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子相集衡廬精舍藏稿

宗子相集衡廬精舍藏稿

《宗子相集衡廬精舍藏稿》是199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宗臣,胡直。

基本介紹

  • 作者:宗臣 / 胡直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3年06月
  • 頁數:794 頁
  • 定價:38.65 元
  • 裝幀:精裝
  • ISBN:9787532514359
  • 副標題:四庫明人文集叢刊
  • 叢書: 四庫明人文集叢刊
作者介紹
宗臣(1525~1560) 字子相,號方城山人。興化(今屬江蘇泰州興化)人,明代文學家。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將宗澤後人。
胡直字正甫,號廬山。明吉安泰和(今江西泰和縣)人。嘉靖進士。初授比部主事,出為湖廣僉事,領湖北道。晉四川參議。尋以副使督其學政,請告歸。詔起湖廣督學,移廣西參政、廣東按察使,起福建按察使。直少駘蕩,好古文詞。年二十六,始從王守仁弟子歐陽德問學,得“立志”之教,為學方向轉向心性修養。年三十一,又拜羅洪先為師,羅授之以“主靜無欲”之教。不久,又從陳大倫、鄧魯等人學道與學禪。直將自己學禪靜坐的心理體驗,“印諸子思上下察、孟子萬物皆備、程明道渾然與物同體、陸子宇宙即是吾心”,認為“靡不合旨。於是提出“理在心,不在天地萬物”、“心造天地萬物”的觀點。他指出:天者,吾心為之高而覆也;地者,吾心為之厚而載者;日月,吾心為之明而照也;星辰,吾心為之列而燦也。雨露者吾心之潤,雷風者吾心之薄,四時者吾心之行,鬼神者吾心之幽者也。江河山嶽、鳥獸章木之流峙繁植也,火炎水潤木文石脈,疇非吾心也;嘍蟻虎狼鴻雁雎鳩,疇非吾心也;一身而異竅,百物而殊用,疇非吾心也。是故膠日者所以造天地萬物者也;吾心者,所以造日月與天地萬物者也。其唯察乎,匪是則亦黝墨荒忽,而日月天地萬物熄矣。日月天地萬物熄,又惡睹夫所謂理哉?”(《鬍子衡齊》)這種心學觀點,比王守仁走得更遠,而與佛教“三界惟心”的觀點相一致。他曾自謂將王學“一口說破,直將此學盡頭究竟,不敢為先儒顧借門面”。直為學敢於懷疑,具有獨立思考精神,曾謂“於先儒終不能強合”,“於近儒亦不能盡合”。對程朱學派的疑難,主要在“窮理”問題上,他堅持“理在心而不在物”的觀點,反對多聞多見與讀書。在為學之序上,提出“物理遠而心性近”,主張以心性為先。對王守仁學派的疑難有三:其一,認為王守仁釋格物為正心,與《大學》中“正心”條目重複,會使初學者“增繳繞之病”;其二,提出良知中有“天則”在,不可隨意變化圓通,而生“猖狂自忽”之病;其三,反對“重內輕外”,主張“日用應酬可見之行者,皆所學之事”,不必“探索於高深”,“測度於渺茫”。在對待佛、老的態度上,胡直也有自己的看法,“以為老、佛之言或類吾儒,而吾儒之言亦有類老、佛者”,“以為聖人能兼夫禪,禪不能兼夫聖,以其間有公私之辨”,他不反對使用老、佛之言,認為儒、釋之分的關鍵在於“經世”與“出世”,也即“盡心”與“不盡心”。胡直強調,心學與力行不悖,認為心學不應受到指摘,但語心學而不力行則應受到指摘。在知行問題上,他雖恪守王守仁“知行合一”之旨,但宣稱真知必須躬行,認為“真知則無不行,真行則無不知”。胡直在理論上無限誇大“心”的作用,乃為其“約禮順則”,即以封建道德原則征服人心服務,他提出,“唯慎其獨知則可以誠意而致平天下”。所著有《鬍子衡齊》等,後人輯為《衡廬精舍藏稿》三十卷、《續稿》十-卷。胡直為江右王門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思想頗具特色。黃宗羲曾謂其“心造天地萬物”之旨,“與釋氏所稱‘三界惟心,山河大地,為妙明心中物’不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