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龍圖梅公瘴說

宋龍圖梅公瘴說

此展品為宋代文物。位於月牙山龍隱洞外,宋紹熙元年刻,隸書,193厘米×120厘米。五嶺以南,自漢以來人視之為瘴鄉,宋景祐初,龍圖閣學士梅摯來知昭州。在梅摯看來,自然界的瘴氣固然可怕,但官場上的腐敗更為可怕。因此作《五瘴說》,廣西轉運判官朱晞顏將其刻於石崖。現收藏於桂林市桂海碑林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宋龍圖梅公瘴說
  • 館藏地點:廣西桂林市龍隱路1號
  • 所屬年代:宋
  • 尺寸:193厘米×120厘米
  • 所屬博物館:桂林市桂海碑林博物館
  • 所屬地區:廣西桂林
文物介紹
此展品為宋代文物。位於月牙山龍隱洞外,宋紹熙元年刻,隸書,193厘米×120厘米。五嶺以南,自漢以來人視之為瘴鄉,宋景祐初,龍圖閣學士梅摯來知昭州。在梅摯看來,自然界的瘴氣固然可怕,但官場上的腐敗更為可怕。因此作《五瘴說》,廣西轉運判官朱晞顏將其刻於石崖。現收藏於桂林市桂海碑林博物館。
五嶺以南,自漢以來人視之為瘴鄉。瘴,是古人認為南方山林中濕熱蒸郁的能致人染病甚至死亡的毒氣。因此,嶺南成為貶所,官宦畏懼不敢前往。宋景祐初(1034),龍圖閣學士梅摯來知昭州(今廣西平樂)。在梅摯看來,自然界的瘴氣固然可怕,但官場上的腐敗比瘴氣更可怕。因此作《五瘴說》,直斥宦者醜惡的五種“瘴毒”:即租賦之瘴、刑獄之瘴、飲食之瘴、貨財之瘴、帷薄之瘴。宋紹熙元年,廣西轉運判官朱晞顏以其深入“瘴鄉”未染瘴癘的親身經歷,深感只要人無此五“瘴”穢行,即使身居嶺南也如同身處中原,於是將《五瘴說》刻於石崖。梅摯,字公儀,四川新繁(今成都)人,天聖年間進士,文章、政績皆享有盛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