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蔡襄書尺牘

宋蔡襄書尺牘

宋蔡襄書尺牘,作者蔡襄,作於1063年(北宋仁宗嘉祐八年),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宋蔡襄書尺牘
  • 創作年代:1063年(北宋仁宗嘉祐八年)
  • 文學體裁書法
  • 作者蔡襄
  • 材質:澄心堂紙
  • 收藏機構:台北故宮博物院
作者簡介,作品簡介,藝術賞析,

作者簡介

蔡襄字君謨,興化仙遊(今福建仙遊)人,生於1012年-1067年(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卒於英宗治平四年)。1030年(天聖八年)成進士,卒時任端明殿學士,故人稱蔡端明,謚忠惠。工於書,甌陽修以“君謨書獨步當世。”東坡推崇“近時稱第一”。著有《端明集》、《居士集》、《茶錄》、《荔枝譜》。 蔡襄於宋四家中,年最長,其時代背景猶承唐人遺緒,以典重有法度為勝。鄧肅《論書》:“君謨書如杜甫詩,無一字無來處,縱橫上下,皆藏古意。”

作品簡介

該幅署款“癸卯”(1063年;嘉祐八年),時年蔡襄五十二歲,居汴京任翰林院職,屬晚期作品。

藝術賞析

”書風比起蔡襄他書,貴於端重者又增一份工致。書風淵源,用筆、結體、氣息,大致融合虞世南顏真卿二家。
該幅署款“癸卯”(1063年,嘉祐八年),時年五十二歲,居汴京任翰林院職,屬晚期作品。該幅運筆如行,而結體似楷,寫來從容不迫,正是“端嚴而不刻,溫厚而不犯。太平之氣鬱然見於楮毫間。書風比起蔡襄他書,貴於端重者又增一份工致。與次年所書(1063年、甲辰)以故宮所藏《彥猶帖》比較,緊謹嚴中自有一份雍容,結體、字距行間,寬緊合適,正是端重的代表。即使相對與其它楷書,如“自書謝表並詩”(作於皇祐四、五年間)等,當以此為壓卷。
蔡襄書以渾厚居其上。歷來評論蔡襄的書風淵源,受虞世南、顏真卿影響,該幅用筆、結體、氣息,大致融合此二家。又蔡襄自謂:“古之善書者,必先楷法,漸而至於行草,亦不離乎楷正。張芝與旭變怪不常,出於筆墨蹊徑之外,神逸有餘,而與羲獻異矣。襄近年粗知其意,而力不及,烏足道哉。”此條未署年,但語義上非年少時,或亦可為晚年該幅尚端重再作一解。
該帖內文,即求製作紙中名品澄心堂紙,此紙源於五代南唐烈祖李升,命宣城加工製作,澄心堂為李升任金陵節度使住處名稱,據稱其紙,膚如卵膜,堅潔如玉,細薄光潤。宋代士大夫講究生活品味,於文房用具,尤其考究。“筆墨紙硯精良,人生一樂。”北宋人對文房用品的追求,每每見於詩文雜記題跋中,其中對南唐的墨及紙備加讚揚。蔡襄本人即謂:“紙李王澄心堂為第一。對於文房用具,如《陶生帖》譽“散”筆。對硯的嗜好,《洮河石硯銘》記此硯之“能下墨,隔宿洗之亦不亦不留墨痕。其肌理細潤瑩潔,不在端溪中洞石下。”《致彥猷尺牘》謝所送“大硯盈尺,風韻異常,齋中之華繇是而生。”蔡絛《鐵圍山叢談》“記昭陵(仁宗)賜宴”,一大臣得李超墨,襄得李廷珪墨,襄以之相易。分道時,襄長揖為謝。蓋李廷珪墨雖足寶,而李超為李廷珪之父,更足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