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徒,天主教名詞,特指耶穌的十二個門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宗徒
- 拼音:zōng tú
- 注音:ㄗㄨㄙ ㄊㄨˊ
- 釋義:耶穌的十二門徒
宗徒,天主教名詞,特指耶穌的十二個門徒。
宗徒,天主教名詞,特指耶穌的十二個門徒。...... 耶穌有十二個門徒,他們在天主教內稱之為宗徒。他們是:伯多祿,原名“西滿”(Simon),耶穌為他起名“磯法”,...
宗徒繼承(Apostolic succession),是以基督教的某個使徒為教會、宗派開宗領袖,而後從開宗的使徒手中傳承下來,強調自身歷史延續以及“耶穌親自建立”這一合法性的概念...
聖若望宗徒,召喚的是天主,回應的是人。關於若望與他兄弟雅各伯的蒙召,福音中有記載。...
七月三日,是多默宗徒的慶日。在希伯來語中,“多默”一詞是“雙胞胎”的意思。希臘語稱“狄狄摩”。聖多默是猶大加里肋亞人,出身貧賤,是耶穌召選的十二宗徒之...
《宗徒訓誨錄》(Didache)是一本很古老的基督徒訓導文獻。這本書的原名,只是《宗徒訓誨錄》(希臘文:didachai ton apostolon)─ 沒有指明是十二宗徒的作品。...
宗徒廣場(Piazza Santi Apostoli)是義大利羅馬的一個廣場,得名於位於廣場上的十二宗徒聖殿。宗徒廣場周圍有宗徒宮、十二宗徒聖殿和科隆納宮。 ...
宗主教(拉丁文:Patriarcha),在東正教方面按習慣翻譯為牧首,是早期基督教在一些主要城市如羅馬、君士坦丁堡、耶路撒冷、亞歷山大和安條克的主教的稱號。...
宗座,拉丁文Sedes Apostolica的意譯, 意為“宗徒的座位”。早期泛指被認為由各宗徒直接建立的基督教會, 如安提阿、亞歷山大里亞、羅馬、耶路撒冷等。4、5世紀後...
聖巴爾多祿茂宗徒聖殿(Basilica di San Bartolomeo apostolo)是一座羅馬天主教宗座聖殿,位於義大利坎帕尼亞大區貝內文托的費德里科·托雷廣場,臨加里波第街(corso ...
聖若望宗徒小堂由天主教香港教區管理。位於新界葵涌石蔭安捷街23-31號,建立於1983年6月16日。...
唯識宗又作慈恩宗、瑜伽宗、應理圓實宗、普為乘教宗、唯識中道宗、唯識宗、有相宗、相宗、五性宗,創始人為唐代玄奘法師與窺基大師,祖庭為西安大慈恩寺。廣義...
使徒教父(英語:Apostolic Fathers),又譯為宗徒教父,指基督教使徒以後的初代至二代的教會作家,是生活於一世紀後半至二世紀中葉前的基督教人物。他們之所以被稱為...
管轄的優先權,並使用了“亞歷山大里亞教皇”的稱號,該稱號演變成為希臘正教的“亞歷山大里亞及全非洲教皇及宗主教”以及哥普特教會的“亞歷山大里亞及宗徒聖馬可之...
⑵耶穌使宗徒們領受聖神。罪過的赦免也是借著聖神,他是生命的施與者,他是人靈的聖化者。聖神通過宗徒們可以使失落超性生命的罪人獲得新生。為此,耶穌先讓宗...
聖若望(St.John, 天主教《聖經》中文譯作“聖若望”,宗徒兼聖史;基督教《聖經》譯作“聖約翰”,聖徒。) 生於猶太加利勒亞,陪同耶穌至臨終。傳教於耶路撒冷附近...
聖多默(St. Thomas),本名多默,俗譯多馬。在希伯來語中,“多默”一詞是“雙胞胎”的意思;希臘語稱“狄狄摩”。聖多默是猶大加利利人,是耶穌召選的十二宗徒之...
在增餅奇蹟之前,耶穌曾向他討主意,有意試探他(若6:5-7),在耶路撒冷第一批希臘人請求斐理伯引見耶穌(若12:21-22),受難前夕,他要求耶穌將聖父顯示給宗徒(若...
天主教(Catholic Church)即至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普世大公天主教會。源自希臘文的 καθολική,譯作整個、全部或普世的。在...
使徒信經(或宗徒信經),是傳統基督教四大《信經》之一。使徒信經被視為早期基督教會信仰的敘述,很可能寫於第一或二世紀的“辯士時期”,主要目的是要澄清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