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喀巴鎏金佛像

宗喀巴鎏金佛像

宗喀巴(公元1357年(丁酉年)~公元1419年)是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的創立者、佛教理論家。

鎏金是將金和水銀合成金汞齊,塗在銅器表面,然後加熱使水銀蒸發,金就附著在器面不脫。關於金汞劑的記載,最初見於東漢煉丹家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而關於鎏金技術的記載,最早見於梁代。《本草綱目·水銀條》引梁代陶弘景的話說:水銀“能消化金銀使成泥,人以鍍物是也。”這個記載比鎏金器物的出現晚了約八個世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宗喀巴鎏金佛像
  • 外文名:Tsongkhapa gilt Buddha
  • 年代:清代
  • 展示地點:九洲國際
在中國西藏、青海、內蒙、甘肅、北京等地區的喇嘛寺院裡,都有宗喀巴塑像,有的是泥塑塗金,有的是以銅質鎏金製成。
宗喀巴本名羅桑扎巴(善慧稱吉祥),這是受沙彌戒時的名稱。青海湟中縣人,元順帝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10月25日),生於宗喀的一個佛教家庭,父親名叫達爾喀且魯崩格(達魯花赤daruqaci蒙古語“長官、長”之意,魯崩格),母親名叫馨茂阿卻,兩個人都是很虔誠的佛教徒。
宗喀巴卒於明代永樂十七年(公元1419年)10月25日,享年63歲。因藏語稱湟中(今塔爾寺所在地一帶)為“宗喀”,故被尊稱為宗喀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