國外的報導(74%與50%左右),具體原因需進一步探討。從我們的試驗看,卵巢萎縮的奶牛第一次注射生源需加倍,不然效果不理想。使用效果表明,不發情奶牛,只要排除是卵巢萎縮,有其它原因引起的不發情完全可以按定時輸精程式進行處理。 蘇州1的情期受胎率不但高於國外報導,也高於國內其它地方的使用結果,可能與該牧場在配種前進行清宮有關。 試驗2中,卵巢靜止的治療後的情期受胎率為64%,與日本[4]的48.1%和美國[4]的45%相比有較大提高,具體原因有待探討。如果在注射PG前檢查卵巢上是否有黃體,沒黃體的再次注射生源,可提高治癒率。因為有部分奶牛第一次注射生源後卵巢上沒黃體,需第二次注射後才形成。套用定時輸精程式治療卵巢靜止,注射PG前卵巢上是否有黃體是關鍵,不檢查黃體有可能致部分奶牛當次治療失敗。 根據定時輸精程式的原理,在發情周期的5-12天開始套用本程式,其受胎率高於其它時期。依此確定在發情結束後3-5天進行試驗,情期受胎率達68.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