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杜陂是仙遊縣最大的古代引水工程,建於宋淳祐二年(1242年)。位於榜頭鎮赤荷村溪口,截引木蘭溪支流仙水溪水源,集雨面積180平方公里,原為官、杜兩陂,官陂居上,杜陂居下,相距150米,均系用河卵石堆築的臨時性攔水壩,灌溉榜頭一帶5000多畝耕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官杜陂
- 地區:仙遊縣
- 類別:引水工程
- 建造時間:1242年
舊時,官、杜兩陂長期管理不善,工程失修,渠道崩壞淤塞,漏水嚴重,工程效益低下。1956年,成立仙遊縣水利管理處收歸縣管後,至60年代中期,整修、改建渠道5處,長5000多米。新建乾渠進水閘2座,支渠控制閘19座,大排洪堰1座,排水閘2座。新建支渠15條,長8000多米;配套斗毛渠1200多條,新建放水涵閘、量水設備等42座。還在灌區內修建水庫2座,圍塘15個,平塘100多個,水井360多眼,合計總蓄水量達230多萬立方米,組成灌溉系統。
1975年,杜陂在農業學大寨運動的開荒造田中被毀,改由官陂引水灌溉。官陂原是用河卵石壘砌的臨時性滾水壩,常被山洪沖壞,每次水毀,都要投工上千個工日搶修,才能恢復效益。1978年,國家撥款改建,即在官陂的舊址上重砌1座漿砌條石滾水壩,壩長85米,高1.2米,頂寬6米,正常引水量為2立方米/秒,命名官杜陂,正式把兩陂合併,灌區統一管理。並重修乾渠2條,長17.4公里,支渠35條,共長35公里,灌溉榜頭公社15個大隊。經過歷年的整修改建,至90年代灌溉面積增到1.06萬畝,比1949年增加1倍,抗旱能力也從原60天提高到9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