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律法與社會秩序:以道教戒律為例的研究》是2009年巴蜀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紹雲。
基本介紹
- 書名:宗教律法與社會秩序:以道教戒律為例的研究
- 作者:劉紹雲
- ISBN:9787807524557
- 頁數:248
- 定價:17 元
- 出版社:巴蜀書社
- 出版時間:2009-11-1
- 開本:32開
內容簡介,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以道教戒律為案例,研究在傳統社會秩序的建構及其動態調節過程中,宗教律法所發揮的重要影響和作用。宗教倫理的主要載體是戒律,它雖以宗教信徒為主體,但在傳統社會中,宗教戒律向社會泛化,並產生形式上的衍變,戒律的思想、戒律化的自我約束方式廣泛地為社會所接受。從道士、僧侶到居士、俗人,從普通百姓到縉紳士大夫,都受到律法的重大影響,宗教律法成為他們調適自身價值觀與生活方式的重要依據。通過對教團秩序的維繫、向家族倫理的滲透、與國家法律的互動配合、對經濟倫理秩序的參與等等,道教戒律所建立的神聖秩序廣泛地影響到傳統倫理及相關制度,對社會秩序的建構與調節控制起到了自發而積極的作用。
目錄
序
緒論
一 選題意義
二 學術回顧
三 理論方法
第一章 道教戒律的產生髮展及特點
第一節 道教戒律的產生與發展
一 漢魏時期道教戒律的萌生
二 晉南北朝道教戒律的成熟
三 隋唐宋元道教戒律的發展
四 明清時期道教戒律的泛化
第二節 道教制戒的哲學根源探析
第三節 道戒形式與思想上的特點
一 道教戒律的形式特色
二 道教戒律的思想特色
第二章 道教戒律與道教徒的修煉及生活
第一節 戒律對道教徒修煉活動的規範
一 持戒調心:對修行思想的控制
二 以戒制身:對修煉行為的控制
三 按戒行法:對齋醮儀式的控制
四 遵戒尋丹:對煉丹過程的控制
第二節 戒律對宮觀日常活動的規範
一 戒律對道教徒生活起居的控制
二 戒律對道教徒飲食習慣的控制
第三節 戒律對道教徒社會關係的規範
一 道教戒律對觀內關係的規範
二 道教戒律對世俗家庭的處理
三 道教戒律對世俗社會的態度
第四節 道教戒律與道團秩序
第三章 道教戒律與傳統家規的關係
第一節 傳統家規及其宗教態度
一 宗族特徵與傳統家規的衍生
二 傳統家規中反映的宗教態度
第二節 家規所受道教戒律思想的影響
一 賞善罰惡——勸善報應思想
二 積功行德——陰騭陰德思想
三 敬畏神天——神判天罰思想
第三節 家規所受道教戒律內容的影響
一 道教老君五戒對家規的影響
二 道教惜字紙律對家規的影響
三 戒律對家規內容的其他影響
第四節 道教戒律所受家規的影響
第五節 家規與道戒(勸善書)的融合
一 家規將道教善書等延列為內容
二 家規執行方式等方面的戒律化
三 家規與道戒(勸善書)的合
四 家族化——道教與家族的結合
第六節 道戒倫理與家族道德
第四章 道教戒律與傳統經濟倫理的關係
第一節 淡財貴生——道戒的財富觀念及其倫理意義
一 道教戒律淡財而貴生的財富理念
二 淡財貴生財富觀的經濟倫理意義
第二節 無為而富——道戒的經營思想及其倫理意義
一 道教戒律無為而富的經營管理思想
二 無為而富經營理念的經濟倫理意義
第三節 仁義為利——道戒的義利之辨及其倫理意義
一 道教戒律以仁義為利的義利思想規範
二 仁義為利觀念的形成及經濟倫理意義
第四節 重契守信——道戒的經濟責任觀及其倫理意義
一 道教戒律重契守信責任規範的形成
二 重契守信經濟倫理規範的實際意義
第五節 疏財濟世——道戒的社會經濟觀及其倫理意義
一 道教戒律疏財濟世的社會經濟觀念
二 疏財濟世的踐行途徑及其實際意義
第六節 道戒倫理與經濟秩序
第五章 道教戒律與傳統法律的關係
第一節 道戒與傳統法律倫理價值觀的一致性
第二節 道戒與傳統法律內容規定上的相關性
一 道戒時節禁忌對傳統法律的影響
二 關於道教戒律的類法律化等問題
第三節 道戒精神約束對法律刑罰約束的彌補
第四節 歷代官方關於道教的主要法律與規範
一 道教法律地位的基本規定情況
二 歷代管理:機構、度牒與道籍
三 保護道教經籍聖像等相關規定
四 關於道教徒須遵從禮俗的規定
五 對道教徒違法的特殊處罰情形
第五節 道門戒律與世俗法規
第六章 宗教律法與社會秩序
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簡介
劉紹雲,男,1976年出生,漢族,安徽肥東縣人。山東大學歷史學博士,主要學術研究領域為中國法律思想史、中國傳統哲學。已在核心學術期刊及有關文集中發表論文約二十篇。先後在安徽省公共政策研究、省民族宗教事務管理及法制等部門(機構)工作,並任安慶師範學院兼職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