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與和諧社會建設的關係研究

宗教與和諧社會建設的關係研究

《宗教與和諧社會建設的關係研究》是馮小林創作的社會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21年11月。

該書以“宗教與社會的共存互構理論”為主線,通過運用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對宗教與和諧社會建設的關係進行研究。該書認為,要建設一個和諧社會,就要想盡辦法在宗教與社會的張力之間保持一個平衡,既要設法擺脫禁錮人性的“神道主義”和“專制主義”,也要拒絕缺失理性的“狼道主義”和“非人道主義”,使人性的張力與理性的張力達至一個合理而動態的協調與平衡。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宗教與和諧社會建設的關係研究
  • 作者:馮小林
  • 首版時間:2021年11月
  • 字數:688千字
  • 類別:社會學著作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對宗教要素與和諧社會建設、宗教功能與和諧社會建設、宗教信仰者與和諧社會建設、宗教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宗教與社會的現代化全球化以及構建宗教與社會共建共享的和諧社會等方面進行了較為科學而系統的探討。

作品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宗教要素與和諧社會建設
第三章 宗教功能與和諧社會建設
第四章 宗教信仰者與和諧社會建設
第五章 宗教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
第六章 宗教與社會的現代化和全球化
第七章 邁向善治

創作背景

伴隨著經濟社會的加速轉型,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發生了劇烈變化,這種變化在信息化、國際化和全球化及各種自然災害頻發等因素的影響下,使社會所面對的國內外形勢越來越複雜、越來越詭異難測和不可確定,由此不僅大大增添了社會的風險係數和社會成員的不安全感,還給個人身心、人與人的關係、人與社會的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帶來“多重緊張”和壓力,引發人們“身心失調、社會失序、文明失和、人與自然失諧”等“多重焦慮”;因而追求個體身心之和諧、人與人之和諧、人與社會之和諧、人與自然之和諧,成為黨和國家領導人迫切思考和關注的主題,也成為眾多學者和廣大社會成員日益關切的社會焦點。宗教作為一種複雜的社會歷史文化現象和組織現象,與社會穩定和社會和諧有著千絲萬縷的複雜關係,從古至今一直是國家與社會建設不可繞過的話題。在中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之際,為更好實現和諧社會建設之宏偉目標,同樣不可迴避而必須直面這個話題。基於此,《宗教與和諧社會建設的關係研究》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指出,在當代中國,雖然宗教經過社會主義的改造,已經成為中國社會的組成部分,成為社會主義中國和諧社會建設的積極力量之一。但是,由於複雜的國內外因素的影響,國際和國內一些不良勢力和邪惡力量藉助宗教的力量實施一些反人類、反社會、反和平的行徑,從而引起國內不安寧、國際不安定、世界不太平,使得宗教及宗教因素成為影響中國社會和諧乃至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為了保證中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順利進行,人們必須從治理視角重新審視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革命性和建設性的辯證統一,即對待社會主義社會的宗教,應堅持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建設性,保障其合法權益,加強建設、引導、教育和規範,提升其服務社會的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積極作用,抑制其消極影響;對待藉助宗教實施破壞社會和諧、世界和平及危害社會主義中國國家政權安全與人民民眾利益的行為,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革命性,堅決給予糾正、制止、打擊和防範,維護一方平安;同時,中國應把宗教治理視為社會治理的一個重要方面來認真對待,努力把宗教治理納入社會治理、國家治理乃至全球治理的範疇裡面來考慮,實施宗教治理國家戰略和全球戰略;人們不僅要學會如何正確治理宗教和加強對宗教領域的全面治理,以最大程度抑制宗教的消極性;還應學會如何正確發揮宗教的積極性來促進社會治理,為社會治理添磚加瓦,獻計獻策獻力量。為此,人們應做好戰略統籌和長遠規劃,做好頂層設計和精細管理,建立健全宗教治理體系,提升宗教治理能力,全面推進中國宗教治理向現代化、多元化和全球化方向發展,力求實現宗教治理的“善治”,以構建宗教與社會共建共享的和諧社會與和平世界。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宗教與和諧社會建設的關係研究》
2021年11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203-7973-1

作者簡介

馮小林,男,1972年生,江西人,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博士,江西師範大學政法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國家社會工作師,江西省社會學學會理事,江西省社工協會專家會員,江西省第三屆優秀社工督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