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在戒毒所,才三十多歲的警察胡楊就要調回城市工作,除了所長,同事們都不知道胡楊調離的原因,甚至有人以為他有什麼背景。胡楊最後一次值班眼看下班之際,剛送進來的一個年輕戒毒者阿峰出事了,他割開自己的手臂動脈,噴血如箭,滿牆淋漓。胡楊了解到阿峰原來是個小有名氣的歌手,受誘惑吸毒感染愛滋病,痛不欲生,已經數次尋死。胡楊將病人送去搶救,然後找到所長請求留下來,站好最後一班崗,把阿峰從絕望境地里拉出來。所長雖然同意,但對他的努力不抱希望。
阿峰有過光彩的昔日,清楚自己的命運不可逆轉,只求一死早早解脫,任何開導勸慰對他都不起絲毫作用,那些話他甚至比警察說得更流暢。第一次接觸,他對胡楊或冷漠敵視,或惡語相對,想挑動胡楊發火。第二次,阿峰試圖襲擊胡楊,威脅要讓他也染上愛滋病。阿峰的心理狀態很明顯,是一心要將自己儘快置於死地,一切引導只會激起他瘋狂的反感還擊。
獨自一人的時候,阿峰就呆若木雞,盯著窗外枯枝上的一個蟲蛹出神。
胡楊接連碰壁,黯然神傷,自認失敗。就在他去向所長辭別之際,身後傳來阿峰沙啞蒼涼的歌聲,胡楊的腳步在歌聲中放慢,最終停下。
整整一夜,胡楊在檯燈下鋪開紙筆,冥思苦想。
次日,胡楊又來探看阿峰,帶來一首歌詞。胡楊說,這是他初戀女友伊秋的遺作,伊秋愛好寫詩,生前一直夢想自己的詩能被譜成歌曲,但從來沒有被音樂界認可。胡楊請求阿峰給這首歌詞譜曲,告慰死者。阿峰被歌詞打動,出人意料地溫順,答應試試。胡楊給他拿來一隻吉他。
接連幾天,阿峰都沉浸在音樂創作中,往日不時發出絕望嚎叫的房間裡傳出的是輕輕的琴聲歌聲。然而,歌曲譜成,胡楊卻不滿意,覺得旋律太低沉憂傷,與歌詞內容不協調。阿峰與她激烈爭執,精神又陷入崩潰,他叫道:我是一個等死的廢人,怎么可能寫出快樂溫柔的歌?他撕碎了歌譜。
胡楊並不泄氣,他和阿峰談起女友伊秋的故事。伊秋也是警察,大學生,前程遠大,卻查出癌症晚期。經歷了最初的絕望恐懼,伊秋振作起來,珍惜剩餘的生命,在幫助失足青少年的崗位上工作出色。臨終之際,伊秋惟一的遺憾就是沒能寫出一隻完美的歌。
阿峰的藝術家氣質被這個伊秋的故事調動起來,他向胡楊發誓,一定會譜出一曲動聽的歌告慰死者。
全身心投入音樂創作中,阿峰自己都沒有查覺自身起了變化,他一遍遍地感受歌詞內涵,也在領悟生命的意義、價值。歌詞的一些內容也和警察平時對他的開導相同,但是很奇怪,由於採用了文學音樂的途徑,不再使他產生牴觸,像一股溫泉流進了他久久封閉的內心世界。他安靜了,對自己的絕症不再絕望,因生命承載著升華的光輝而欣然。
阿峰最終譜寫出一隻完美的歌曲,窗外枯枝上,蟲蛹破了,飛出一隻彩色蝴蝶。
阿峰盼望胡楊出現,等來的卻是所長。所長告訴他,胡楊已經調走了。阿峰大驚,追問為什麼不讓他和胡楊告別?他還沒有把歌曲唱給人家聽。至此,所長眼含熱淚道出真相:所謂的伊秋就是胡楊自己,胡楊檢查出癌症晚期,本該回城治療,為了挽救阿峰而留下,昨夜突然昏迷,送往省城醫院搶救。所長說,胡楊在昏迷中還牽掛著阿峰,那隻歌詞是寫他自己的內心情感,更是寫給阿峰這樣的病員,只要阿峰他們可以回到正常生活,他的就是一首完美的歌。
胡楊回來了,不是那個帥氣的警察,而是一隻冰冷的骨灰盒。
在胡楊墓碑前,阿峰彈著吉他,給他演唱唱他生前沒能聽到歌。
歌聲里,蝴蝶翩飛,滿山杜鵑花在春風中輕輕搖擺,枯樹吐出鵝黃新芽,一輪新的生命正在涌動。
尾聲:又一個病員送進所里,他像剛進來的阿峰一樣瘋狂、絕望,沒有人敢接近。這時阿峰過去了,腳步堅定,神色平和。所長目送阿峰背影,依稀看到胡楊的笑容。所長知道,胡楊還活著,他的生命火炬正在通過阿峰傳遞給別人,一直傳遞下去,無窮無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