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定光佛信俗
- 批准時間:2011年12月14日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民俗
- 申報地區:福建省三明市沙縣
- 保護單位:沙縣淘金山旅遊有限公司
- 項目編號:Ⅹ-50
歷史淵源,民俗內容,傳承保護,傳承價值,保護措施,社會影響,文化軼事,
歷史淵源
從唐宋時代開始,定光佛信仰就在沙縣民間流行。據地方史志記載,定光佛為地方保護神,受百姓崇拜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據《臨汀志》與《輿地紀勝》等記載,民間傳說定光佛俗名鄭自嚴,來自泉州同安縣。鄭自嚴樂善好施,有求必應,深受民眾崇敬。
從唐宋開始,沙縣淘金山、洞天岩一帶的佛寺,均供奉定光佛,民間信仰盛行。據佛教經典載,定光佛又名錠光佛,梵名提洹羯佛。據傳,錠光佛出生時,身邊有許多燈,故名燃燈太子,成佛後稱燃燈佛,即錠光佛,民間簡寫為定光佛。
民俗內容
按佛教傳統,每年有三個紀念定光佛(即燃燈佛)的日子:農曆正月十二為定光佛的誕生日;農曆三月二十七為燃燈太子(定光佛)的出家日;農曆八月二十二為燃燈太子(定光佛)的成道日。這三個日子在民間都視為定光佛的誕辰日,沙縣民眾和佛教僧眾都會在這些日子舉辦法會。
民間傳說定光佛的主要事跡有:禱雨救旱、馴服野獸、活泉止水、治河護航、賜嗣送子、避免戰禍等。這些事跡正是客家先民們艱苦創業的真實寫照。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定光佛信仰在沙縣民間流行已久,定光佛為地方保護神,受百姓崇拜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在沙縣、閩西北及贛南、粵東,特別是閩台客家聚居地區都有一定影響。沙縣淘金山宗教文化源遠流長,早在宋代便已被闢為遊覽勝地,以古佛文化而聞名於世,千古名剎定光禪院是閩中重要的佛教道場之一,有華夏第一臥佛稱譽的淘金山臥佛,更是吸引著一批批海內外信眾前來朝拜。
保護措施
20世紀90年代初,沙縣人民政府決定以洞天岩定光佛傳說為依據,利用淘金山西南山麓天然巨石,請惠安龍山石雕研究所雕琢定光佛睡像,歷時16個月方告成功,1994年舉辦開光儀式。臥佛長38米,寬10米,高11米,被譽為“華夏第一臥佛”。同年在淘金山東南山麓擴建定光禪院。至2016年,定光禪院擁有大雄寶殿、天王殿、華嚴殿、藥師殿、伽藍殿、臥佛殿、彌陀殿、祖師殿、地藏殿等殿堂和華夏第一臥佛——定光石臥佛、佛陀真身舍利塔等建築,是閩中定光佛重要道場。禪院所在地淘金山是省級風景名勝。
社會影響
衍生節目
2013年5月27—28日,福建海峽衛視《客家人》欄目組,在沙縣旅遊局、沙縣文廣局工作人員的陪同下,深入沙縣淘金山省級風景名勝區,實地拍攝定光禪院和淘金山臥佛。
2013年8月8日—9日,中央十套《地理中國》欄目播出了以沙縣淘金山、大佑山為背景的專題節目《沙縣淘金山臥佛——神秘的大佛》。
文化軼事
舊版《沙縣誌》還記載了定光佛與北宋名臣李綱的結緣。據載宋宣和元年(1119年)李綱因京都大水,民不聊生,上書諫請皇上積德行善,龍顏震怒,被貶為沙縣監稅官,李綱常憂國事,一日鬱悶,來到城西大洲漫步,見一僧人過河,竟足不沾水,憑虛而渡,李綱知非常人,一路尾隨至洞天岩,見僧人盤坐岩石上閉目小憩,遂恭立靜候,待僧人醒來,李綱作揖求問前程,僧人口占四句:“青著立,米去皮,那時節,再光輝。”李綱欲進一步請教國事,僧人不語,逕自踏上雲步橋,乘雲而去。靖康之年,李綱復出,竟應驗了那僧人所言,據稱那僧人便是定光佛的化身。李綱為紀念這段佛緣,請工匠雕造了定光佛睡像,供奉在所見之處,後湮沒於大規模採石之中,但古蹟大佛腳印、步雲橋仍在,大洲沙溪河中心有塊沉浮石,便是當年定光佛過河時的踏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